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虛擬社區時代的來臨,真實世界的企業正摩拳擦掌,虛擬世界對全球商業生態的巨大影響力讓這些企業欲罷不能。
許多銀行和企業開始搶灘虛擬社區,做法如同早期的網絡交易。但將虛擬社區的盈利變成真金白銀的商業模式還有待檢驗。根據預測,到2009年,虛擬社區游戲和虛擬產業帶來的收入將達100億美元,而這只是經營虛擬社區的主辦企業,還不包括那些在虛擬社區里的創業者和公司。所有的證據顯示,100億美元的收入僅僅是巨大冰山的一角。
目前,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真實世界的企業如何利用虛擬社區的人口優勢,將他們的真實商品推銷給虛擬社區的會員。但另一個前景可能更加光明的領域正在悄無聲息地發展:虛擬金融服務。虛擬金融服務并不為奇,早已滲入傳統金融服務。虛擬金融服務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技術含量最高的產品,一些人甚至相信,金融行業將是由這種3D世界帶來的網絡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虛擬社區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金融行業的演變。虛擬社區有自己的虛擬貨幣,可以通過游戲贏得,也可以通過在虛擬社區里出售商品、服務來獲取,還可以用真實世界的貨幣進行兌換。例如,在社區Entropia Universe,貨幣是PEDS;在Eve社區,貨幣是Isk;在Warcraft,貨幣是Gold;在韓國的Cyworld虛擬社區,貨幣是Acorns;在第二人生,貨幣是Linden美元。香港的及時訊息服務商Tencent(QQ)提供的Q幣雖然不是法定貨幣,但在大陸和香港被廣泛接受,用于支付各種在線游戲和服務,甚至用來交換真實的商品。
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交易,無論正式的或是非正式的,數不勝數。Entropia Universe社區的創立者、瑞典企業MindArk為社區居民提供ATM卡,以方便社區居民進行虛擬貨幣PEDS和真實貨幣的兌換。
在匯兌領域,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簡直是別無二致。第二人生提供Linden美元的官方匯率——LindeX,當然少不了無數的黑市匯率;而PED幣與美元固定匯率掛鉤。一些虛擬社區的貨幣還可以與其他虛擬社區的貨幣交換,但受到諸如Eve社區的強烈抵制。關于虛擬貨幣匯率的固定與浮動,以及政府匯率操縱之爭,如同真實世界讓虛擬世界色彩繽紛,推動著虛擬經濟不斷發展。
虛擬經濟的蓬勃發展再次見證了基礎支持行業的雨后春筍,這些行業有助于企業觸及他們的目標受眾,成功地實現了真實世界的商業模式與虛擬世界的整合。例如,廣告和營銷企業開始將受眾群體轉向虛擬領域。Electric Sheep就是這樣一家在虛擬世界建立了廣告網絡的企業。許多消費者研究企業開始觀察虛擬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惟一清楚的是正在發生的真實和虛擬的融合。”朱庇特研究所的資深分析家Ed Kountz如此評論道。
紐約法律學院訪問教授David Johnson認為,虛擬經濟就是真實經濟,虛擬商業就是真實商業?!耙獎撛旖】档氖袌?,讓企業、組織孕育成長,某種形式管制總是必不可少的?!彼f。但是規章建制的事可以由所有利益關系人一同在網絡上進行表決,或者由主辦企業和決定訪問這家企業網站的人一同決定。
虛擬社區Eve下面的游戲網站CCP Games的執行總裁Hilmar Peterson認為,立法必須有廣泛的區域性,以保證一國企業都處于競爭性的市場。確實有些立法者試圖對虛擬和真實世界的貨幣和商品交易進行立法。韓國媒體報道,立法者計劃取締用虛擬貨幣進行商業交易;中國的因特網管理當局和中央銀行表示,Q幣對人民幣的穩定構成威脅,不允許使用Q幣購買真實商品和服務。
虛擬貨幣發行者的清償能力是最大的擔憂:假如發行者破產,虛擬貨幣將變得一文不值。但紐約法律學院訪問教授David Johnson認為:“這個世界充滿了許許多多可以相互交換的商品,一種商品的價格可能因另一種商品價格的變化而變化。面對價格波動,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不要在一種商品上積累過多的風險。因特網便捷的評估和資訊傳播有利于人們評估資產風險?!鄙俑深A和信譽機制遠比行政干預好得多。他說:“當然政府應當干預,以期防患和懲治欺詐。但是全球經濟太復雜,政府不可能阻止經濟衰退以及各種商品和代用幣的價格波動?!?/p>
社區Entropia Universe正在向欲在虛擬社區一展身手的銀行金融機構出售銀行經營牌照,持牌銀行就可以在虛擬社區提供他們在真實世界的銀行服務,包括貸款、儲蓄、保險等銀行產品。
Kountz認為,“銀行特別關注虛擬社區的變化。虛擬社區的產生以及隨之而來的虛擬貨幣模糊了真實貨幣和虛擬貨幣的邊界?!?/p>
兩家國際性大銀行ABN AMRO和ING都在第二人生設立了自己的社區。ING創業投資部總經理Wichert van Engelen相信,在虛擬經濟發生的事情就像真實的現實經濟一樣。如同任何經濟都離不開金融,虛擬經濟也需要銀行。
虛擬銀行現今肯定沒有盈利,但Kountz認為,只要有交易存在,就會有盈利的機會。Van Engelen的虛擬銀行計劃走得更遠:“我相信在長遠,我們熟悉的因特網支付方式部分或全部將被虛擬世界代替。真實銀行服務被轉化為虛擬銀行服務不是假如的問題,而是怎樣和什么時候的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