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通過對情報進行收集、分析,并加以利用,可以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文主要從企業情報的收集目的、信息來源、收集原則、收集方法等幾個方面論述企業競爭情報的收集。
[關鍵詞] 企業情報 情報收集 原則 方法
一、企業情報的收集目的
企業情報也叫商業情報、工商情報、經營情報。
1.為發展新產品提供依據
通過技術經濟分析和市場調查,可以使企業了解相關產品的技術經濟效果、銷售情況、發展趨勢,從而使企業能夠及時開發新產品或調整產品的發展方向,從而在市場上取得有利地位。
2.為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提供依據
如何采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新工藝、新技術,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是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收集了充足的競爭情報,可以使企業采用最新的技術、最新工藝,生產出最新的產品,占領市場。
3.為制定科技政策提供依據
情報工作在為領導制定重大技術決策服務時,可以解決產品質量低、品種少、消耗高的問題,促進本企業本部門的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服務,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4.為供銷計劃業務部門制定供銷計劃,進行市場預測提供依據
在經濟競爭中,市場千變萬化,企業要隨時掌握市場脈搏。企業制定供銷計劃,要對市場進行預測,比如產品花色品種的取代,產品質量的上升程度,價格的波動,用戶的動態,本企業產品的銷售前景等。從而為企業制定供銷計劃,進行市場預測提供依據。
二、企業情報的信息來源
1.企業內部部門和員工
企業內部信息是最為可靠和有效的情報信息來源之一,通常包括員工素質、技術應用以及財務狀況等信息。通過對內部部門員工的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實力,認識影響到企業競爭實力的重要因素。
2.競爭對手
由于競爭的針對性和對抗性,來自競爭對手的信息是企業最為關注的,也是最為難以獲得的。但是,通過收集競爭對手進行的商業活動、展覽以及公開的商業報表等信息,可以從中了解到對手的產品、技術、價格、銷售等方面的信息。
3.政府部門和行業機構
國家的政策、方針、法規的制定對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來自政府部門;而關于行業的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產業特征等行業信息的初始來源是行業機構。因此來自于政府部門的宏觀經濟信息和行業機構的行業經濟經濟信息也是企業所必需關注的。
4.文獻情報源
各種載體下的專業文獻是對社會生產某一方面原始信息的加工處理,包括年鑒、企業名錄、專利、行業報告、科技報告、會議記錄等。由于文獻的系統性比較強,所以信息處理的簡單化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5.互聯網
互聯網是現代信息交流與收集的最佳平臺。通過互聯網,企業可以用較少的費用發布信息,同樣可以用低廉的費用和時間獲取各種競爭性信息。特別是隨著文獻載體信息資源和各種專職信息機構的信息資源在網上的再現,通過互聯網,將可以獲取多種不同的信息。
6.專職情報信息服務公司
從專職的情報信息公司獲得信息表面上是要增加收集信息的成本,但是由于服務公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獲取的信息通常會更具有針對性和及時性,尤其是對沒有設置獨立情報部門的企業,借助情報信息服務公司是明智而且可行的。
7.數據庫
數據庫資源是現代信息資源的一種主要發展形式,數據庫可以采用光盤、軟磁盤、硬磁盤形式記錄和傳遞。數據庫的最大優點就是檢索效率高,復制成本低,尤其是光盤載體的數據庫以其低廉的復制成本深受用戶的青睞。
三、企業情報的收集原則
1.有針對性的收集
明確要解決什么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哪些信息,這些信息需要的時間是何時,它們提供給何人,該從何處獲得。解決了這些問題,在后面的情報收集工作中,只要堅決貫徹就能做到有針對性了。
2.系統的收集
在收集情報時不僅要注意信息的質、信息的量,還應該注意信息收集的系統性。系統的信息可以提高信息的質量,使得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通過信息之間的相互聯系來判斷信息的真偽,來進一步進行推理,得出比較合理的結論,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全面的收集
只有收集的信息全面,才能了解所要調查的有關國家環境、行業信息、競爭對手的詳細情報,使信息真正能為企業所用。
四、企業情報的收集方法
1.公開資料的收集
公開資料的收集是指搜集同競爭對手相關的一切商業數據。應充分利用各圖書館館藏資源,也可利用國內聯機檢索、國際聯機檢索及INTERNET檢索;可訂閱或瀏覽相關的報刊、雜志、行業協會出版物、各部門對外公開檔案、工商企業的注冊資料、上市公司的業績報表、競爭對手的產品介紹、企業招聘廣告、展銷會、信用調查報告、購買專業調查機構出具的報告等。
2.市場調查和實地調查
市場調查和實地調查是指對現場參觀訪問、調查、詢問、搜集實物樣品等情報收集活動的總稱。較常用的方法是:參加各種展銷會、展覽會,直接去了解競爭對手的各類信息。也可以委托專業的咨詢調查公司進行。其次,在市區,經??梢娨恍┠贻p的女士在做市場調查,她們手拿問卷提綱,向過路人提問,涉及的問題大都與企業經營的范圍無關。此類做法明為材料的積累,但實質遠遠超出了商業競爭情報的范圍,目的隱晦,頗堪玩味。
3.廣告策劃
廣告策劃這是通過廣告公司來了解競爭對手的一種手法。據了解,某家即將投產的飲料公司,他們向不少廣告公司投寄了一份要求協助該公司“整體策劃”的宣傳材料。此材料的最后一項,他們對廣告公司是這樣要求的:“請選擇一家知名的飲料生產經營企業作為假想中的競爭對手進行銷售形勢分析”。要求提供“假想中競爭對手”的資金、設備、人員、價格、銷售范圍、銷售方式、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等近百項調查項目。而且,在材料中還特別說明:“策劃材料反饋后,經調查如其中60%以上可靠真實,就此單項即付創意費2萬元”。這家飲料公司的手法就是利用公開的“整體策劃”形式來搜集競爭對手的資料。
4.反求證法
凡求證法就是通過購買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拆卸研究。其目的首先是研究對手的產品是否有仿冒之嫌;其次是研究對手的產品中有否值得借鑒之處。例如,日本某發動機生產廠商就是委托本市某商務調查公司,凡是我國新生產的摩托車發動機,均委托該公司購買后寄往日本,以供其研究。
5.人際交流
人際交流是指通過人際交往獲取企業競爭對手的情報?!案偁幥閳笕藛T感興趣的是與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人建立友好關系”?!皝碜杂谌说那閳髣儆跈C器情報”,人際交流的方法很多,朋友之間的交往,老同學、老同事之間的聊天、聚會、喝茶,這些看似漫不經意的談話,只要你是個有心人,就會得益非淺。
6.專業化
不少外國的跨國公司、集團公司、大商社為獲取世界各地最先進的與本企業相關的科技情報,在全球廣泛設立辦事處。其主要職責,就是搜集科技情報,或搜集最新的市場需求。在我國各主要大、中城市,也不乏此類辦事處。
其次,辦事處廣招兼職人員,名稱有多種。如:商務談判代表、商務拓展代表、客戶服務主任、市場調研主任、公關協調主任等,這些人大都是企業情報人員。他們以不起眼的身份,將觸角廣泛地伸向社會各個角落,伸向競爭對手的方方面面。他們的工作原則是“廣種薄收”,只要從中收到一兩份有價值的企業情報,企業的利潤就會成倍、成十倍、甚至成百倍的翻番。
再次,這些大公司、大集團會以與本公司毫不相干的名稱成立一些小公司去與競爭對手搞合作、聯營等。通過這種方式他們會將對手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上至領導層的基本情況,下至員工的喜怒哀樂,直至對手公司的全部運作狀況,他們都了解得一絲不差。此種做法相當專業,所派員工也要經過專業的培訓。
參考文獻:
[1]王知津主編:競爭情報[M].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2
[2]孫振宇主編:企業情報的收集與利用[M]. 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2
[3]稻香:得情報者得天下:企業競爭情報管理[M]. 青島:青島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