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已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企業經濟成分、組織形成、利益關系、分配方式等日趨多樣化,如何發揮效能監察在企業發展、改革和經濟工作中的服務作用,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同時推動領導人員廉潔從業,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當前企業內設監察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正確認識企業效能監察作用
國有企業效能監察是監察部門對企業管理職能部門的管理效能,即對部門履行職責、部門管理的效率、效果、效益進行的監督監察。具有企業管理的再管理,監督的再監督功能,其內涵是對企業的工作、生產、經營管理的效率、效益、質量等方面的監察。目的是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資產流失。從企業與企業效能監察的內涵與存在意義中不難可以看出,國有企業效能監察在企業中的功能主要是保護和服務功能,兩者具有統一性。筆者認為效能監察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主要體現以下六點:
1. 服務性。它是圍繞企業行政管理中心工作,為完成某項工作任務而進行的監察工作,具有服務性。
2. 制約性。它在企業各職能部門實現某一工作目標的全過程進行檢查監督,規范其行為,糾正其偏差,保證正確的經營手段,使其沿著最經濟的經營軌道運作。
3. 參與性。效能監察工作人員在某項工作運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其各種活動,在參與中實施監督檢查,保證其有效性。
4. 預防性。通過效能監察,可以及時發現對工作可能帶來不利的因素,以便預防和阻止某一程序的運作,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
5. 規范性。通過效能監察,可以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可以使企業內各項工作目標、計劃、決定等各方面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6. 保護性。通過效能監察,可以使一部分領導干部擺正位置,提高自律意識,廉潔從業,進而保護好我們的黨員干部。
二、增強效能監察意識,統一認識
開展效能監察工作,企業各級領導的重視是關鍵。國有企業中的許多工作有固定的流程和習慣的做法,效能監察勢必要改變原來的流程和習慣的做法,增添新的工作內容,因此要不斷統一思想認識,齊心協力才能確保效能監察能順利開展。同時,效能監察工作開展不是某一個部門就能單獨完成,需要幾個部門通力協作,因此就必須得到企業內各級領導重視和支持,需要各級管理干部樹立起效能監察意識。效能監察意識包括接受監察和監察別人兩個方面。監察和被監察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在效能監察中是辯證統一的。只有同時在這兩個方面樹立起強有力的效能監察意識,才能形成工作中的“共振”,增強效能監察作用的發揮力度。
1. 強化企業內部各級領導干部的效能監察意識。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形勢的復雜變化,在經理負責制的國有企業中,效能監察的難度是有的,一些領導干部不能正確認識此項工作,延用習慣的老路子,認為這項工作是針對職能部門某個人而進行,是對個人的工作不滿意而進行。因此出現不愿監察、不受監察的現象時有發生,以致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和后果。身為領導干部應從企業長遠發展大局考慮,在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中充分考慮效能監察機制和制度的建立,以保持企業的資產增值,取得好的經濟效益。
2. 強化效能監察工作人員的監察意識。隨著企業領導體制的變化,企業機構改革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擺在效能監察工作人員面前的難題逐漸增多,工作人員思想上的畏難情緒逐漸增大。而且,從效能監察關系上看,往往領導者是被監察對象,而工作人員是被領導者,這樣工作起來就是有一定難度;從工作人員關系隸屬上看,他們隸屬于行政領導之下,對下級部門監察還行,對同級不易,對上級就顯得困難,思想上就存在怕領導給“小鞋穿”,受領導打擊報復等顧慮。因此,作為效能監察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職責和性質,從而增強效能監察意識和責任感,克服畏難情緒,知難而進,積極主動地進行效能監察。
三、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監察工作有效機制
目前,許多企業里效能監察是在行政一把手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某項監察工作只是紀檢監察員被動參與,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暴露出了許多弱點,如領導不力、協調不力、合力不夠等,已制約了效能監察作用的發揮。因此,要深入開展效能監察,必須建立一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符合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需求、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有效機制。
1. 建立強有力的領導體制。成立由企業經理為組長,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和業務副經理為副組長,各業務部門領導為成員的效能監察小組。從效能監察小組人員構成上與企業機構設置對應形成上下連動的工作網絡,使得各職能部門能積極參與、密切配合、運轉順暢。
2. 建立效能監察工作責任制。對效能監察小組成員相應都建立責任制,同時劃分監察責任區,明確各自職責、任務、要求和效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四、建章立制,使企業效能監察有法可依
效能監察的性質決定在其過程中要嚴格依法依紀依規辦事。目前企業開展此項工作缺乏法律依據,存在隨意性。一些企業參照《行政監察法》制定企業內部“監察條例”,但對企業效能監察的組織領導、范圍、內容、程序、方法等規定仍顯力量單薄,在呼吁國家出臺“企業監察法”的同時,也強調企業也應根據內部不同的監察項目,根據有關的法規制定本企業的效能考察操作規程、成果評價、工作程序、監察方法等具體實施辦法。
五、不斷拓寬監察領域,創新工作方法
效能監察領域要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業務、管理領域的不斷擴大而拓寬,始終保持全方面、多層次的監察范圍。重點要做好企業物資采購、工程立項、工程建設、招投標、經濟運行、關聯交易、技術改造、水電管理等方面監察。工作中要提前介入,同時運作,主動監察。不能慣于領導安排、群眾舉報后進行,要關口前移、主動出擊,超前防范。以抓治本形成良好的企業效能監察運行環境為目的,而不是查糾問題以治標為目的。
總之,在企業改革、改制、利益關系多樣化等新情況下,效能監察要做到方法、措施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效能監察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才能使其與企業追求的最大經濟效益相統一。
(作者單位: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