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批準號:04JY029-058-1)的階段性成果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西部城市面臨西部大開發這一難得機遇,生態城市建設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從物流過程的綠色化、有利于城市資源回收、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等三方面綜合分析了綠色物流對生態城市的支持,探討了西部城市建設生態城市的必要性,并從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布局、強化宏觀物流規劃與管理、改善傳統物流作業方式、提高全民意識加強企業自律等四方面提出了建設城市綠色物流的相關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綠色物流 生態城市 西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現代物流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勁增長點。物流產業的發展狀況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現代化水平,也是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表現。當前國內許多中心城市把城市物流業列入當地經濟發展重要支柱產業,如上海、深圳,將發展現代物流業作為新的城市經濟增長點,現代物流正在成為我國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西部城市由于受地域、交通等因素影響,發展較沿海地區較為遲緩。當前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西部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作為大量消耗能源的城市物流,涉及相關交通運輸、貨物裝卸等領域,其產生的廢氣、廢水、噪聲以及廢棄物正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為著眼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構筑綠色物流體系已成為建設西部生態城市的必然要求。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綠色物流強調全局和長遠的利益,強調全方位對環境的關注,體現了城市的綠色形象,是一種全新的物流形態。
一、生態城市的提出及內涵
城市是人類活動高度集中的場所,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以及對資源、商品和服務的主要消費場所和集散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經濟快速增長,與之相隨的是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如交通堵塞、污染加劇、能源緊張等,城市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功能的發揮。在這種的形勢下,生態城市理念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生態城市是按生態學原理建立起來的一種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礎設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聚居地,即高效、和諧的人類環境。生態城市倡導社會文明安定、經濟高效、生態環境和諧。
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與工業化進程中,據世界經濟發展規律顯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GDP處于1000-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將面臨最為嚴峻的人口、資源與環境等瓶頸因素的約束。我國正處于該階段,多數城市正面臨著如何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特別是我國西部地區,西部大開發,使西部城市面臨難得的機遇;同時由于生態環境的脆弱,如何發展西部城市的同時有效避免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已是現階段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綠色物流對生態城市的支持
1.物流過程的綠色化
城市的生態環境與物流系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完善的綠色物流系統能夠避免或減輕由于物流效率低下、物流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落后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綠色物流通過利用先進物流技術,實施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環節的節能、降耗以及減少環境污染,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因此綠色物流可以有效降低物流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有利于生態城市的建設。同時物流過程自身的綠色化,也是生態城市對物流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城市資源回收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所排放的固體廢棄物高速增長。廢棄物中有大量的廢舊物資可通過循環再生利用,再投入少量礦產資源產生新的產品,就可望實現產品報廢和更新的動態平衡。逆向物流在生態城市中充當著迫為重要的綠色效用。逆向物流是相對于一般物流來說的,包含了產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廢棄處理、再處理、維修與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動。在流通領域,逆向物流表現為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貨以及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從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在生產及相關領域,逆向物流表現對生產消費活動產生的廢棄物品通過回收、分類、加工、復用的物流活動。正是通過各種回收策略,壽命終了的產品又進入下一個產品生命周期,使其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回路,資源真正得到了循環利用,從根本上保護了城市資源與環境。
3.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
物流作為生產和消費的中介,是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基本環節,而綠色物流是伴隨著人民生活進一步提高的需要。近年來一些城市倡導綠色消費、綠色人居、生態旅游、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而綠色消費的提出,如果沒有綠色物流的維系,綠色消費就難以進行。綠色物流與綠色生產、綠色消費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綠色生產是實現綠色物流和綠色消費的前提,綠色物流可通過流通對生產的反作用來促進綠色生產,通過綠色物流管理來滿足和促進綠色消費。
三、如何建設城市綠色物流
1.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布局
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物流結點設施的布局,全面構筑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良好的生態體系。從環保的角度改善物流設施,從減輕環境負荷的觀點出發,擴大鐵路、水運等的貨運比例。發展道路與軌道交通,大力發展地鐵、輕軌等環保型公共交通運輸方式,通過合理規劃交通流線,減少交通阻塞,優化城市環境。規劃物流結點設施的布局應該同城市規劃、城市開發建設相聯系,建立高效物流系統。建立大型公共配送中心,將全市的物流網絡節點進行統籌規劃和建設,集中資金優勢建設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綜合性配送中心,實現物流運作的規模效益,體現物流系統的綠色功能。進行物流園區的合理規劃設計和實施,整合城市物流資源,整頓城市運輸倉儲設施,集多功能物流業務于一體,開展物流配送業務,有利于實現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2.強化宏觀物流規劃與管理
通過培育專業的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組織規范物流市場。避免和減少物流相關資源的條塊分割,消除重復規劃、資源浪費等現象。由于體制上的多頭管理、各自為政、互不協調的現狀,與現代物流業的協調發展相矛盾,使全社會難以形成綜合性的物流服務。因此需加強對現有的物流管理體制的整合,使得分散于交通、航空、水運、鐵路等各職能部門的職責集中起來,通過專業的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組織來進行相關協調或規劃管理,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并構筑城市綠色物流發展的框架。
3.改善傳統物流作業方式
傳統物流作業方式,物流效率低下。當前需大力推進企業物流合理化,一是通過利用聯合一貫制運輸,減少貨物換裝的次數、消減城市公路總行車量。二是企業間實施物流協同戰略,積極開展共同配送,提高車輛運行效率,減少對交通環境的影響。三是合理規劃儲存加工網點,通過集中儲存加工,優化配送路線,減少運輸距離與頻度,減少污染;四是選擇合理運輸方式,降低廢氣排放量。五是大力推行第三方物流戰略,通過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務。通過物流合理化,避免配送的對流、倒流、空駛、運力不當等多種不合理形式。在實現物流配送綠色化的過程中,同時應該本著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的原則,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提高綠色配送的規?;?、機械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化等目標。
4.提高全民意識,加強企業自律
綠色物流的開展有待全社會綠色意識的加強,需加大力度宣傳綠色意識,為開展綠色物流奠定良好的思想輿論環境。同時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并制定相關政策控制污染發生源,從源頭上控制物流企業的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充分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促使企業選擇更為合理的運輸方式發展共同配送,緩解交通壓力和空氣污染情況;對企業提出以綠色流通為主題的相關要求。在我國城市物流配送運作規范尚未健全之際,開展物流綠色化工作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當前,我國西部城市化進程正逐步加快,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為改善,取得令世界舉目的成績。西部城市在發展模式上,應避免走發達地區所走過的彎路——先污染后治理。充分利用好后發優勢,抓住當前物流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大力發展綠色物流,積極開拓綠色物流的研究,為生態城市的建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張則強:面向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的綠色物流[J].起重運輸機械, 2003, (9)
[2]金鑒明:城市的明天——構建生態城市的探討[J].自然雜志, 2006, (3)
[3]王祥榮:論生態城市建設的理論、途徑與措施——以上海為例[J].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 (4)
[4]張則強:綠色物流的關鍵技術和驅動因素[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15 (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
[5]趙晶:我國綠色物流發展的若干問題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