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用定性研究方法對私營企業員工進行了采訪,結果表明受訪員工們認為良好的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受領導者影響的。為了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領導者要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員工;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要努力創造公平的,不怕犯錯的工作環境,廣泛聽取意見。企業領導者要注重對企業文化的塑造和宣傳,同時,要在每一項具體工作中都體現企業的價值觀。
[關鍵詞] 領導者 企業文化
一、前言
每年一度的《財富》500強排名總是讓世人關注, 因為這些企業代表著當今世界企業發展的方向。究竟是什么讓這些企業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Collins(2001)在對一千四百多個公司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結論:那些由優秀的公司變成偉大的公司并不一定都擁有最新的技術和最有能耐的CEO,其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就是他們的企業文化,一種激勵每位員工努力工作的方式(Collins, 2001)。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資源,它存在于人們的大腦中,指導著人們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行為。企業文化是組織運營體系的核心,公司的一切都受著企業文化的影響。企業文化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反映著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共同擁有的企業價值觀念和經營實踐(Kotter Heskett, 1992),由此可見,領導者對企業文化的建立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什么是企業文化
國內外學者對企業文化的概念有許多不同的見解。這里,我引用美國學者Kotter Heskett(1992)的定義,他們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中各個部門,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共同擁有的企業價值觀念和經營實踐(Kotter Heskett, 1992)。企業文化是企業組織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傳統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中形成的獨特的基本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規章制度,行為準則,文化環境和經營戰略等。它具有很強的繼承性和時代性。企業文化表達了員工對企業發展的共識,使員工的價值取向,行為模式趨向一致。
企業文化與組織的經營績效是緊密聯系的。良好的企業文化表現為規范的管理制度,高層管理者先進的管理理念,員工的良好生產行為,幫助企業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同時,良好的企業文化還使組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呈現出良好的道德和倫理意識。對于員工個人,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激勵員工勤奮工作,并且享受工作的氛圍。研究表明,成功的企業必然擁有它優秀的企業文化,這樣才能把眾多的人團結在一起,可以使員工確立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在企業內部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員工產生一種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就是企業領導人所展示的文化。要建立有特色的企業文化,首先要看企業領導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學識才識等等諸多要素,因為它們直接關系著企業文化的內容。到底領導人要具備哪些素質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呢?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調查。
由于文化的差異,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企業文化,以美國為代表的企業文化不同于歐洲或亞洲的企業文化,而亞洲各個國家由于有自己的文化歷史,所以各國的企業文化都有自己特點。再者,以前的著作主要是研究有關領導者與企業文化的關系,而本文的研究重點是私營企業的員工的看法,即:在中國,領導人要具備哪些素質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
為什么選擇私營企業的員工作為受訪者呢?
什么是私營企業?私營企業是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在我國,私營企業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私營企業的發展,加快和促進了整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私營企業繳納的工商稅收則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私營企業的興起,同時加快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活躍了城鄉市場,加強了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為豐富居民生活內容,做出了貢獻。私營企業的發展,擴大了勞動就業,優化了勞動力資源配置。特別是在城市下崗失業工人增多、農村勞動力大量過剩的情況下,私營企業吸納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減輕了社會就業壓力,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支持了國有企業的改革,成為社會穩定的一個積極因素。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私營企業在我國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成敗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員工是企業的重要角色,他們對企業文化的感知決定著他們的工作態度和行為,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員工的角度來看看什么樣的領導者會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這篇文章中所有的受訪者均來自廣東的私營企業,有三分之一在化工企業工作,三分之一來自金屬制品業,其余的來自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數據是以對受訪者進行采訪(interview)的形式收集的,然后根據海克樂(Krippendorff, 1980)的“內容分析法”進行了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三、結果展示及討論
1.要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員工
90%的受訪者認為領導者首先要做到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員工,受訪者認為這非常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以人為本是指凡事要以人為考慮的核心和根本,它體現了對個人價值的肯定。其具體的表現為:為每一位員工提供職業培訓,和員工商討其職業規劃和發展,員工工作上或家庭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可以向他人或組織尋求幫助,并且組織也愿意為員工排憂解難;給予員工適當的支持和權力,相信他們一定會把工作做好;創造一種和諧的氛圍,讓員工相信不用逢迎老板,也能憑自己踏實有效益的工作得以晉升。
受訪者的這一觀點可以從星巴克得以驗證。星巴克堪稱世界上最成功的咖啡廳之一, 星巴克吸引人的就是在平凡中創新, 把存在了幾百年的古老消費品, 變成了擋不住的新流行, 從而改寫了現代人的生活。事實上,星巴克的成功與其獨特企業文化分不開。作為一家跨國連鎖企業,星巴克品牌成功的傳奇,也正是其文化的演繹,其中,把企業員工奉為上帝的原則,為星巴克培養出了忠誠的員工,他們也就服務出了高度忠誠的顧客。
在星巴克公司,員工被稱作“合作伙伴”。即使星巴克公司的總部,也被命名為星巴克支持中心(Starbucks Support Center)。星巴克總是把員工放在首位,并樂意對員工進行大量的投資,這一切全出自于其董事長舒爾茲的價值觀和信念。他堅信把員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他們所做出的貢獻,將會帶來一流的顧客服務水平,自然會取得良好的投資回報。星巴克多次入選《財富》“最適合工作的公司”,每年員工流動率只有60%~65%,而美國同行業流動率高達150%~400%。在美國公司的道德排行榜上,星巴克多年穩居榜首。
2.領導者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80%的受訪者認為領導者在企業文化中要有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帶來生產效益。受訪者認為激勵的形式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質的,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讓企業績效提高的方式來滿足員工的需要,例如:增加員工責任, 賦予員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權和自由度, 給員工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通過意見反饋,績效考核等幾方面內容的實施來提高員工的成就感,讓員工更加完整,更加有責任心地去干自己的工作,讓員工得到工作本身的激勵和成就感;再者,恰當地運用工資和獎金,讓其發揮顯著的激勵作用。
有效的激勵機制確實應該成為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海爾公司的激勵機制能說明問題。海爾為員工搭建“賽馬場”,營造創新的空間,公平競爭,職適其能,人盡其才,動態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實行一套優秀員工、合格員工、試用員工三工并存的機制。在干部制度上,海爾對中層干部分類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職位都不是固定的,屆滿輪換。海爾管理的要義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在能力,讓每個人每天都能感到來自企業內部和市場的競爭壓力,又能夠將壓力轉換成競爭的動力。這樣就吸引很多人才愿意到海爾實現自己的理想。”
星巴克則為雇員提供十分優厚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星巴克每年都會有固定的調薪。在星巴克,加班被認為是件快樂的事情。因為那些每周工作超過20小時的員工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衛生、員工扶助方案及傷殘保險等額外福利措施,這在同行業中極為罕見,這讓員工感到公司對他們非常關心。星巴克的員工除了可以享受優厚的工資福利外,還可以按照規定低價購買公司的股票期權。這樣,所有員工都有機會成為公司的主人。星巴克公司股票的價格持續飆升,員工的期權價值與自豪感不斷上漲。星巴克的激勵機制不但提高了員工的收入,而且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降低了員工的流失率。
3.領導者要努力創造公平的,不怕犯錯的工作環境,廣泛聽取意見
75%的受訪者認為領導人在工作中要表現出公平, 即: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員工,要有“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寬廣胸襟,善于做伯樂,廣泛聽取意見,要為員工營造不怕出錯的氛圍,這樣的企業文化有利于保留住人才,而且,員工們會快樂地工作其間。
受訪者提出的公平問題也可以稱作社會比較,美國學者亞當斯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公平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點(Robbins, 2001)。公平理論的觀點是:當一個人做出了成績并取得了報酬以后,他不僅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絕對值,而且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相對量。因此,他進行種種比較來確定自己所得報酬是否合理,比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今后工作的積極性。公平理論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公平理論給領導者的提示是: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不僅有報酬的絕對值,還有報酬的相對值,所以,領導者在工作中要努力設置公平的比較體系和環境,利用公平的評價激發員工的工作行為和動機,公平對待和評價每位員工,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信任度。
再者,受訪者提出領導要建立一個讓員工感到不怕出錯的工作環境,這也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這樣的環境存在,員工才敢于創新,敢于在工作中以新的思維方法對待平常的問題,而且,了解錯誤如何產生,如何有效地防范錯誤不僅對個人還是組織都是極其重要的。
其次,領導者要鼓勵員工獻計獻策,要認真對待公司每位員工的建議。可以通過民意調查的方式收集員工的意見,讓員工對問題暢所欲言,并且,相關的管理人員要對員工的主意做出回應。企業文化中如能做到善于傾聽來自員工的小點子,會使公司決策變得更加靈活,反映更快捷,也更有應變力,同時可以改善團隊內部信任、尊重與溝通氛圍,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四、討論
以上的研究表明,從私營企業員工的角度出發,為了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領導者要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員工;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要努力創造公平的,不怕犯錯的工作環境,廣泛聽取意見。本次調查的結論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因為受訪者僅限于幾個專門的行業,另一方面是受訪者的經歷各異。因此,以后的研究可以把對象擴大(如包括多個不同的行業),或者專門集中研究特定階層人士。
五、結尾語
企業文化屬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領導者要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到組織領導者的素質,價值取向和文化底蘊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影響至深。因此,企業領導者要注重對企業文化的塑造和宣傳,同時,要在每一項具體工作中都體現企業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Collins, J.(2001) Good to Great.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2]Krippendorf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USA: Sage
[3]Kotter, P.J. and Heskett, L.J.(1992). 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Don Mills: Maxwell Macmillan Inc
[4]Robbins, P. Stephen.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rd ed.).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