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糖尿病病人早餐不宜吃粥? 陳育民
我是南方人,今年65歲,幾十年來一直有早餐吃粥的習慣。兩年前我得了糖尿病,但服藥后血糖控制不理想。最近聽同事講,糖尿病病人早餐不宜吃粥,因為早餐吃粥也可能成為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請問他的話有道理嗎?
浙江 姜 山
姜山讀者: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種內分泌疾病,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常見癥狀有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等。治療糖尿病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具體地說,糖尿病病人的滿意血糖控制標準為:空腹血糖5.0~7.0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血糖為5.0~10.0毫摩爾/升。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固然很多,如飲食控制不好、運動量不足、服藥不當等,但早餐吃粥也會影響降血糖卻鮮為人知。糖尿病病人早餐吃粥導致降糖效果不好的原因有二:
其一,無論干飯還是粥都是由大米制作而成,但等量的干飯和稀飯(即粥)對血糖的影響卻顯然不同。大米中的淀粉不溶于水,加熱煮沸后才易在水中溶解。加熱時間越長,淀粉在水中的溶解越充分,進食后就越能廣泛與消化液接觸而被人體吸收。粥呈半流質狀態,進食后易消化、人體吸收快,故早餐吃粥后的血糖比吃其他主食的血糖明顯升高。
其二,據測定,早餐后、午餐前這段時間內,人體內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較其他時間段多,致使胰腺分泌的胰島素相對較少,血液中的胰島素含量相應下降,降糖作用減弱,而此時肝臟又產生大量的肝糖元,所以血糖較高。由于內分泌的原因,早餐再進食容易消化吸收的粥,更易引起血糖升高。
由此看來,粥香雖誘人,但糖尿病病人早餐不宜吃。糖尿病病人早餐可以吃些干飯、饅頭、包子、油條等。當然,平時有早餐吃粥習慣的人并非絕對不能吃,但不宜吃過多煮得太爛、太稀的粥。在吃粥時,最好搭配牛奶或豆漿,以及麥片、玉米、小米等粗糧。這樣既易產生飽脹感,又有助于保持體內血糖穩定。
奶奶緣何變得愈來愈自私?
我奶奶今年78歲,過去她性格開朗,對家人關懷備至,呵護有加,兒女們都很敬重她。但近兩年來,她在家中的表現似乎“今不如昔”,飯菜要吃好的,衣服要穿新的,經常還為喝牛奶與我那4的女兒爭執請問我奶奶緣何變得愈來愈自私呢?
四川 張 穎
張穎讀者:
在人的一生當中,大腦的功能有一個從幼稚一成熟一老化衰退的過程,人格的發展也有一個從本我一自我一超我的過程。譬如三四歲的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人格處于本我階段,還沒有什么邏輯思維和道德觀念,想要的東西,不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能要的還是不能要的,他們一概都想要。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分清自己的和別人的,懂得了什么才是自己的,進入了自我階段。最后,形成了明確的觀念,能辨別是非、善惡、美丑,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關心、幫助別人,進入了超我階段。
然而,進入老年以后,大腦的功能逐漸趨向衰退,人格又向自我和本我的階段逆轉,這時就會出現一些幼稚的、類似孩子的行為,變得自私自利起來,“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為人處世顯得相當小氣,在日常生活上甚至與孩子爭東西吃,令人啼笑皆非。與其本人過去相比,性格變化判若兩人:敏感多疑,固執任性,急躁易怒;和家里人也處不來,常為瑣事爭吵不休,甚至喜怒無常,蠻橫無理,行為古怪,令人難以捉摸。
其實,從生理上講,“年幼無知”與“老來糊涂”均為大腦功能不健全所致,并不是老人的過錯,他們往往也是身不由己。因此,我們要像理解、遷就孩子的過錯和自私行為一樣對待老人的“自私”行為,尊重,關心,愛護,照顧和幫助他們,讓他們安度幸福的晚年。決不能因此對老人不尊敬,不禮貌甚至嫌棄,而給老人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因為這樣反而易加速老年人大腦功能的衰退。
陳育民
前列腺增生癥狀改善后還需繼續服藥嗎?
我今年70歲,患有前列腺增生癥,經治療排尿通暢多了,夜尿也減少了。因我還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疾病,每次要服多種藥物,太麻煩,故欲停服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藥,行嗎?
江西 王 勃
王勃讀者:
輕、中度前列腺增生只要接受正規藥物治療,絕大多數病人都能改善癥狀,最大尿流量提高,保持腎功能正常。但有部分病人因治療后癥狀減輕即自行停藥;有的像您這樣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用藥過多,嫌太麻煩或醫藥費報銷困難,于是不再堅持服藥,以致原有癥狀復發甚至加重,致使殘余尿增多,導致尿潴留,造成腎積水,損害腎功能,無奈又去找醫生。
目前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藥物有:①5α-還原酶抑制劑,如保列治等;②α1受體阻滯劑,如高特靈、桑塔、哈樂等;⑨植物花粉類,如舍尼通、前列康等。保列治雖有抑制睪酮作用,使前列腺組織縮小,但還應同時配合應用高特靈、桑塔、哈樂(任選一種),才能使高度緊張的膀胱出口和尿道平滑肌松弛,后尿道梗阻解除,排尿通暢。臨床經驗證明,保列治和高特靈等是治療前列腺增生最主要、有效、基本的藥物配對。單用保列治不能改善排尿梗阻,單用高特靈雖能使排尿不暢暫時緩解,但不能有效抑制前列腺體積增生。
國內外大多數學者認為:前列腺增生的病因與性激素平衡失調有關,即因老年男性隨年齡增長而睪丸萎縮,體內產生的睪酮減少所致。現在尚無有效藥物能控制前列腺組織增生,說明前列腺增生無法根治。因此,患者應遵照醫囑,堅持服藥,切不可隨意中途停藥。若堅持用藥仍不能有效改善癥狀,說明膀胱出口及后尿道梗阻癥狀仍在繼續加重,應采用手術切除或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以免降低生活質量,影響身心健康。
陳育民
膀胱內何來“殘余尿”?
我今年59歲,患“前列腺增生”多年。白天尿意頻數卻難以排出,且淋漓不盡,常弄濕內褲。夜間排尿三四次,以至影響睡眠。醫生除為我做肛門指診、B超檢查外,還要測定膀胱內“殘余尿”。請問膀胱內何來殘余尿呢?
河北 楊 青
楊青讀者:
前列腺是男性體內特有的附性腺,重約20克,位于膀胱頸部,酷似一枚倒置的板栗,包繞在后尿道周圍。其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組成部分。男性在50歲前后,由于體內激素平衡失調,前列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增生,成為導致男性中老年排尿困難最常見的疾病。
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癥狀是尿路梗阻引起的排尿困難。因前列腺增生后,致使膀胱頸部隆起突入膀胱,改變了正常解剖形態,尿道因受壓變扁變窄,并發生尿道伸長和彎曲等改變。最初表現為排尿費力,尿意雖急但不能立即排出,需等待一會兒才能排出。尿線變細,射程變短,最后呈點滴狀排出。隨著梗阻加重,膀胱內尿液在每次排尿時不能完全排盡,殘留在膀胱內,于是膀胱內就經常有“殘余尿”。
殘余尿測定是診斷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測定殘余尿的方法主要有導尿法、靜脈尿路造影法、超聲波(B超)法,前兩種方法雖然比較準確,但插管會給病人帶來痛苦,還會增加尿路感染機會,靜脈造影技術操作復雜,故目前醫院多采用B超來測定殘余尿。既能避免上述弊端,又可取得準確數據。若殘余量超過50毫升,即說明有梗阻存在;若殘余量超過80毫升,說明梗阻癥狀嚴重,需進行治療。
殘余尿測定還是觀察藥物療效的依據。若病人在服藥期間殘余尿減少,說明藥物療效高;若服藥后殘余尿量有增無減,那就要考慮調整藥物品種或劑量,或改變治療方法。現在,臨床上常在初診、治療及手術前3個階段分別測定殘余尿,以便判斷尿道梗阻程度,為了解前列腺增生的轉歸能否手術等提供依據。
陳育民
常用消毒水清洗陰部好不好?
我很注意個人衛生,養成了每天清洗陰部的習慣,而且經常在清洗液中加入中藥洗劑、PP粉等,以增強防病殺菌作用。更好地預防婦科病。可最近以來,我的陰部皮膚卻出現了干燥、脫屑、瘙癢,很不舒服。為何常用消毒水清洗陰部。還會出現這種現象?
浙江 楊 婧
楊婧讀者:
做好陰部的清潔衛生,對于預防病菌感染而發生婦科病具有重要作用。但若對這一部位額外地“加強防衛”,或陷入一些不科學的潔陰護陰誤區,反而會弄巧成拙,以致造成陰部損傷等疾患的發生。
在正常情況下,女性的陰道內存在著大量的乳酸桿菌,它們能將外陰上皮細胞中和陰道內表皮細胞中存在的糖元分解成乳酸。乳酸使陰道口及陰道呈弱酸性環境,并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以防止病原菌的入侵。外陰、陰道的這一“自潔”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女性的生殖系統。如果無炎癥等,而經常在清洗陰部時,加入中藥消毒殺菌洗劑、高錳酸鉀即PP粉等,陰部的防御功能將被破壞,以致抗病能力降低。高錳酸鉀水溶液常用于治療女性外陰、陰道、尿道、肛門等部位的炎癥。若女性陰部無炎癥,僅把它作為一種清潔劑,經常用于清洗陰部,不僅會刺激和腐蝕陰部皮膚和陰道粘膜,還會吸收該處的水分,減少前庭大腺分泌液的滲出,降低陰道的濕度,從而造成陰部皮膚干燥、脫屑和粗糙,甚至發生裂口,引起陰部瘙癢、感染。
可見,一般情況下清洗陰部,還是用涼開水為宜,并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人手,如常洗常曬內褲,經常清洗“用水”的盆子,毛巾專用,陰部出現不適、白帶異常時要及時就醫診治等。
成都市金堂縣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站 連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