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中藥叫“牛膝”?它是一種植物的根。植物是草本,很柔弱,但莖上的一個個“關節”卻十分強大:粗大的膨起,又結實,又堅硬,顯得強壯有力,就像牛的膝蓋,雖然弄不清是水牛的還是黃牛的,但“牛膝”故此得名。牛膝的功用是補肝腎,強腰膝,主治由肝腎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由“膝”一字,你應知道這已是在象形了。
說罷關節,再說中藥的顏色。黑色的中藥大多補腎,如黑芝麻、黑附片、生地、熟地、桑葚等,按“五行學說”黑色歸屬于腎,這自然又是一種象形了。而那紅色又是怎么象形的呢?紅色的中藥如紅花、丹皮、丹參、赤芍、雞血藤等,它們是一系列活血化淤的中藥。“活血”就是“使淤血鮮活”,鮮活的血的顏色是紅色的。紅色、活血、鮮血,這三者就這么聯系起來。由此,你也該知道這里的象形又是怎么一回事了。
接下來談一談消導藥的象形吧。何謂消導藥?就是幫助消化的藥,消化你那過度吃下的食品。在中藥中,麥芽主要消化麥面食品,谷芽主要消化大米食品,僅這一點已有了濃郁的象形味兒。
再看看“雞內金”!這個名字很響亮吧,就是說雞的體內有金子呀!其實,它是雞的肫子內壁上附著的一層角質物,俗稱“雞肫皮”,黃燦燦,亮閃閃,確實像金子,這本身就是象形了。而雞的肫子是用于消化食物的,雞肫皮又直接把食物磨碎,由此可見它的消化能力不一般了。記得兒時家中過年殺雞,父母都要格外留意把那雞肫皮剝下來,珍惜地晾干,烤脆,打成粉末收藏起來,再珍惜地在我每次吃飯的時候放一點兒在飯中,用心何其良苦,慈愛何其濃郁,如此親情,比火還熱,可以融化一切頑石,哪里還有什么“頑食”不被它磨碎呢?“雞內金”除了有助消化外,還有“化堅消石”之本事。它的另一個功能是治療“砂淋”,即小便里排出一些沙子,相當于西醫的某一種尿道結石,而雞內金卻能對付它們,或排出,或化掉。而其藥理是顯然的:你把雞肫子打開,里面常有一些玻璃碴子,既然這一些東西都是雞內金的手下敗將,那你小便里區區幾顆沙子還不甘拜下風?
與之相似的還有“海金沙”,它是一種藤狀蕨類植物的孢子,其外形就像沙子。海金沙除了治療砂淋之外,其基本功能是利水——這就又來說一說“利水藥”的象形吧。利水藥是憑著它的皮與人的“皮”在發生著象形的關系。這里說的人的“皮”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皮膚,那水腫是在皮膚上呈現給我們的,一是指肚皮,那腹水裝在肚皮里面,又總使肚皮不知疲倦地高高鼓起。這里得抬出利水名方“五皮飲”,湯頭歌訣日:“五皮飲用五種皮,陳茯姜桑大腹齊。”即是說此方是由五種植物的“皮”組成的:橘子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靠著這五艘“皮劃艇”,不論你是肚皮表面的水還是肚皮里面的水,都將給你送出去。
還有一位利水的要員叫“滑石”。說到滑石你或許尚陌生,但那滑石粉你定不陌生,何等潔白,何等細膩,何等柔和,何等滑膩,那手感,只要摸過一次就終身難以忘記。于是你就要問,難道這也是象形?這細滑的粉末像什么呢?是像腫起的皮膚,還是像鼓起的肚皮?不,不,它的象形并不在這兒,而在那一個“滑”字,如此的滑膩,恰如溪底石板長青苔,那水兒還站得住腳嗎?還不趕快從人體里滑出來嗎?
(編輯 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