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語:性格決定命運。那么,什么決定一個人的事業前程呢?本質上還是性格,體現在事業方面,其外顯為一種需求取向,或價值取向,即你最想從工作中獲得什么,什么對于你來說是最重要的部分,工作給你帶來的最大滿足感是什么。
問得更徹底一些,人為什么需要工作,為什么要有自己的事業。在一個崇尚人性化、人本化的社會中,工作應該成為每個人性情得以最大化舒展的載體、人格不斷完善并升華的舞臺;在工作中,每個人得以重新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真正地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
就在當下,你所在的職位、你的事業成就正清晰地展示著你是一個什么類型的人,你最在乎的是什么,你未來的事業方向可能會往哪里走。
通過大量的樣本提取、跟蹤調查、試驗研究,國際有關機構總結了八種不同的“職業錨”,也就是八種比較常見的“職業自我描述與事業價值定位”。你偏重于哪一類,不妨參考、檢測一下。
技術/職能型
技術/職能型的人,追求在技術/職能領域的成長和技能的不斷提高,以及應用這種技術/職能的機會。他們對自己的認可來自他們的專業水平,他們喜歡面對來自專業領域的挑戰。他們不喜歡從事一般的管理工作,因為這將意味著他們放棄在技術/職能領域的成就。
管理型
管理型的人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晉升,傾心于全面管理,獨自負責一個部分,可以跨部門整合其它人的努力成果,他們想去承擔整個部分的責任,并將公司的成功與否看成自己的工作。如果這類人剛開始做的是技術工作,那么具體的技術/功能工作可能僅僅被他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層的必經之路。
自由/獨立型
自由/獨立型的人希望隨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習慣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個人能力的工作環境,最大限度地擺脫組織的限制和制約。有時他們寧愿放棄提升或加薪的機會,也不愿意放棄自由與獨立。
安全/穩定型
安全/穩定型的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與穩定感。職業的穩定和安全,是這一類職業錨員工的追求、驅動力和價值觀。他們的安全取向主要為兩類:
一種是追求職業安全,主要是不要經常更換公司或工作崗位,例如大公司的組織安全性高,做其成員穩定系數也比較高;另一種注重情感的安全穩定,包括家庭的穩定和使自己融入工作的團隊當中。
創業型
創業型的人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創建屬于自己的公司或完全屬于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并愿意為此承擔風險,克服面臨的障礙。他們想向世界證明公司是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創建的。他們可能現在正在別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時他們也在不斷學習并評估將來的機會。一旦他們感覺時機到了,他們便會自己走出去創建自己的事業。
服務型
服務型的人希望用自己的知識、技能幫助別人。例如:改善人們的安全,通過新的產品來消除疾病等。這種類型的人富于同情心,他們把他人的痛苦視為自己的痛苦,不愿干表面上嘩眾取寵的事,把默默地幫助不幸的人視作無比快樂。他們往往覺得只有對他人和社會有所貢獻,自己的人生方有意義。這意味著即使變換公司,他們也會首先考慮,他們的工作應該能夠讓他們覺得對社會和他人有價值。
挑戰型
挑戰型的人喜歡解決看上去無法解決的問題,戰勝強硬的對手,克服無法克服的困難障礙等。對他們而言,參加工作或職業的原因是工作允許他們去戰勝各種不可能。新奇,變化和困難是他們的終極目標。如果事情非常容易并且千篇一律沒有變化,他們對工作反倒提不起太大興趣,甚至開始變得對工作厭煩。
生活型
生活型的人喜歡允許他們平衡個人需要、家庭需要和職業需要的工作環境。他們希望將生活的各個主要方面整合為一個整體。正因為如此,他們需要一個能夠提供足夠的彈性讓他們實現這一目標的職業環境,甚至他們為了家庭和個人的一些因素,而情愿犧牲他們職業的一些方面,如;提升帶來的職業轉換。他們對成功的定義,往往是廣義上的成功,而不僅僅是工作上的成功。而且他們往往很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獨立世界。
以上八種“職業錨”也許不能概括所有人的職業取向,但它畢竟為我們展示了由于不同性格、不同意欲點以及對“價值”、“成功”的不同定義和理解,而導致了不同類人不同的工作習性、生活模式,甚至是事業前程。
借用“職業錨”的工具,其目的主要是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內心深處“隱形”的第一驅動力,認識過去以及現在的自己正處于一種怎樣的工作狀態或者說生命狀態之中,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此“沉迷”于某種模式之中,就此落人某種人生“套路”之中,而是透過外在的模式,發現自己性格中的“閃光點”以及“不足點”,在鞏固自己優勢的同時,開拓視野與心胸,大膽突破與嘗試不同的領域,體驗不同的人生風景,就像一個好的演員絕不會只能演好一種類型的角色。
這也就是說,性格一部分是先天就有的,它決定了你的自然傾向或自然形態,但還有無限的空間可自我塑造、自我歷練、自我成就。完美的事業需要完善的人格,完善的人格需要在不斷的自我認知之中反省、磨礪、體證。
那么,什么才是完美的人格呢,它應該包含不同“職業錨”之中的優質基因,如因“執著”才會專業,因“責任”才可擔當大任,因“崇尚自由”而更富于創新;因“信念”而更加珍惜、忠誠于自己的事業;因“自強不息”而使自己更加強大、獨立;因“富于愛心”而得到更多人的尊重、社會的認可;因“不怕挑戰”而更加自信、敏銳、迅捷;因“追求平衡”而讓人生更加豐富、圓滿,并獲得事業前進的持續動力。
也許,我們不可能一下就擁有所有的優質基因,但至少這些都應納入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之中,讓命運的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當一個人具備了駕馭自己事業的能力與品性時,他也就擁有了人生最大的財富,這個別人拿不走,自己則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