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萬州,水秀林豐,沃野流金,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這是重慶新世紀百貨萬州區域總部的總經理李基建來到萬州的第10個年頭,順風順水,10年間,新世紀萬州商都從稚子步入了少年,“個頭”長大了不少。
他不得不佩服新世紀百貨總經理劉偉力的戰略眼光:“光靠主城總部增長局限大,必須開拓區縣市場,走超市和綜合性百貨連鎖之路。”
“跑馬圈地”爭“外勢”
上世紀90年代,重慶百貨業始終走不出解放碑,新世紀也想開辟一個新戰場。面對家樂福等洋品牌的“入侵”,劉偉力顯得格外從容:你攻城略地,我就“下鄉”,向區縣滲透擴張,搶奪“外勢”。
1997年5月,時任新世紀服裝分公司行政助理的李基建奉命到萬縣市(現萬州區)的繁華商業區去考察,那里的商業氛圍不濃,僅有一家管理松散的超市。當他隨手將掛在高筍塘一家門市上的一件襯衣拿下來看時,手上沾滿了灰塵。但他也發現,萬縣市歷來為川東、鄂西、陜南、湘西和黔東北的物資集散中心。在這里辦商場,如以品牌作支撐,實力為保障,理念為先導,必然會為其商貿業注入興奮劑,同時也可以與解放碑的大本營有所呼應。兩地商貿環境的互補性,將給新世紀帶來無限商機。
9月26日,李基建在華順大廈租了一個3000多平方米的賣場,新世紀百貨正式落戶萬縣市。這是新世紀在區縣二級市場發展成立的第一家大型綜合商場。
商戰如棋。就當時高筍塘無一家百貨而言,新世紀這步棋走對了——萬縣商場次年就創造了一個神話:銷售額達到5187萬元,并開始有了盈利。
接下來,新世紀“跑馬圈地”勢如破竹。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思路,新世紀大施圍棋戰術,即先占領一個市場,再逐步把這個市場做深。首先,將站穩腳跟的萬州設立為新世紀百貨的第一個區域總部,下轄1場6店。
7個經營網點,就是7張滿意的答卷:萬州商都雄踞高筍塘商圈,王家坡店、山灣店、周家壩店掌握各自的“江山”,云陽店、梁平店、奉節店異軍突起,輻射各縣。
萬州區域總部成為公司強有力支撐:2006年銷售7.68億元,占新世紀百貨公司11%的份額。而區域所轄門店成為區域總部銷售新亮點:2006年6店銷售2.28億元,占萬州區域總部30%的份額;3個縣門店銷售1.67億元,占萬州區域總部22%的銷售份額。短短幾年,萬州就成為新世紀百貨以加速度向周邊擴張的樣本。
“本土化”戰略,夯實根基
新世紀每進入一個區縣,第一步就要實施本土化戰略,解決企業向外擴張進程中容易“水土不服”的問題 。
負責萬州市場的李基建,堅持能從當地采購的產品盡量從當地采購,通過自購、自營等形式,引進當地有特色、有競爭力的商品,豐富商品品類,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同時,新世紀的進入,也為銷售地方工業品和農產品搭建了便利平臺,為地方企業的宣傳、地方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在人員的招聘上,他一貫堅持在本地招聘員工,這樣既降低管理成本,又能緩解當地就業壓力。目前萬州區域總部從業人員近4000名,均為當地人員;除總經理外40余名中高級職員,都是從基層崗位成長起來的本土人才。
“本土化”戰略的結果,是新世紀在區縣開的每一個店都能入鄉隨俗,根基牢固。
“無縫隙覆蓋”:區縣反哺,構筑王朝
新世紀的區縣發展歷程仿佛細胞分裂,網點迅速開發,促進了網絡建設,增加了營運規模,迅速提高了市場占有率。
區縣為王,正是因為看重新世紀的區縣網絡優勢,越來越多的廠家委托新世紀在當地做代理商。這無疑又給母體“做大”的愿望添了一把旺火:新世紀的商場和超市目前遍及22個區縣,賣場面積由剛開始的9000平方米猛增到近40萬平方米;營業額從開業初的1.67億元,躍升到2006年的62.9億元,實現利潤從當年的663萬元到2006年的1.43億元。
2004年起,連續三年,新世紀穩坐重慶百貨業“老大”的位置,2006年在全國重點商業企業中排名第11位,位居西部第一。它的發展勢頭在全市甚至全國的商業企業中,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從前有虎后有狼的夾擊中成長為西部百貨業“老大”,新世紀在區縣搶灘布點,是其重要的拐點。
如今,新世紀在區縣市場走得越來越遠,而距離“在重慶實現‘無縫隙覆蓋’”的目標卻越來越近。本土連鎖賣場對周邊區縣的滲透和影響力,將再一次被新世紀充分演繹。
主持人點評
新世紀“下鄉”成就百貨業“老大”的背后,是市場經濟這只無形的手在發揮作用。“一圈”的資源再多,“膨脹”終有度,而一旦“一圈”和“兩翼”攜手并進,資源就被N次放大,像細胞分裂一般,其產生的裂變效應將無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