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確保黨員發展質量
嚴把素質關。區、鎮黨校每年舉辦1-2期培訓班,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5-7天的脫產集中培訓,并統一進行閉卷考試,考試不合格者不列為發展對象。
嚴把公示關。凡在公示期間群眾反映有問題的,一經查實視情節立即取消培養、發展資格或延長培養時間。
嚴把程序關。將原來的舉手表決改為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并當場記票、唱票,凡贊成票未過半的當即被否決。
嚴把責任關。結合每年的發展黨員工作專項檢查和群眾來信來訪,收集和掌握違反責任追究制的行為,按規定落實責任追究。
(黔江區委組織部侯章用)
榮昌:給農村黨員“定位”
在發展生產上定位。全縣209個村以支部為核心,大力推行“支部+協會”發展模式,建立農村黨組織帶動致富機制。至去年底,全縣建立各種專業協會(合作社)256個,入會農戶15000余戶,使近50%的農業人口受益。
在文明建設上定位。引導農村黨員帶頭破除陳舊觀念,主動向群眾宣傳新思想、新觀念。各村通過開展“和諧家庭”、“十星級文明戶”、“五星級黨員戶”創建活動,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活力。
在服務群眾上定位。去年以來,全縣各基層黨組織共搜集辦理群眾的遺留問題、信訪積案、民事糾紛等問題3385條。(榮昌縣委組織部殷賢華)
潼南:創新遠程教育方式
聯接“地網”+“節目預告單”。每周通過村廣播、板報等形式提前發布節目預告單,以便農村黨員干部參加遠程教育點的教學活動。
開辟“有線電視傳輸網”+“學習內容需求單”。根據村黨支部填報的學習內容需求單,縣有線電視傳輸網根據學習內容需求單安排農村遠程教育專欄節目的內容。
建立“分播網”+“實用技術需求單”。選擇熟悉電腦操作和農業技術的黨員干部家中建立“分播點”,進而形成遠程教育“分播網”。“分播點”責任戶不定期地向村遠程教育點報送實用技術需求單,刻錄光碟,制作課件,配送到“分播點”。(潼南縣委組織部)
渝中:不拘一格選人用人
有“才”者上。去年以來舉辦的兩屆“青年人才論壇”活動,吸引青年人才580余人參加,其中有4名被提拔為副處級領導干部,5名由副處級領導干部被提拔到重要部門的正處級領導崗位。
有“能”者上。2004年以來,區委選派110余名科、處級年輕干部參加化龍橋片區開發建設等重點工作,從這些重點工程中建設提拔任用正處級領導干部5人、副處級領導干部6人。
有“德”者上。今年以來,提拔重用群眾公認的干部19名,其中4名街道黨辦主任被提拔為街道黨工委副書記,15名優秀黨務干部被提拔或交流擔任行政領導職務。
(渝中區委組織部 龍曉萍)
忠縣:解決留守兒童“三缺”
解決管教缺位問題。多渠道投入資金6517萬元,建寄宿制學校101所,動員外出務工家長把留守兒童送到學校住宿,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解決親情缺失問題。建立“親情室”,開通免費“親情熱線”、“視頻聊天”,確保每位留守兒童每月能與父母通一次電話或視頻聊天。全縣有2100多名黨員教師主動與4800多名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
解決資金缺乏問題。去年,留守兒童有43514人次享受免費教科書,有8940人次共享受108萬元生活補助。
(忠縣縣委組織部 王毅 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