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龍?為什么華夏兒女稱自己為“龍的傳人”?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千百年來,這是民族血脈中難分難舍的那部分。炎黃子孫對于龍的喜愛是植根于基因中的,十二生肖中只有龍不是具化的動物,但并不妨礙人們把它作為年輪中必要的一環,甚至神化它的精神和力量。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把自己說成是它的化身,無論這個統治者來自何方,以前是否了解它、信仰它。這就是龍的魅力,先于《易經》而生,鮮現人前,說是無形,但卻有形,它的形態在與時偕行、不斷演進,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形象在華夏兒女的心里。它是力量的集中代表,因為諸多動物的優點集于一身,這個“團結”的結果就是無可匹敵。同時,它又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的向往,自古以來,龍的顯身就是一種祥瑞的征兆。
對于“龍”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有太深的情感難以描摹。滿懷這一腔深情,怎么能容忍西方某些大國因為懼怕中國的崛起而刻意詆毀“龍”的形象的做法?把中國的“龍”和西方的“DRAGON”等同起來,偷梁換柱地歪曲中國“龍”的形象,這種做法我們堅決抵制。但同時,這也讓我們認識到,我們需要樹立真正的“龍”的形象,樹立中國的國際形象。
與國外詆毀龍的做法同樣讓我們不可容忍的是,把“龍”作為賺錢的由頭,比如河南省新鄭市不經批準、在始祖山頭盲目興建幾千米長的龍身,并試圖通過賣龍鱗賺錢的事件。這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新時期需要“龍”形象的創新與發展,“龍”形象需要統一與提升。
2006年,德國漢堡驚現“中國龍”,世界盡吹中國風,漢堡為世界矚目,漢堡因為“龍”而震動……
無論身在何處,這份同根同源的血脈情、民族魂都足以牽動每一個華夏兒女,這是我們彼此之間割舍不斷的精神紐帶。為此,經過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不懈的努力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大聲呼吁,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華和平龍”即將落戶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新世紀、新的“龍”的形象即將在這里呈現,萬眾共塑和平龍,不久的將來,龍騰于斯,魂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