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仲裁規則中有關受案范圍的表述方式應當采用概括式,簡明扼要地表述為受理一切有關物流糾紛的事宜,包括合同和非合同糾紛。臨時仲裁應引入物流仲裁機構的物流仲裁規則中,使當事人選擇了仲裁機構后可以適用臨時仲裁方式。為避免不當的仲裁裁決,應當給予當事人申訴的權利,實行物流仲裁一裁終局與申訴相結合的最佳方式。
關鍵詞:物流仲裁規則;物流仲裁受案范圍;物流臨時仲裁
中圖分類號:F25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9-0118-04
Abstract: Cognizance of case of logistics arbitration rules should be used generalization by way of explanation, state concise and clearly that handle all the logistics, including contract and non-contract disputes. Temporary arbitration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arbitration rules of arbitration body, so that when the parties choose the arbitration body, the temporary arbitration can be applied. To avoiding improper arbitral awards, the parties should be given the right to complain and implement logistics final arbitra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omplaint.
Key words: logistics arbitration rules; cognizance of case; temporary arbitration
隨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物流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爭執和糾紛也在不斷增加。為在物流行業推進仲裁制度,方便物流當事人用仲裁的方式解決物流爭議,促進物流行業的規范、快速發展,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于2004年2月1日正式設立物流爭議解決中心。物流仲裁是專門解決物流爭議的機制,它能夠及時、簡便快捷、更好地解決物流爭議,保障和促進物流產業發展。為給當事人提供嚴整、完備的物流仲裁解決爭議的程序方法,也為物流仲裁機構進行物流仲裁提供行為規范和標準,制定出一部完善的具有獨特,簡便、創新、符合實際需要的物流仲裁規則,以保障物流仲裁程序靈活、高效、公正、合理地進行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就制定物流仲裁規則的受案范圍、是否引入臨時仲裁、仲裁的司法救濟等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1物流仲裁規則的受案范圍
物流仲裁規則規定的受案范圍是指物流仲裁機構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當事人提請物流仲裁行為而實施物流裁決所規定的權限范圍;同時也是當事人可以在什么范圍內提起物流仲裁之訴以保護其合法權益。物流仲裁規則規定的受案范圍應根據物流糾紛的特點來決定。
1.1物流糾紛的特點
就目前物流實務中產生的各種糾紛而言,可以歸納出以下特點:一是主要體現為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就履行各種物流合同過程中所發生的財產權益糾紛,如各種類型的物流貨物運輸合同糾紛、倉儲保管合同糾紛、物流責任保險合同等,這是物流仲裁機構進行物流仲裁的主要事項。二是體現為非合同糾紛,即物流企業與客戶之外相對第三人之間所產生的無合同在先,但因物流活動過程中物流企業的過錯或者無過錯行為導致相對第三人的權利受損,或者由于第三人的過錯導致物流企業的權利受損的侵權糾紛,如在物流貨物運輸過程中,因卡車司機過錯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所發生的爭議。對于本質為侵權糾紛而非合同糾紛,仲裁機構是否有權受理的問題,我國《仲裁法》對“其他財產權益糾紛”雖然沒有定義,也沒有統一的司法解釋,其內涵主要是指因財產侵權而引起的各類糾紛,包括一些非合同的糾紛。所以,仲裁機構有權受理侵權糾紛爭議。三是物流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物流糾紛的復雜性。一件糾紛涉及物流活動的多個環節,如加工、包裝、搬運、運輸、儲存、配送、信息處理等,又可能涉及到多方參加者,導致物流糾紛案件法律適用和處理程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正是由于物流所涉領域甚廣,既包括運輸、倉儲,又包括裝卸、加工、信息、代理、保險等;既有合同糾紛,又有侵權糾紛;既包括國際或涉外物流糾紛,又涉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或臺灣地區的物流糾紛案件以及其他國內案件。另外,物流本身專業性強。為便利當事人一攬子解決物流糾紛,物流仲裁規則應當根據物流糾紛的特點來決定受案范圍,受案范圍應包括合同和非合同糾紛、涉外和非涉外糾紛。
1.2物流仲裁規則受案范圍的表述
確立物流仲裁規則受案范圍需要運用一定方式給予明確的表達。目前各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概括而言基本上有三種不同的表述方法:概括式、列舉式和混合式。
概括式是指仲裁規則對受案范圍設定統一的、原則性的標準,凡符合標準的都屬于受案范圍。例如,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第三條管轄范圍規定:“仲裁委員會受理下列爭議案件:(一)國際的或涉外的爭議案件;(二)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或臺灣地區的爭議案件;(三)國內爭議案件?!鄙虾V俨梦瘑T會仲裁規則第二條規定:“上海仲裁委員會及其設立的附屬仲裁機構受理當事人雙方或一方為中國或外國的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爭議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备爬ㄊ降膬烖c是簡單、全面,包容性強;缺點是靈活性大、過于寬泛、有時不易掌握。
列舉式是指仲裁規則對受案范圍逐一列舉可裁和不可裁的行為,列舉式分為肯定列舉和否定列舉兩種方式??隙信e是指由仲裁規則對屬于仲裁受案范圍的爭議案件加以逐項列舉。凡明確列舉的事項,都在仲裁機構受案范圍之內。否定列舉是指由仲裁規則對不屬于仲裁受案范圍的爭議案件事項加以逐項列舉。凡明確列舉的事項,都不屬于仲裁的受案范圍。而未加以排除列舉的事項,則屬于仲裁的受案范圍。列舉式的優點是具體、明確、細致,受案與不受案明確,易于掌握;缺點是繁瑣且難以窮盡。
混合式是將概括式和列舉式加以混合,既概括規定,又具體列舉,以便發揮兩者的長處,避免各自的不足。所以,混合式不失為確立仲裁規則受案范圍的較好方式。例如,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規定:“受理海運,陸運(公路、鐵路),空運,多式聯運,集裝箱的運輸、拼箱、拆箱,快遞,倉儲,加工,配送,倉儲分撥,代理,物流信息管理,運輸、搬運、裝卸、工具、倉儲設施的建造、買賣和租賃,物流方案設計與咨詢,與物流企業和物流有關的保險,與物流服務有關的侵權,以及其它與物流有關的爭議?!?/p>
我國《仲裁法》在立法技術上采用概括和否定列舉式兩種方法?!吨俨梅ā返?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钡?條又規定:“下列糾紛不能仲裁:(一)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我們認為,物流仲裁規則受案范圍的表述方式應當采用概括式,簡明扼要表述為受理一切有關物流糾紛的事宜,包括合同和非合同糾紛,充分體現物流仲裁規則簡單、全面,包容性強和一定的靈活性,只要法律沒有規定禁止的事宜,仲裁機構都有權仲裁。當然,既是專業性的物流仲裁,其范圍界定為有關物流糾紛的所有事宜。
2物流仲裁一裁終局與申訴的結合
我國《仲裁法》第9條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做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我國仲裁制度實行的是一裁終局的制度。該項制度的實行,對于充分體現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提高解決糾紛的效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原則是世界各國仲裁實踐中的普遍做法和仲裁立法中的普遍規定。但是,一裁終局制度難免會因為若干原因造成不當仲裁裁決,如果當事人一方認為仲裁裁決有失公平或者確實存在不當仲裁裁決,需要尋求適當的司法救助給與糾正。因此,從法律和公平角度來看,對于不當仲裁裁決給與司法救助是非常必要的。
2.1我國一裁終局司法救助規定問題
我國法律規定對仲裁裁決的司法救助有兩種方式:一是當事人申請法院撤銷仲裁裁決;二是當事人申請法院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五)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钡?17條規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做出的裁決,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屬于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四)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睆囊陨戏梢幎▉砜?,國內仲裁裁決與涉外仲裁裁決不予執行的情形明顯不同,法院對前者的審查要比后者嚴格得多。如果在一項涉外仲裁裁決中存在著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或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或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法院不能裁定不予執行。這種缺陷給國內仲裁當事人帶來可能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精神壓力,給不公正裁決帶來可利用空間,從而使當事人面臨遭受不公正裁決而無處申訴的處境。國內仲裁裁決與涉外仲裁裁決不予執行的情形明顯不同,是對國內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的明顯不公平對待。
另一種仲裁裁決司法救助的方式是當事人申請法院撤銷仲裁裁決。我國《仲裁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沒有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賠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睆囊陨弦幎梢钥闯?,當事人可在七種情形下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主要是涉及程序上的問題,基本上沒有涉及到實體上的問題?!睹袷略V訟法》關于仲裁裁決“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和“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兩種情形不予執行的規定也未能體現。在現實中,當事人不但關注程序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實體上的問題。對于實體上的不當仲裁不能給予一定的司法救助則很難體現仲裁的公正和公平。
2.2物流仲裁一裁終局與申訴相結合問題
鑒于仲裁裁決司法救濟的缺陷,必須有新的方法來彌補,避免可能因不當仲裁導致顯失公正和公平,采取的司法救濟方法也必須是恰當的,既不能違反和損害仲裁一裁終局的法律規定,也不能堵塞當事人的特殊救濟請求。在現行法律體系下,物流仲裁規則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再審程序,即在物流仲裁規則中規定當事人可以對不當仲裁提請申訴的申請,物流仲裁機構有權對仲裁裁決進行實體審查。只要當事人有足以推翻原裁決的新證據;或原裁決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或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或是仲裁庭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決的;或是仲裁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當事人都可以向物流仲裁機構申請司法救濟,物流仲裁機構應當在物流仲裁規則中制定相應的申訴程序,對此類案件進行審理。
我國現行的民訴審級制度是二審終審制,一個民事案件經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后,訴訟程序即告終結,當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訴。為彌補兩審終審制在審級方面的先天缺陷,審判監督程序被頻繁啟動,嚴重損害了裁判的權威。因此,有專家建議司法訴訟二審終審改為三審程序,第三審為“法律審”。第三審法院是高級法院或者是最高人民法院,其審判級別較高,管轄范圍較廣,更有能力統管全局、詮釋法律。因此,第三審程序一方面具有糾正誤判的機能,另一方面又能起到統一法律見解的作用。仲裁一裁終局與申訴的結合,既符合我國司法審判制度的發展要求,又保護當事人的合法要求,充分體現仲裁的公正和公平原則。
3物流臨時仲裁與物流機構仲裁相結合
根據仲裁是否附著于固定的仲裁機構,仲裁可以分為機構仲裁和臨時仲裁。在各國商事仲裁立法與實踐中,仲裁的概念既包括機構仲裁,也包括臨時仲裁。機構仲裁是指雙方當事人合意選擇常設仲裁機構及其仲裁員,依據既定仲裁規則解決爭議的仲裁。機構仲裁的仲裁機構是常設的,具有仲裁規則嚴密實用、仲裁人員的可信和專業廣泛以及仲裁費用明確等特點。臨時仲裁是指不要常設仲裁機構的協助,直接由當事人通過仲裁協議或仲裁條款直接指定他們信任的仲裁員組成仲裁庭進行的仲裁,案件處理完畢仲裁庭自動解散。從各國立法實踐看,大多數國家的仲裁法都不否定臨時仲裁協議的有效性,在司法實踐中也都認可臨時仲裁,承認臨時仲裁協議的有效性,除非當事人的原因導致臨時仲裁協議不可執行。在臨時仲裁協議不可執行的情況下,有的國家仍通過法院以司法補救的方式使其成為可執行的協議。
3.1臨時仲裁制度的利弊
臨時仲裁制度相對于機構仲裁而言有其自身的優點,它賦予當事人較大的自主權,更充分地尊重和體現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仲裁程序的每一個環節都由雙方當事人保持完全的控制。他們決定仲裁員的指定方法及其管轄范圍或權力,也決定仲裁地點和仲裁程序的進行。仲裁程序也有相當的靈活性,它有利于提高效率。由于臨時仲裁程序靈活,當事人自主性強,而且可以免除各種機構的內部程序的時限,因此處理案件更快捷、更高效,也更經濟。特別是一些爭議金額不大、當事人又希望盡快解決的案件,他們更希望找到一位雙方均信賴的專家,在最短的時間內使爭議得以了結,以節省時間和減少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當然,臨時仲裁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臨時仲裁的主要程序事項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對仲裁員的素質要求較高,而且仲裁裁決相對不易于為他國承認、執行。然而,任何一種制度必然有利也有弊,不能因為臨時仲裁制度存在缺陷就完全否認。客觀的做法應是在制度上加以完善,結合機構仲裁的優勢,最大化地遏制其負面效應,充分發揮其積極影響。
3.2我國對臨時仲裁的態度
由于我國仲裁法沒有對臨時仲裁做出任何規定,加上《仲裁法》把仲裁機構的約定作為認定仲裁協議有效性的一項要件,因此我國現行仲裁法對臨時仲裁協議的有效性是不予認可的。因為臨時仲裁是不通過常設機構進行的仲裁,絕大多數情況下在臨時仲裁協議中是不可能對仲裁機構做出約定的。所以,我國現行仲裁法對臨時仲裁協議的有效性是持否定態度的。盡管如此,這并不意味著我國完全否定臨時仲裁制度。我國加入的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即《紐約公約》)以及我國與一些國家簽訂的雙邊司法協助協定中所指的仲裁都既包括機構仲裁,又包括臨時仲裁。《仲裁法》僅限制在中國完成的臨時仲裁;而在中國以外的臨時仲裁裁決,一般能夠依照我國加入的《紐約公約》的規定和民訴法的對等原則在我國得到承認與執行。
3.3建立中國特色的機構仲裁下的物流臨時仲裁
物流仲裁規則引入臨時仲裁能更好地尊重和體現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更加有利于提高效率,處理案件更快捷、更高效,也更經濟。在現階段我國法律的框架下,引入臨時仲裁制度必須給與技術上的處理,使其在合法的基礎上發揮作用。因此,在物流仲裁規則下建立中國特色的臨時仲裁是有必要和可能的。對于臨時仲裁制度的缺陷,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加以彌補。首先,我國《仲裁法》對臨時仲裁沒有做出規定,但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和最高院的司法解釋來看,將仲裁機構的約定和約定的明確性是作為仲裁協議有效的一項必備要素予以規定的。仲裁機構或仲裁庭的管轄權源于當事人的仲裁協議,如果仲裁協議無效,所進行的仲裁和做出的仲裁裁決也隨之無效。臨時仲裁制度的核心問題就是仲裁機構,因為沒有固定的仲裁機構才會導致在我國無法實現這一制度并且使仲裁協議導致無效。解決這一問題,就是將臨時仲裁引入物流仲裁機構的物流仲裁規則中,使當事人選擇了仲裁機構后可以根據仲裁機構所規定的仲裁規則選用臨時仲裁。其次,對于臨時仲裁的程序可以規定由當事人選用除期限規定外的正常程序和簡易程序,或者賦予當事人較大的自主權自由規定仲裁程序。最后,對于臨時仲裁的裁決效力,可以采取仿照調解仲裁方式來處理。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流仲裁規則的受案范圍的表述方式應當采用概括式,簡明扼要表述為受理一切有關物流糾紛的事宜,包括合同和非合同糾紛。臨時仲裁具有程序靈活,當事人自主性強,使處理案件更快捷、更高效,也更經濟,所以臨時仲裁應引入物流仲裁機構的物流仲裁規則中,使當事人選擇了仲裁機構后可以適用臨時仲裁方式。為避免不當的仲裁裁決,給予當事人申訴的權利,物流仲裁規則中應有申訴程序,實行物流仲裁一裁終局與申訴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王學鋒. 上海建設國際物流仲裁中心的問題探討[J]. 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06,27(S):187-192.
[2] 王學鋒. 國際物流運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 譚兵. 中國仲裁制度的改革與完善[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 張斌生. 仲裁法新論[M].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