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2年多次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從6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部被稱為“市場經濟憲法”的大法的實施,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新破產法實施后,除已列入國務院總體規劃的2000多家國企外,其余約10萬戶國企都會失去特殊照顧,轉而選擇市場化的退出方式。
中國已成為創意產品和服務第三大出口國
聯合國貿發會議創意產業部部長埃德娜·多斯桑托斯·杜伊森博格日前表示,數字化的創意內容、出版和設計等最具競爭力的創意產品,使中國成為創意產品和服務的第三大主要出口國,占據了新興創意產業亞洲出口的領先地位。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統計,中國創意產品和服務的出口額迅猛增長,2004年達到106億美元。
兩個世界知識產權條約在華生效
6月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在中國正式生效。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其目的是為了在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領域,特別是互聯網領域更充分地保護版權人的利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目的是為了在數字領域,特別是互聯網領域更好地保護表演者和錄音制品制作者的權利。兩個條約也被稱為“互聯網條約”,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加入“互聯網條約”是中國進一步加強版權保護的現實需要。
“十一五”電力改革大幕拉開
5月底,國家電監會與31家企業簽署出售協議,售出總價為187億元的電力資產。購買方既有國有發電企業,也有民營和外資企業。購買價格超過原來估算價格的65%。此次出售是“十一五”期間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第一步。根據規劃,這一改革主要集中在建設電力市場體系、電價改革、輸配電分離等方面。
國務院加速節能減排產業化
針對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狀況和能耗問題,6月3日,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決定以產業化的方式推進我國節能減排工作。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建立節能技術服務體系、鼓勵外商投資節能領域、制定鼓勵節能減排的財政和稅收政策……這一系列措施都意味著伴隨節能風暴登陸中國,我國政府鼓勵的環保產業也將興起。
增值稅轉型試點向中部擴展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聯合印發《中部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暫行辦法》,自2007年7月1日起,將在中部地區進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試點。這是繼2004年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實行增值稅轉型試點改革之后,第二批實行該項改革的試點地區。試點最終花落中部,平息了此前關于“全國轉,還是繼續試”的爭議,表明增值稅轉型仍鎖定區域試水方案。增值稅完全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在全國推開尚需一段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