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第一年,隨著國家出口政策的調整,如對“兩高一資”型產品的出口限制,遼寧省的對外貿易出口遇到了一些問題。新的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對外貿易對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促進作用,重新構筑外經貿發展新格局,實現早日振興是非常值得認真研究的。
關鍵詞:遼寧老工業基地;對外貿易;出口
中圖分類號:F710 文獻標識碼:B
“十五”期間遼寧省外貿進出口取得了驕人成績,據統計,“十五”期間,遼寧省進出口實現1335億美元,其中出口703.4億美元,平均年遞增16.7%。在過去的“十五”五年中,遼寧省堅持依靠深化改革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是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水平。特別是堅持科技興貿,依靠結構調整,夯實了外貿發展基礎,使得對外經貿發生了四大顯著變化: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有了良好的基礎;利用外資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力量;對外貿易取得歷史性突破,成為遼寧省經濟發展的有力拉動因素;“走出去”戰略取得實質性進展,成為遼寧省開放型經濟的新亮點。
一、遼寧省2006年前10個月外貿現狀及其特點
2005年遼寧省外貿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為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2006年由于國家政策的變化,以及遼寧省外經貿結構的轉軌,使得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受到一定的影響。據海關統計,2006年前10個月遼寧省(按經營單位所在地統計)外貿進出口總值38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5.1%。其中,出口226億美元,增長18.6%,與去年同期32.8%的增長相比,下降較多;進口161.6億美元,增長10.5%,與去年同期16.6%的增長相比,略有下降。2006年前10個月,全國進出口總值增長24.1%,出口增長26.8%,進口增長20.9%。對比可見,遼寧省外貿進出口與全國平均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
2006年前10個月遼寧省外貿的主要特點:一是一般貿易進口增勢緩慢,加工貿易持續穩定增長。前10個月,遼寧省一般貿易進出口173.6億美元,增長17.2%,占同期進出口總值的44.8%。其中,出口108.4億美元,增長23.2%;進口65.2億美元,增長8.4%。加工貿易進出口184.8億美元,增長14.2%,占同期進出口總值的47.7%。其中,出口108.2億美元,增長12.8%;進口76.6億美元,增長16.2%。二是國有企業、三資企業進出口、私營企業出口均大幅增長,私營企業進口增長緩慢。其中,國有企業出口62.3億美元,增長26.4%;進口43.1億美元,增長15.1%。三資企業出口121.1億美元,增長11.8%;進口101億美元,增長11%。私營企業出口34億美元,增長39%;進口13.6億美元,增長5.9%。三是對主要貿易伙伴國出口增長,進口情勢低迷。其中,對日本出口54.8億美元,增長7.8%;進口33億美元,下降4.4%。對美國出口34.7億美元,增長27.5%;進口9.6億美元,下降11.5%。對韓國出口26.6億美元,增長12.1%;進口18.5億美元,增長7.7%。四是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居主導地位,傳統大宗商品增勢迅猛。其中,機電產品出口78.1億美元,增長20.4%,占遼寧省出口總值的32.8%;鋼材出口25.8億美元,增長59.5%;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20.8億美元,增長14.3%;成品油出口19億美元,增長52%。
二、出口遇到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2006年遼寧省外貿進出口遇到了很大的挑戰,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其增長速度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且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國家政策調整的影響,特別是出口,2006年全國主要省市出口增長速度普遍有所減緩,出口排前十位的省市有8個出口增長均出現減緩趨勢。
出口情況是一個省對外經貿的“晴雨表”。高低之間的變化,是遼寧省外貿實現結構形態轉變的必然。
在過去的10個月當中,特別是前4個月出口遇到了困難。原油、鋼坯、鐵合金、微機、鎂砂,出口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影響遼寧省出口增長7.8個百分點。而去年前4個月,遼寧省出口增長速度高達57.8%,高于全國23.8個百分點,強勢增長主要靠鋼材、鋼坯、鐵合金、鎂砂、成品油拉動。
分析出口下降的原因,一是國家政策調整的影響。隨著國家對高能耗、高污染、資源型這“兩高一資”型產品出口的控制,逐步加大了降低出口退稅率和取消退稅商品范圍。比如,2005年國家規定,鋼材退稅率由13%降為11%,鐵合金甚至由13%降為零退稅。目前,政策對出口的影響目前已經顯現出來。2006年前4個月,遼寧省鋼坯出口同比下降80%,鎂砂同比下降43.24%。兩種商品前4個月同比減少出口2.95億美元。
二是外貿出口統計方法和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調整。遼寧省丹東的出口貿易量2006年將影響出口3至4億美元;人民幣升值對遼寧省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影響較大;此外,個別出口企業倒閉也制約著遼寧省外貿出口。遼寧省出口大戶沈陽三寶電腦公司因為韓國總部破產,從去年5月起停產。該企業2004年出口曾經達6.84億美元,去年停產前的5個月也出口1.44億美元。而現在,數字為零。
三是出口名牌產品少,產品結構存在深層次矛盾。2006年遼寧省被列入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僅有大連冰山集團的“冰山牌”等5個品牌,年出口額僅為1.5億美元。而江蘇省出口名牌有25個之多,2004年出口高達39億美元。廣東、浙江、山東的出口名牌分別是29個、51個、32個,都遠遠高于遼寧省。
四是出口產品結構不夠優化,初級原材料商品出口比重仍然很大。盡管多年來遼寧省的產業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使得外貿出口有了長足進步,但是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較還有一定差距。在工業制成品中,高新技術產品、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仍不占主導地位。2005年遼寧省工業制成品出口182.8億美元,比重為78%,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了15.6個百分點。在遼寧省2005年出口額1億美元以上的37種大類出口商品中,技術含量及附加值較高的商品僅有16種。
三、發展遼寧對外貿易的對策
(一)以區域創新促進外貿新的發展
2006年年初,在《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遼寧省重點加快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遼西錦州灣沿海經濟區、遼寧丹東產業園區和大連莊河花園口工業園區,建設“五點一線”沿海重點發展區域,大力發展以石化、鋼鐵、大型設備和造船為重點的臨港工業,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臨海產業基地和現代化海濱新區。工業興則外貿興。“五點一線”所涉及的6個城市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用地緣、產業、資源優勢來創造出對外開放的勝勢。為了加快遼寧省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還采取措施加快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推進沈陽中部城市各產業集群協調發展。未來五年,遼寧省將新建1300公里濱海路,連接6個市、近30個縣(市)區,新增工業用地250萬畝。依托沿海資源優勢,將在開放的前沿實現濱海公路與空港、海港的貫通,大力發展集裝箱、原油成品油、糧食、果蔬、汽車五大物流業,形成產業特征明顯和競爭力強的臨港產業集群。 這些地區將成為遼寧省對外開放的新亮點,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
(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讓出口實現“版本升級”
轉軌的陣痛和發展的機遇同時存在,國家政策調整也是個動態的過程。為了盡快扭轉不利局面,必須集中力量促進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和產品結構調整,努力完成省定出口目標和縮小與發達省市的出口距離。同時,加強重點行業機電產品出口生產體系建設,扶強做大汽車零部件制造業,使之成為遼寧省出口支柱產業。此外,還要加快沈陽、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出口基地建設,選擇重點產品,培育遼寧省高新技術產業群;加快加工貿易發展步伐,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拉長產業鏈,提高配套能力。
改變“增量不增利”的出口局面,提高具有比較優勢出口產品的經濟效益,讓出口實現“版本升級”,增加出口的社會效益。2006年,遼寧省將嚴格限制資源型產品和高消耗、高污染產品,逐步停止高消耗、高污染和資源性行業開展加工貿易。“十一五”期間,遼寧省還要興辦20個以IT、汽車零部件和機械產品等產業為主的加工貿易園區,提高加工貿易結構和檔次,推動遼寧省加工貿易持續快速發展。
(三)培育發展新的出口產品品牌
品牌是增強出口能力的重要保障。要積極推進出口品牌體系建設,加快實施名牌戰略。引導和支持企業制定品牌建設發展規劃、開發出口品牌,在境外注冊商標、宣傳品牌、申請專利,進行國際質量標準認證和產品準入認證。設立支持出口品牌產品建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企業出口的新產品研發、開展質量體系認證、國外注冊商標、產品品牌和專利申報及發布信息、境外市場廣告宣傳、參加國外專業博覽會及產品推介會等國際性專業展覽活動等項開支給予資助。積極實施自主出口品牌便利措施,在進出口許可證、重大展會展位分配、技改資金使用、通關、檢驗檢疫、融資、出口退稅、境外投資等方面,為出口品牌企業提供便利。到2010年,力爭使遼寧省具有國家級出口品牌10個,省級出口品牌實現40個。
(四)實施新的科技興貿戰略
為了改變出口產品的低層次,全面推進科技興貿戰略,未來五年必須堅持“科技興貿”戰略,不斷提高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落實科技興貿的各項鼓勵政策,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品牌、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營銷為重點,大力發展機電產品和高新技[CM(23)術產品出口,盡快提高遼寧省出口商品的核心競爭力。加大對機電產品擴大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注重培育和扶持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的重點出口企業。進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險制度,重點扶持出口超過1000萬美元的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千方百計擴大出口規模。
(五)吸引外商新的投資拉動出口
要充分發揮對外開放新格局的聯動效應。遼寧省“五點一線”對外開放重點地區已經憑借自身的地緣、資源和服務優勢,把外資吸引進來。日本阿爾派株式會社已經決定在丹東投資,企業可以解決1萬人就業,同時拉動遼寧省外貿出口。遼寧省遼東森林資源豐富,同時木制品加工技術能力雄厚,俄羅斯與遼寧省合作開發30萬噸紙漿廠,并且通過購買俄羅斯原木,由沈陽等地加工復合板等產品。同時利用東北東部水運的優勢,在東港設立木材加工區。目前,全球IT產業巨頭INTEL公司已經決定在遼寧省投資生產芯片;世界500強第六位的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也把目光瞄向錦州灣,準備建設20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隨著一個個項目的落戶,必將有力推動遼寧省外經貿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淼. 遼寧對外開放的區域戰略研究[J]. 宏觀經濟研究,2005(5).
[2] 張玉明,聶艷華.對外貿易對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牽動作用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3]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東北地區利用外資和對外開放新動向[J],宏觀經濟管理,2005(6).
(責任編輯: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