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體育產業經濟在各國蓬勃發展,體育與經濟的關系日益密切。但在我國,體育還沒有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心劑,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體育產業的經營開發中,我們應借鑒體育經濟發達國家的經驗,不斷總結經驗,提出我國體育產業、體育經濟發展的方向與對策。
[關鍵詞] 體育經濟 體育產業 方向 對策
一、體育產業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1.體育產業市場化程度不充分,市場管理有待規范
我國的體育產業還沒有形成本體產業的支柱性優勢,如在競賽表演業、健身娛樂業和無形資產開發經營上,產業規模有限,市場運作也不太規范,體育技術市場、勞務市場和經濟市場的發展更是滯后,發展缺少活力,市場競爭力不強。各地區的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參差不齊,東部地區體育產業經濟發展迅猛,中西部相對落后。
體育產業未建立可行的行業管理標準,部分體育經營項目存在著交叉管理、權責不明。進一步實現體育市場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是迫在眉睫。
2.體育產業的發展缺乏政策支持,體育產業法規不夠完善
經過多年的發展,體育產業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但是,如何擴大體育消費群體,運用什么政策手段鼓勵社會興辦體育產業,對體育產業投資者給予什么樣的優惠政策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雖然部分省市發布了地方性體育市場管理法規,但管理中的重大問題,仍需要高層次的立法予以明確。如管理權限的劃分、法律責任的界定等。
3.體育產業的管理人才匱乏
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體育產業的管理人才匱乏、結構不合理、專業單一等極大地制約了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在市場經濟中,既需要精通體育知識的專業體育人才,又需要熟悉市場的經營管理人員。由于我國的體育產業長時間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暴露出了體育產業人才嚴重不足和專業單一的問題。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現有的體育管理人員多是退役的運動員、教練員,具有高學歷的體育管理人員很少。這些人中多數只熟悉運動過程,而對現代經營管理知識、經驗知之甚少,很難經營出規模大、效益好的體育產業組織實體。
二、促進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思路與對策
1.加強體育產業市場體系建設
目前,體育產業市場體系的建設,主要是盡快建立健全各類市場。首先,要建立健全體育商品市場、資金市場和人才市場三大主體市場.它是體育產業活動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是體育市場體系的重要支柱,離開它,經濟活動就無法存在。其次,要建立健全體育技術市場,體育器材市場、體育信息市場,體育無形資產交易市場、體育產權市場,它們是體育產業市場發展的基礎。再次,體育產業不是一個孤立的產業,體育旅游業、體育娛樂業,體育廣告業和體育傳媒業等產業的開發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市場形成的良性產業群將有利于把我國體育產業做大做強。要逐步形成一個結構完整,功能互補的體育市場網絡,為體育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要能滿足國內消費者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同時,也要進一步擴大出口量,占領國際市場。最大化地挖掘體育資源的巨大潛力。
2.調整體育產業政策,完善體育產業法規
首先,政府要把體育產業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格局中去。其次,我國想要迅速發展體育產業,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主要包括:(1)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基礎,促進體制創新,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產業管理制度和法規。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只有建立健全法制,才能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營造平等、有序的市場環境;(2)制定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協調各體育產業之間的發展,引入產業內部的適度競爭;(3)建立全國性體育產業行業協會,實施體育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化管理,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4)給予體育產業投資者稅收政策上的照顧,調整現有體育產業中的稅制,稅率及征收年限。如鼓勵支持效益好的體育經營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擴大經營規模,促進體育產業更快的發展,等;(5)多方面拓展體育產業的融資渠道,改變體育產業的發展主要是依靠政府撥款、社會贊助等方式。如進一步發展完善體育彩票業,使其成為體育資金來源的主渠道;建立和發展各種體育金融機構。在完善中國體育基金會基礎上,可考慮建立各種用于支持體育產業發展的社會基金,體育銀行等金融機構。
3.培養體育產業人才
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是體育產業人才的培養問題。因此必須徹底改革由行政干部管理的模式,應采取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渠道加快體育產業人才的培養。一方面,可以讓體育部門和大專院校進行聯合培養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進行體育經管管理人員的在職培訓和指導,有計劃、分階段地組織他們去國外體育產業發達國家學習和交流,促進與發達國家體育組織的交流和合作,不斷提高我國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水平,增強體育產業組織競爭力,適應多變的市場需求,實現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
4.培育體育消費習慣與消費市場
近些年,我國經濟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與體育相關的消費在居民的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還不高,健身娛樂等方面的消費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但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隨著人民素質的提高,體育相關消費欲望會逐步增強,體育產業市場會大有前景。我們不斷要鼓勵體育方面的消費,而且還要引導消費,研究體育消費者的需求,使體育消費習慣與消費市場不斷成熟。
當前,我國應抓住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機會,擴大體育影響,促進體育消費,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三、結 語
我國體育產業經過十幾年的飛速發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體育產業發展中仍然存在著發展不夠平衡,結構不夠合理,運行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體育產業走向商業化、職業化的道路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按市場規律操作,不斷學習總結經驗,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體育產業經濟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劉斌:美國體育產業發展與現狀[N].市場報,2002~03~02(6)
[2]田軍:透視美國體育產業(上)[J].體育博覽,2004,271(2):30
[3]鐘天朗:體育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