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是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現代管理要以人為本。尊重人,依靠人,激勵人,塑造人,凝聚人應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涵義所在。
[關鍵詞] 人本管理 人力資源 尊重 塑造 凝聚
一、引言
組織管理的對象包括人、財、物,但歸根到底,人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對其他所有因素的管理都要通過人。在現代社會條件下,物本型經濟開始向人本型經濟轉化,經濟的發展已由主要依靠自然物質資源轉到依靠人力資源,管理也日益以人為本。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目前并沒有公認的權威定義,但不論哪一學派的解釋,其核心都是確立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強調把人視為組織管理的核心和重要資源,通過充分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來實現組織的目標。筆者認為,人本管理原理概括說來至少應有如下幾個涵義:即尊重人、依靠人、激勵人、塑造人、凝聚人。
二、尊重人:即真正從人格的尊重和發展出發去理解人、關心人、重視人,它是人本管理原理的首要前提
把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就是要尊重人的尊嚴、權利和價值,滿足人的需要。在企業或組織中,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就必須從思想上重視每一個員工,讓每一個員工從內心自覺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尊重是企業激勵職工奮發向上的金鑰匙,職工活力與創造力的調動,不僅是由于物質需要的滿足,而且是由于自尊需求的實現。”實踐證明,當人的自尊需求得到滿足后,對他來說,去幫助別人獲得尊重需求就會變的很容易和快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表明人的行為往往受到自尊和自我實現需求的驅使,這種需求對個人有強烈的激勵,可以使個人為取得成就盡最大的努力。孟子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企業尊重員工的價值,也必然得到員工的回報,這個回報就是歸屬感和忠誠。
三、依靠人:即在企業管理中發揮人的核心作用,充分信任人,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它是人本管理原理的根本內容及要旨所在
正所謂“間乎天地之間,莫過于人”(《孫臏兵法》),人是最重要的。管理大師彼得.F .德魯克也曾說過“企業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那就是人”。人的核心地位決定了在企業管理中唯有信任人、依靠人,才能使企業長遠發展。“依靠人”有兩層含義:第一,管理領導層要信任人。“依靠”本身就意味著對人充分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充分的信任可以使人們獻身于共同的事業,并在立場、態度、方法中達到和諧一致,自覺投入到高效率的忘我勞動中去。惠普公司在這方面堪稱是典范。在惠普,存放電氣和機械零件的實驗室備品庫是全面開放的,這種全面開放不僅是允許工程師在工作中任意取用,而且實際上還鼓舞他們拿回家供個人使用。因為惠普的觀點是:不管他們拿這些零件做的事是否與其工作有關,反正只要他們擺弄這些玩藝就總能學到點東西。這種對員工的充分信任使員工感覺到在惠普工作就像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一樣。第二,要“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依靠人”就要正確授權,把適當的“人”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君子使人也,器之”(《論語.子路》),管理的藝術在于發現并利用每一個人的優點,避免和抑制其缺點,通過公平競爭和擇優錄用使真正的人才有用武之地。人盡其才就是根據人的不同能力合理分工,對人力作巧妙安排和合理使用,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才能,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正如海爾總裁張瑞敏所言,要在企業內部營造“人人是人才”的氛圍,“你能翻多大的跟頭,我就給你搭多大的舞臺”,讓員工“人人都有公平感,人人都有成就感”。
四、激勵人:即通過物質激勵機制和精神激勵機制的有機結合,誘導人的行為,激發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人的潛能。它是人本管理的主要手段
管理的首要目的在于充分調動企業中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能動性,激發人的潛能,合理有效地發揮人的資源作用,實現企業和個人的共同發展。如果說人的能動性和潛力是一個寶藏,那么激勵就是打開寶庫的金鑰匙。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的自我發展得到了社會的尊重和鼓勵,這一切都促使企業不僅要識人,用人,更重要的是根據自身不同的類型和特點建立一種激勵機制,使企業和個人和諧共振,共同發展。相對于其它管理方式而言,人本管理更側重于挖掘和滿足員工心中深層次的愿望,更重視激勵因素的運用,并能體現公平原則,同時還考慮到了員工在性別、崗位、知識、需要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將物質激勵機制和精神激勵機制有機結合,根據個體差異分別采取分層次、有區別的激勵手段。通過良好的工作氛圍、自主的創造精神、全員參與管理的民主意識以及自我實現的成就感等激勵因素的運用來滿足員工深層次的需要,正是一些知名成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深層原因。
五、塑造人:即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對員工進行教育,培訓和改造,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它是人本管理的主要方式
全面提高員工素質,促進員工的成長和進步,是企業發展的長遠大計。以人為本不應僅僅著眼于依靠人上,還應不斷提升人的素質,以及時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塑造,也不僅僅意味著培訓員工的知識技能,它還應包括從思想意識層面促進員工對企業理念和價值觀的認同。現代知識經濟時代已經顯示一個企業的學習、創新和開發的能力遠遠比它的總體規模、設備生產和投資總額等要素重要的多,而這種能力的提高正是依賴于企業員工的智慧和誠意。也就是說,當今企業如不重視人力開發,或只重視對人的管理而忽視了對人的經常性教育和培訓,只重眼前利益,其落伍和淘汰只是一個時間遲早的問題。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塑造人需要有戰略的理念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機制,不僅注重員工的職業培訓,還要重視為員工提供高級的技術、管理培訓及多層次的學歷教育。 有效的教育和培訓機制可以讓“人”真正溶入到企業中去,實現 “從人才再生產到產品再生產”。
六、凝聚人:即在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指導下,增強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和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使員工與企業保持和諧一致,共生共長,這是企業運營的保證
企業中每一個群體組織和員工都有著自已的個性特征和物質精神需求,要想使企業高效運轉,實現目標,就必須將每一個個體同企業整體融合起來,形成企業整體價值觀,增強企業凝聚力。企業凝聚力實際上是一種群體凝聚力,它表明群體對成員的一種內聚作用,也表現為群體成員的向心力。張瑞敏在《海爾是海》一文中提到“海爾應象海,一旦匯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分子便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的形成一個團結的整體,隨著海的號令執著而又堅定不移地沖向同一個目標,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正如聯想集團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比喻,人才是“珍珠”,人力資源管理則是串連珍珠的“線”,沒有這根線,再多的珍珠也只能是“大珠小珠落玉盤”,形成一盤散沙。因此,人本管理特別需要做好人才的凝聚、管理、協調工作,合理安排人才發揮作用的位置,培養人才的協同精神。
七、結束語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管理要以人為本已是不爭的事實,能否“以人為本”,有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已成為決定組織績效優劣的關鍵因素。每一個企業都應深刻認識到人本管理原理的內涵,努力尊重人、依靠人、激勵人、塑造人、凝聚人,在企業內部建立良好的用人機制,使每一位員工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培養和增強企業的核心能力,以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秦翠華:“人本”管理法略論[J].《理論探討》1998 (1) 33~34
[2]余凱成程文文陳維政:《人力資源管理》[M].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2: 11
[3]人本復歸——西方企業人才管理的啟示 [OL]. http://member.netease.com/~wng/my002.htm.
[4]胡泳:《海爾中國造》[M]. 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1: 15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