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緊接前文,上一句的結尾是“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贊的是道的體用。那么,什么是盛德,何為大業?圣人遮下定語: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大和小相對,真正要大到什么程度才能稱得上是富有呢?時下,很多人在談論富有,更多的人在追求富有,而很多人即使很“富有”充其量也只是“小富”,做得多是“小業”,原因何在呢?圣人所言,真正的富有不只意味是財富的積累程度,它囊括了物質和精神,無所不包,因而成就其為大。試想若真成就了這樣的功業,還能有什么更大于此呢?同樣,盛德之盛,不在于追求高山仰止般的偉大,只是每日德行累進,就是盛德之源。儒家哲學給了道德成就和行為成就兩個明確的標準,激勵著千百年儒家門生為此而努力不懈。
人道追求日新,天道更酬精勤,《易經》是“生”的學問,“生生之謂易”說的是“生生不息”的大道。在前面所談的體會中曾說到,世界各國的宗教哲學,多是站在“死”的角度來看人的今生,唯有中國的《易經》和道教,是站在生的角度上來談,“‘生生之謂易”更是其中的經典名句;“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可以看出,生是貫穿其中的主線。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演進中,乾坤是依次分化過程里兩個關鍵的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乾、坤各司其職,形成了乾唱坤隨的默契:“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
《易經》是哲學而科學的,有理、有象、有術,所以知其理后自然可術,即運用數的方法推算出來,這就是“占”的要旨,因而并不玄虛,關鍵是有“理”作依托。比如筮法利用大衍之數的分二、一掛一、揲四、歸奇等以得出七八九六,其意義就是知來。盡蓍策之數以成卦,依卦觀象以知未來之事,很多占卜之士能夠“道破天機”,奧妙即在于此。現在很多人談到“占”,多少有“故弄玄虛”的成分在,并不是真正的“極數知來”;“通變之謂事”,事的存在是因為有變化存在,《易經》里的事是指變通而言,通達事物的變化并能見機而行叫做“事”;真正的“神”是算不出來的,是難以琢磨和推測的。不論用什么樣的方法,從陰、陽兩方面都無法預知,運用占的方法也無法確知的就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