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之十一:其他功效。
因為內服外用食醋具有多種醫療效果,中國古代醫學家及近代藥理研究均對其藥用價值給予充分的肯定。除前幾期所述的功效外,食醋還有利尿,治療結石、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腰腿扭傷、血腫、骨折、腸道寄生蟲及外科的一般炎癥等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食醋有利尿、溶石、排石的作用,它不僅能防治便秘、尿潴留,而且能夠防治腎結石、膀胱結石及膽結石,結石中所含的成分多為鈣,其中大部分為草酸鈣。食醋能增強腎臟功能,有利尿作用,而且食醋中的檸檬酸、醋酸對草酸鈣有顯著的溶解作用。
食醋還有軟化局部骨骼和脫鈣的作用,臨床常用醋治療骨質增生,如用食醋炒麩皮熱敷治足跟骨刺,或加入中藥煎煮,取之進行離子透人,治療各部位的骨質增生。中醫學認為,食醋外敷有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常用醋調中藥外敷治療腰腿扭傷、骨折、軟組織損傷,能迅速消腫止痛,如將川烏、草烏、馬錢子、土鱉蟲、透骨草、威靈仙等中藥研磨,加醋調成膏狀外敷,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骨折等。醋調中成藥七里散、跌打丸,可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有明顯的散淤、消腫、止痛作用。中醫認為,食醋味酸,有緩急止痛作用。據報道,飲用食醋還可治療膽道蛔蟲病。此外,將食醋稀釋后(每30毫升醋加涼水至100毫升)于睡前灌腸,可治療蟯蟲癥。
食醋也常用于治療外科的一般炎癥。如:取食醋250毫升,入搪瓷鍋中加熱,沸后加入乳香,沒藥末各6克,邊攪拌邊加入淀粉60克,待成糊狀后,將其涂于牛皮紙上(面積應大于病變范圍,厚1~1.5厘米),等溫度降至攝氏50度左右時,敷于患處,外用紗布包扎,如有傷口按常規處理后,必須先敷以凡士林紗布再將醋膏敷于傷口。凡蜂窩組織炎、丹毒、膿腫、腮腺炎、乳腺炎等急性炎癥即可應用,但對于骨髓炎則不適宜。
(編輯 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