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貪污受賄等腐敗案件中,70%的受賄案,賄金是由官員的老婆、孩子、甚至情婦收受的。有人認為,領導干部的“后院”,是值得重視的反腐陣地。
但筆者看來,這些官員的老婆、孩子、情婦等,只不過是貪官權錢交易的一只“袖口”,真正的核心還是貪官本人。
明朝有位官員,上任時對天發誓:“左手收錢爛左手;右手拿錢爛右手。”不久,有人送來銀兩,他擺手不收。手下人心領神會:“請以此金納官人袖中,便爛也只爛了袖子。”于是行賄者將銀子裝進貪官袖子里,從此“袖口”如獅口,一開而不可收拾。
現代貪官伸手接錢的老婆、孩子和情人,就是一只只掩耳盜鈴的“袖口”,不過這些“袖口”經過“升級”,變得越來越巧妙,而且充當“袖口”的角色遠不止貪官“后院”。可見貪官生態環境是多么復雜!
誠然,扎牢官員“袖口”很有必要,比如強化“賢內助”、“廉內助”的引導和教育。但是,隨著反腐形勢的變化,貪官腐敗行為越來越隱秘,特別是“期權腐敗”等,不通過原有的“袖口”照樣瘋狂斂財。因此,扎牢貪官“袖口”不如構建長效的反腐“關口”,對官員實施終身監督,使其“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那些“袖口”便自然失去寵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