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有這樣的感嘆:50歲以前與人閑聊從來不談健康,但50歲門檻一過,有關健康的話題便多了起來,且身體的各種毛病也接踵而至,最能體現年齡特征的毛病是肩周炎,俗稱“五十肩”,我也未能幸免;接著。腰椎間盤突出癥又來“搗亂”,嚴重地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于是,四處打聽,求醫問藥,做CT,上牽引床,實施小針刀手術,內服藥丸,外貼膏藥,均不見明顯效果,就等走最后一步棋,開刀動手術了。突然想起我有一位同事也患過此病,兩次開刀都未能根除,偶爾還犯著腰痛,這使得我在手術之前有了顧忌,遲疑不決。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每天讀報的習慣,除了讀單位訂的報刊之外,自己還訂了些報刊。一天在報上看到一則小驗方,據稱,效果不錯,方法也簡單,即選用整齊且飽滿的黃豆縫入布袋中經過微波爐加熱后再熨患部;于是一試,那感覺真叫個“爽”,此后,我愛人每天堅持為我熨患部,加之常年堅持倒行鍛煉,奇跡竟出現了。一個準備走進手術室的人竟神奇地康復痊愈。正是報刊上不起眼的幾行小字讓我擺脫了病魔的糾纏,生活才如此美好。
2006年隆冬,我連續10多天為朋友女兒的婚宴寫請帖,每天很晚回家,不知不覺中染上風寒,咽部紅腫,干咳,伴有異物感。起初,也沒當回事,在單位旁的社區診所里開了些常用藥,但不見好轉,又掛了青霉素、頭孢類消炎的藥,醫生的本意是快些治好,馬上要過年了!但事與愿違,整個春節,我都飽受病痛的折磨,情緒低沉,郁郁寡歡。春節一過,立即尋醫,去了大醫院,嘗試不同療法,盡管藥物不同,醫生更迭,然病情如故,“以不變應萬變”。時間就在我不斷就診中到了今年的5月。一日閑暇中,看到某雜志上一位患者運動鍛煉喉部的經驗介紹,看后亦不以為然,隨手丟了。心想,我去過大醫院,采用了多種療法不見效果,況且,人們常是肢體鍛煉,何曾聽說過喉部鍛煉?!就在各種療法、藥物均無明顯療效,我籌劃著外出求醫時。忽然又想到了那個喉部鍛煉法。“反正不花錢。試試也無妨”,抱著這種心理我試著做了幾天,感覺有效果,一下子讓我有了信心,高興極了!慢性咽炎這個頑癥,我為之跑過多家醫院,拜過多路圣手,花去上千元,未曾嘗到妙手回春的樂趣。只得聽任病魔的肆虐。而在這兒不花一分錢,我卻能得到“喉部鍛煉法”帶給我的快樂。
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世界里,我們每個人均要具有一雙慧眼和一份細心,慧眼讓人辨黑白、識真假;細心讓人在稍縱即逝中抓住機遇。大量的藥品推介廣告充塞溢美之詞,它追求的是銷路和利潤,而那些將自己親歷的攻克頑疾的經驗公諸于眾的人,他們不圖回報,惟一的心愿,是讓每一位患者不再遭受他們曾經有過的痛苦,僅此而已。
(編輯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