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手范進不是士兵也不是警察。槍手范進是小縣城一個人氣很旺的寫手——準確地說,是專門替人捉刀那種。
范進原在縣文化館當創作員。他寒窗苦讀,喝了不知多少墨水,肚子里裝滿了四書五經、中外名著、文學理論。可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他深思熟慮創作出來的作品,信心十足投寄出去卻經常像肉包子打狗,氣得他有時直罵娘。岳父胡屠戶聽了,不屑地說:“哼!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斤兩?”
范進的名字雖然在市級以上報刊寥若晨星,不過在縣報卻熱鬧得像明星一樣,經常有男男女女的中學生拿著習作來文化館找他,有些還拿日記本來請他簽名。
那年,縣里成立臨時機構開展中心工作,人員從各單位抽調。范進被抽了去寫材料。范進很快就摸出了寫材料的門道,經過短短一段時間磨練,似乎有了一種枯木逢春的感覺,寫出來的材料深受領導好評,特別是那些講話稿,范進像做菜加入味精調味一樣加些文學的精華進去,比如恰到好處地引用一些詩句,比如把那些干燥無味的句子打磨得精彩傳神。因此領導在臺上念得瑯瑯上口,臺下聽得津津有味。
臨時工作結束,組織征求范進的意見,要調他去縣府辦工作。范進想想也好,換個環境干幾年再說,權當去體驗官場生活。
范進調進縣府辦后,很快就成了大忙人,除了要寫總是寫不完的講話材料、匯報材料、經驗材料外,還要幫領導寫些調研材料、理論實踐文章投寄上級報刊。功夫不負有心人。上級報刊很快就發了不少范進幫領導寫的文章。慢慢地,便有越來越多的縣領導呀部門領導呀找上門來,他們就是沖著范進的筆尖功夫而來的。范進不負眾望,寫出來的文章絕大部分都能達到那些領導想達到的目的。范進一時名聲大噪,成了機關的寫作紅人。當然,范進的汗水不會白流,他得到了比文學作品稿費不知要豐厚多少倍的報酬,什么好酒好煙好茶甚至紅包撈了不少。胡屠戶也沾了不少光,經常抽著洋煙喝著洋酒在賣豬肉,還要比平時快半晌賣完收工。
后來,一些讀電大、夜大、函大的也上門來找范進幫寫畢業論文,報酬是包過關每篇一千元。范進暗中盤算:素材由學生提供,寫作那還不是三兩晚的事?這錢來得真是爽呀!范進經過兩年打造,頭腦已像電腦一樣儲滿了各種信息和資料。于是,范進簡直成了一個寫作機器,日夜運轉不停。范進老婆的心里不知要比胡屠戶甜多少倍,因為那存款額一路攀升,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這天晚上,范進喝了七成醉,突然被縣府辦領導叫去加班趕材料,要明天上班之前完成。范進叫了打字員小蔡回來加班。夜深人靜,材料已接近尾聲。整棟樓就范進和小蔡兩個人。小蔡長得亭亭玉立,白白凈凈,像一棵人見人愛的小白菜。小蔡也讀電大,過幾個月那最令人頭痛的畢業論文過關便可劃上句號。小蔡不時夸獎范進的文筆好,說他是縣府辦乃至縣機關筆桿子最硬的人,然后又沒話找話找些話題逗他開心。
第二稿也是最后一稿,為了不浪費紙張,范進直接在電腦校對。范進站在小蔡旁邊,兩眼緊盯電腦屏幕,一個字一個字過關。過了很久,范進才指著一個地方,叫小蔡把逗號改為分號。范進說了第二遍時還不見改動,不解地把目光轉到小蔡身上。范進不看則已,一看目光便被牢牢吸住——小蔡的衣領很低,胸脯在范進這個角度暴露無遺,而那衣領還在配合默契地緩緩下沉。范進像欣賞優美的文學作品一樣欣賞小蔡呼之欲出的胸脯,許久才把目光移開,做賊心虛般地偷偷看了小蔡一眼,哪知小蔡的目光正風情萬種地對著他。小蔡輕輕地站起身,溫柔地說:“范進哥,我的畢業論文你要幫我寫喲。”“幫,我幫你寫。”范進有點語無倫次地說。“要無償的喲。”小蔡聲音小得像蜜蜂,邊說胸脯邊頂向范進……
這時,主管領導黃副縣長正吃完宵夜回家,看見打字室還亮著燈,這才想起好幾天沒有跟小蔡“談心”了。他決定給小蔡一個小小驚喜:把打包回來的蛇肉送上去。于是,黃副縣長停好車,輕手輕腳上了樓。當他興奮地推開門時,陽光燦爛的臉霎時變得電閃雷鳴,他把蛇肉狠狠地摔在范進的光屁股上,噴著酒氣怒罵:“他媽的,兔子竟敢吃窩邊草,你小子不睜眼看看這是誰的菜園……”
縣府辦沒法再呆下去了。縣府辦領導說可以再調回文化館去。哼,文化館!一個月的工資遠遠不及兩篇畢業論文,才不稀罕呢。范進胸有成竹地說:“我哪里都不去,我辭職回家。”
范進就這樣回了家。老婆吃驚地問呆在家干啥?范進輕描淡寫地說做自由撰稿人。老婆急了,手勢伸出欲作潑婦狀,被胡屠戶用力拉在一旁:“千萬不可胡來。范進今非昔比,現在已是塊金字招牌!你把他惹怒了你去哪著落?我還能繼續吃香喝辣嗎?”
范進決定做自由撰稿人,靠自由撰稿過上瀟灑的生活,除了純文學作品外,其他什么畢業論文、經驗材料、通訊報道,凡能換錢的文字都在筆下生花,哪樣來錢快收入高就集中火力干那樣。
范進做自由撰稿人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人高興有人惋惜,高興者是那些需要找人寫文章的人,他們覺得現在找范進就像做買賣一樣,方便多了,而范進捉刀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惋惜者是那些以文化館長為首的文學圈子人,他們認為范進的作家生命已經結束,一個超級槍手誕生了。
范進家門庭若市,盡管他適當提高了文章“價格”,來找他寫文章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個個都表示理解:糊口養家嘛,應該應該。若來者是單位的,他們更加慷慨:除了正常“稿酬”還另送些好煙好酒,以進一步跟范進搞好關系,好在關鍵時刻更派得上用場。甚至有些團體單位像工商聯、婦聯換屆,那些什么工作報告、領導講話、開幕詞、閉幕詞等等換屆材料,干脆花兩三千元請范進統統代勞,省時省力干手凈腳,反正經費財政給,不心疼。
范進實戰三個月后,老婆吃驚不小——原以為存款額要下滑,哪知卻不斷刷新記錄。老婆興奮地跟范進商量:可以換套大房子住了,看你哪天有時間我們去看房。范進卻頭也不抬地說不。
范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街上租了個鋪面,去外地招了三名懷才不遇的筆桿子,成立了范進工作室,他任總監。范進印了好幾盒名片,叫老婆四處派發。范進人手配了一臺電腦,并購置了打印機、復印機、速印機、傳真機等先進設備,大張旗鼓干開了。范進制定了激勵機制:包食包住,基本工資保底八百元,每按質按量完成一篇文章收入三七開:寫作者占三、工作室占七。如完成一篇學生畢業論文,寫作者就有三百元入帳。
范進工作室的效率高得驚人,比如一篇領導講話材料,三個才子看了有關資料后,立馬就寫出材料提綱,然后一人負責一部分,再合成連接成完整的材料,給范進過目把關便大功告成。假如范進出差,就把手提電腦帶上。才子們寫好文章,照樣不會延誤時間:一封伊妹兒發過去,范進同意就OK。范進老婆心里經常偷著樂:這范進工作室更像印鈔室呀。
范進現在越來越忙,那些個人或一般單位的材料他已無暇操刀。范進把精力主要放在那些財大氣粗的單位上,專門挑些單位一把手喜歡的人物通訊、或者“報告文學”來寫。寫這種文章來錢快。這種文章對單位領導好處多多:比較容易引起上級領導的重視從而獲得升遷。有些媒體還經常弄些征文比賽,那些“報告文學”投寄過去能否發表是另一回事,但獲獎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媒體寄來獲獎通知的同時還寄來邀請函,邀請作者和主人公到風景名勝領獎。這樣,范進便經常被人請去游山玩水,指點山河,好不瀟灑。當然主人公單位要為包括評審費、住宿費、交通費、出版費在內的所有費用買單。
一榮俱榮。范進的老婆儼然變成財務,天天都在不停地結算,她一邊按計算器一邊在心里說:再過半年,洋房和轎車就不再是夢想了。胡屠戶變化更大,他金盆洗手,還把那剁骨如泥的宰豬刀送了人,搖身一變成了業務員兼保安,天天負責上門跟客戶交接“業務”;晚上值班,照樣跟賣豬肉時那樣:一口洋煙一口洋酒。
(責任編輯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