摘要:我國家電企業正在學習和借鑒先進的供應鏈管理經驗,正在摸索適合企業現狀與企業發展的供應鏈模式,并在當前階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盡快形成家電供應鏈,應立足現實,積極倡導家電企業打破企業限制,強化家電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與整體運作,避免可能面臨的風險,同時采取必要的風險防范措施。
關鍵詞:家電企業;供應鏈;整合;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The Analysis on SC Cooperation Risks of Chines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Enterprises
CHI Hong-juan WANG Li-gang HOU Jing-liang2
(1. School of Traffic, Lu dong University,Yantai,264025;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61003 China)
Abstract:In China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enterprise may benefit from the model of advanced experiences of SCM andthe paper finds out the suitable supply chain pattern to those enterprises.This paper positively initiates th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enterprise should break the enterprise limits,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wnriver enterprise's cooperation and the whole operation in order to form th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supply chain.It also points out the possible risks in this process.
Key words:electrical appliances enterprise; SC; cooperation; risk
一、引言
由于企業間競爭的加劇以及家電總體產能過剩,我國家電企業已全面進入微利時代。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家電企業的競爭已經從單體企業的競爭演變為供應鏈、企業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的綜合競爭。中國家電企業雖然在制造成本方面具有優勢,但是交易成本卻很高。據統計,目前整個家電業的現狀是原材料的制造成本只占總成本的53%,而與流通、營銷有關的成本則占46%。居高不下的交易成本,不僅削弱了中國家電企業利潤空間,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家電企業運行效率的提高和整體競爭能力的提升。目前,我國家電企業正在學習和借鑒先進的供應鏈管理經驗,正在摸索適合企業現狀與企業發展的供應鏈模式,并在當前階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打破企業限制,強化家電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與整體運作,盡快形成家電供應鏈,并且認真分析可能面臨的風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是當前我國家電企業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二、我國家電企業供應鏈整合的方向
經過多年的激烈競爭和近年來以資本為基礎的產業整合,目前我國家電市場中已形成了以著名家電品牌制造企業和家電專業連鎖銷售企業為主體的兩大產銷陣營。兩大陣營的主要企業都已具備了進行供應鏈整合的能力和條件,也都在進行著相關的嘗試和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家電制造企業和家電銷售企業在供應鏈整合方面面臨的問題和整合的重點不是完全相同的。從家電制造企業來看,它們面臨的供應鏈整合問題可能更為全面,難度也比較大,家電制造企業供應鏈整合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家電制造企業應該把核心競爭力放在產品創新、技術改進及品牌建設上來而不是放在終端銷售的建設上。在中國家電產品同質化傾向十分嚴重的情況下,通過對上游環節的整合,形成了新型的家電產品開發、生產體系。
第二,家電制造企業需要對原材料供應企業,家電產品的技術開發機構等上游環節進行必要的整合。與其上游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ERP,B2B等現代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降低庫存,縮短訂貨期等來實現共贏。
第三,家電制造企業應該與其下游企業形成合作有序、利益共享、快速反應的產銷關系。通過B2B、POS、一體化定單等電子商務平臺,建立基于協作計劃、預測和補貨系統的供應鏈合作體系。
第四,家電制造企業應明確企業物流的運作模式已經不再適合企業的發展,將物流業務外包,積極尋求并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
第五,我國家電制造企業應積極構筑全球供應鏈體系。一方面利用來自其他國家可用資源與優勢,積極主動地推行全球采購戰略,降低原材料及技術成本;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劇,國內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國家電企業應該走出國門尋求更大的國際市場,積極參與全球競爭。
從家電銷售企業來看,雖然國美、蘇寧、三聯等大型家電專業連鎖企業市場影響力迅速提升,但其在中國家電市場總銷售份額中的比重還沒有占據主導。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未來我國家電流通將形成以百貨商店為基礎的大型零售企業,以品牌特許經營為基礎的家電專賣系統,以大型批發企業為核心的家電零售系統等四大銷售體系為主導的市場格局。因此,家電銷售企業的供應鏈整合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家電銷售企業需要關注在分銷領域的網絡整合,加快其分銷網絡的建設與布局優化,探索合理的物流配送模式等方面形成解決方案,以提高連鎖分銷體系的效率和應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加速形成強大的市場分銷能力和高效的供應鏈運作能力。
其次,家電銷售企業驅動的供應鏈模式本質在于核心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技術與現代物流手段,上與生產加工企業相連,下與分銷商零售商相接,承上啟下,變傳統的單純推式營銷為推拉結合的模式,也就是商家驅動、產銷聯盟、推拉結合、規模定值的商務運作模式,從而創建家電企業一體化供應鏈模式。
不管是家電制造企業還是家電銷售企業,供應鏈整合的共同點在于構筑扁平化的供應鏈生態圈,即從傳統的線性供應鏈,轉變成扁平的一體化供應環。同傳統意義上的供應鏈扁平化有所不同,現在的扁平化不是簡單的裁減或壓縮中間環節,而是要在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實現信息的同步共享,杜絕供應鏈上的信息失真、計劃失控、操作失誤的“牛鞭效應”。快節奏的信息共享,必將縮短整體供應鏈中的物流沉淀,減少不必要的存貨風險和物流周轉。在高度集中的信息系統體系里,家電制造商,批發商要了解零售商的庫存與銷售,零售商企業要了解制造商、批發商的庫存結構,由此形成雙方真正的供應鏈合作。
三、我國家電企業供應鏈整合的風險問題
由于供應鏈并沒有改變各節點企業在市場中的獨立法人屬性,也沒有真正消除其潛在的利益沖突,本質仍是一種介于企業與市場之間的虛擬企業系統,各節點企業只是通過不完全契約方式來實現企業之間的協調,因此供應鏈整合也存在多方面的風險。
(一)系統風險
供應鏈是一個系統,各企業主體環環相扣構成的非線性復雜系統,都有不同的背景與不同的利益要求,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在實踐中,各節點企業很少能從整個系統的高度著眼,大多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看問題,難免出現系統內耗現象。進一步講,供應鏈內各節點企業之間的協調主要是通過戰略聯盟這種展示性安排來實現的,成員之間也許有協議,但這種協議往往不具備法律約束力,這樣達到目的一方可能提前終止合作,甚至重新進入競爭狀態。同時,每個企業經營理念、企業文化都各不相同,短期合作易,長期共事難,一些大型的企業之間的長期合作難以實現往往是由于文化的障礙。
(二)管理風險
由于供應鏈式虛擬的經濟系統,不能像企業集團那種有效約束各成員企業的有限理性與機會主義行為,可能造成家電企業相互之間的鎖定,增加了管理的風險。同時,企業的決策受制于其領導決策者的有限理性以及企業追求自身利益的本能,即有可能造成信息壓縮與隱藏。信息壓縮一方面是鏈條中信息交換補償,信息流發生阻滯,增大系統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信息失真導致供求脫節。
(三)信息風險
現在的市場交易關系中,誠信原則和商業倫理被嚴重沖擊,上下游企業之間,供應鏈領導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契約關系很不正常,一些非技術范疇的現實問題,嚴重影響了供應鏈作為戰略利益聯盟的初衷,使得交易組織堵塞,系統功能缺失。此外,由于在供應鏈中,企業不愿與上下游企業共享信息,以至于各企業內部信息系統雖然很先進,但只是一個個的“信息孤島”,這樣,鏈中企業對需求信息的曲解沿著下游向上游逐級放大,形成所謂“牛鞭效應”,導致整個供應鏈效率低下。
(四)市場風險
由于供應鏈由處于眾多環節的企業構成,有能力識別顧客核心需求的企業是那些離最終顧客最近的企業,由意愿識別顧客核心需求的企業是那些在供應鏈獲得利益最大的企業,而有能力和有意愿的很可能不是同一企業。此外,識別顧客核心需求所支付的成本要由單一企業承擔,但準確識別出顧客核心需求所獲得的利益卻由整個供應鏈企業共享。這樣難免會有部分企業產生“搭便車”的思想。整個供應鏈就會出現對識別顧客核心需求的投資不足,最終難以有效地識別顧客核心需求,使供應鏈最終產品不能獲得顧客的認可。
四、我國家電企業供應鏈整合的風險防范
供應鏈的形成和有效運轉是與整個社會的市場環境、產業環境乃至企業生產方式、交易方式等諸多因素緊密相關的,這里既有硬件因素,也有軟件因素。我們所面臨的,正是以上諸多方面的制約因素,只有從消除這些障礙入手,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供應鏈整合模式的發展。
(一)企業要具有整體性的系統思維
企業之間缺乏相互信任將阻礙企業策劃供應鏈式的選擇,而企業間在信息溝通和商務運作程序上缺乏統一的標準將阻礙一體化供應鏈的實現。在觀念上,它需要經理人員摒棄以往競爭中所采取的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似式的競爭方式,努力營造從單槍匹馬式的爭斗到相互協作后的雙贏或多贏得競爭新局面。在具體操作中,供應鏈整合也絕不是單純找幾個合作伙伴而已,它還要求企業建立相應的生產計劃與控制體系、庫存管理體系、物流管理與采購體系和信息技術支撐體系。
(二)供應鏈中各企業要相互信任
在傳統的買賣關系中企業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發,盡量將責任、風險、成本等轉嫁給其他企業,竭盡全力地增加自己的利益。在實施供應鏈管理時,企業要改變傳統的買賣觀念和思維方式,要與合作企業共擔責任、風險與成本,同時共享成果與收益,這是企業間建立長久信任關系的唯一有效途徑。企業間只有建立了信任關系,供應鏈的運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證和提高,企業才能贏得長久的競爭優勢。
(三)企業高層要重視供應鏈管理的運作
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方法,供應鏈管理就是對整個供應鏈中各參與企業、部門之間的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進行計劃、協調和控制等,是一種跨行業、跨部門的管理方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企業高層經營者的高度重視,在供應鏈上某環節發生故障時,他們能統觀全局,給予合理地解決。
(四)要重視人力資源在供應鏈管理中的作用
物流中高層管理者,實務操作人才是有效的供應鏈實現的關鍵要素,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管理者隊伍。通過各種途徑,搞好職工隊伍培訓,企業領導者應積極進行能力提高和知識更新,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五、結束語
我國家電市場正進入以供應鏈整合為核心的整體競爭階段,構筑扁平化的供應鏈生態圈有利于加速我國家電企業供應鏈的整合與形成,同時要注意識別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使風險降至最小化,從整體上改善家電企業的運作效率,提高市場競爭力,并盡快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以融入國際家電市場。
參考文獻:
[1]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 褚方鴻.合作共贏得三連家店供應鏈管理模式[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5(4).
[3] 王威.打破區域限制家電供應鏈整合浮出水面.www.hc360.com
[4] 劉麗文.供應鏈管理思想及其理論和方法的發展過程[J].管理科學學報,2003(2).
[5] 全新順.基于供應鏈管理的企業運作模式分析[J].企業活力,2005(3).
(責任編輯:呂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