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屆中關村電腦節閉幕式暨海淀投資促進信息發布會上,海淀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林撫生在發言中向外界透露:“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電腦節閉幕以來,全區共吸引社會投資1300億元,比上一年度增長85%,本次電腦節期間,項目簽約金額達277億元。”

電腦節成為展示區域發展的重要窗口
中關村電腦節自1998年創辦以來,始終高舉“創新、和諧、卓越”的大旗,在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發展成為享譽全國的知名品牌,成為海淀人民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本屆電腦節期間,舉辦了中關村發展論壇、交易博覽會、奧運志愿者誓師大會等一系列活動,推進了高新技術領域“政產學研”多方合作與交流,實現了“創新引領、內生增長、產業高端、龍頭帶動”的活動主題,展現了中關村走向世界的無窮魅力。
中關村電腦節作為展示區域發展的重要窗口,十年來親身見證了海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2006年海淀區實現生產總值1523億元,比上年增長14.4%;海淀園總收入3189億元,比上年增長28.3%;高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第三產業比重超過80%;萬元生產總值能耗0.41噸標準煤,僅為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城鄉建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程度穩步提高。海淀經濟社會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近些年來,海淀區以電腦節為載體,投資促進工作成效顯著。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電腦節閉幕以來,全區共吸引社會投資1300億元,比上一年度增長85%,本次電腦節期間,項目簽約金額達277億元。
區域投資呈現新特點
林撫生區長介紹說:“區域投資的新趨勢、新特點,彰顯了全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濃厚興趣,也為我們進一步做好投資促進工作,不斷優化區域發展環境樹立了信心。”目前,海淀區域投資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金融服務產業快速發展,金融后臺服務園區建設全面展開。2006年全區金融機構總數達717家,實現增加值146億元,占全市金融業增加值的15%。投資規模達40億元的稻香湖金融后臺服務區建設加快推進,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中國銀行信息中心、中國人壽研發中心等十幾家金融后臺機構落戶海淀,一批金融企業正在洽談中。
二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強勁,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已突破1.8萬家,電子信息、移動通信、網絡技術、軟件外包等主導產業逐步形成,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中國名牌產品”數量占全市32%。專業園區和產業基地建設全面提速,神州軟件公司、光大環保股份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相繼入駐,集群效應進一步顯現。
三是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海淀區先后制定了《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海淀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行動計劃》等政策措施,成立了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積極支持網絡文化企業的發展,涌現出新浪、搜狐、水晶石、第一視頻等一批文化創意骨干企業,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到全市的四成以上。
四是創業投資十分活躍,為中小企業發展注入強大活力。據不完全統計,IDG、英特爾投資、紅杉資本、聯想投資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創投機構和基金,先后在海淀投資了65家科技及高成長企業,有數據表明,全國創業投資的50%在北京,北京市創業投資的60%在海淀。海淀創業投資數量和總額繼續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五是循環經濟成為發展新亮點。海淀區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電子環保示范工程和再生資源利用體系建設,建立了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大力扶持節能環保類企業的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六是外資項目呈現出高端化、優質化的特點。近年來海淀區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的結構和方向,積極吸引外資在信息服務業、工程和技術研究、能源、環境保護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雀巢、豐田通商等一批知名企業相繼落戶海淀。外商投資企業著眼于長遠發展布局,紛紛追加投資成為新趨勢,超威半導體、偉創力等企業陸續在海淀設立新公司,中電通信、寬視網絡、甲骨文軟件等企業大幅增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