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文獻資料、專家訪談、邏輯分析等方法對我國體育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應對措施,為我國體育旅游的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體育旅游 發展 問題 對策
體育旅游是以旅游和體育為雙重目的,以欣賞、觀看或參與體育活動為部分內容的旅行游覽活動。我國體育旅游比較年輕,與發達國家和體育旅游發展較好的國家相比,我國的體育旅游設施不完善,服務質量較差,產品不能滿足需求,市場多元化開發不夠,相關產業的潛能沒有充分發揮。
一、我國體育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1.體育旅游的設施不完善
旅游設施是接待旅游者參觀游覽的物質設備條件,包括旅游交通工具和交通設備、旅游賓館、旅游飯店、供應旅游商品的商店、供旅游者運動和娛樂的設施以及為適應旅游者的不同需要和愛好而準備的各種設施,如滑雪旅游者需要的滑雪板、纜車、滑雪服裝和急救設備;水上運動必須具備的劃艇、賽船、風帆、劃水板、摩托艇、沖浪板、救生艇、急救車等設備,這些設施都是為接待旅游者所必備的。體育旅游設施是否齊全、實用,服務是否周到,標志著體育旅游市場開發的程度,是體育旅游市場的硬件條件標準,在這方面,我國與先進的國家相比還有差距。
2.體育旅游的服務質量較差
旅游服務是旅游部門利用一定的旅游設施或其他條件,為旅游者在整個旅行游覽過程中提供的各種服務的總稱。高質量體育旅游服務包括體育運動器材規格齊全,能提供各種運動項目的需要;交通工具齊備、方便,能滿足旅客對交通的需求;導游資料詳細,宣傳到位,使游客一目了然;食宿服務主動、周到、熱情,使游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保證各種體育用品、紀念品的供應,滿足旅游者的購買需求。旅游服務質量高低的標志是旅游者的滿意程度和旅游產品供給旅游目的地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然而,我國的體育旅游專業服務人員缺乏,且尚無培訓標準。
3.體育旅游產品不能滿足需求
體育旅游產品是指能滿足消費者體育旅游目的的旅游產品。不少來過中國還想再訪的客人往往因為沒有合適的、能滿足其尋求新經歷的產品而作罷。面對國際客流和游客自主意識的增強,我國體育旅游產品供給目前還外于被動和力不從心的落后狀態,長期以來一直實行包價形式的體育旅游產品,不能適應不同年齡的需求。
二、我國體育旅游的發展對策
1.加強部門間的協作,制定體育旅游發展規劃
改革開放以來,體育產業與旅游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因為行業從屬不同,相互交融與滲透不多,造成體育資源、旅游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面對巨大的體育旅游市場需求,體育部門和旅游部門應該加強聯合,相互協作,在需求與資源之間架起溝通和平衡的橋梁,共同推動體育旅游的發展。
要同國家的體育事業和旅游事業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和2008年奧運會結合起來,以國家現有的旅游景點為基礎,充分發揮國家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的優勢,制定體育旅游發展規劃,包括年度計劃、五年計劃和長期規劃。制訂規劃要以市場經濟為基礎,將體育旅游納入國家整個旅游計劃之中,建立全國統一的旅游市場體系;必要時可考慮體育旅游業的“適度超前”發展。
2.加大力度培養專項服務人才
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既具有科學訓練能力又具備旅游服務能力的人才,這是兩大產業能融合的重要條件。體育旅游分為參與體育旅游和觀戰體育旅游,參與體育旅游需要旅游者親自參加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必須遵循科學的運動方法才能達到康體健身的目的,有許多活動項目必須經過專項指導后才能去參與,例如潛水、蹦極、攀巖等,所以參與體育旅游需要有精通科學訓練的服務人員的指導,這樣,不僅可以更有效的康體健身,而且可以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
3.合理開發體育旅游產品
由于消費者有康體健身、休閑療養、養性娛樂、尋求刺激等不同的需求,任何一種體育旅游產品都不能滿足所有的消費者,所以只有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開發不同的體育旅游產品。體育旅游的市場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可以細分為休閑體育旅游產品市場、健身體育旅游市場、刺激體育旅游市場、競技體育旅游市場、觀戰體育旅游市場。
4.加大宣傳力度,突出特色
體育旅游經營者和政府有關部門要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加強人們體育健身的意識,讓體育健身成為更多人的自覺行為,讓人們更多的了解體育旅游,對各種體育賽事旅游做詳細地報道,增加體育旅游的吸引力。特別是要利用2008年奧運會,大力地、全方位地宣傳中國的經濟發展、歷史文化、自然風光、社會活動、旅游服務實施等內容,來提高中國的旅游品牌形象,擴大境外體育旅游群體。此外,應該實施“邊建邊銷,以銷促建,區內抓產品建設,區外抓市場促銷”的開發戰略。
任何旅游點要在體育旅游者心目中產生強烈的印象,就必須突出自己的特色,否則,沒有特色也就意味著沒有競爭力。所以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要立足地方,體現本地區的特色,創造獨特的體育旅游項目。要利用本地區獨特的條件創造性地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賽事,為體育旅游提供增值服務。
參考文獻:
[1]夏敏慧:海南體育旅游開發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1
[2]謝芳:試論中國體育旅游的發展策略[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
[3]劉鋒:中國西部旅游發展戰略研究[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6
[4]戴光全朱竑:體育旅游[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3.
[5]王振:試論我國體育旅游的發展[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