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先描述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的規模,其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然后從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角度及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來探討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原因。
[關鍵詞] 外匯儲備 經常項目 加工貿易 資本項目 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
截至今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已高達12020億美元,居世界官方外匯儲備水平第一位。高額的外匯儲備充分反應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的作用日益重要的事實,但是過高的外匯儲備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和麻煩,諸如流動性過剩、影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風險加大等。那么導致我國外匯儲備增長過快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本文試圖從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直接原因及其背后深層次的宏觀經濟結構和體制等方面來探討這一問題。
一、我國歷年來的外匯儲備情況:
從1979年的8.4億美元到1996年我國外匯儲備突破千億美元大關,用了20年時間;而從千億到萬億僅用了10年。從下面表的數據中可以計算出:1996年~2006年的11年時間里,我國外匯儲備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8.48%;從2001年開始至2006年底,我國外匯儲備的年均增長率則高達36.67%。從圖中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無論從增長的絕對規模還是增長的相對速度來看,都遠遠超過以往的情況(1996年~2000年只是平穩的增長)。
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二、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
從國際收支平衡表上來看,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源于世界罕見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而且雙順差不斷呈現擴大趨勢。那么雙順差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為什么雙順差逐步擴大?筆者順著這一思路來加以梳理。
1.經常項目的順差不斷擴大的原因。經常項目的順差主要體現于貿易順差方面。那么導致貿易順差擴大的原因主要有:
(1)在我國的出口中,FDI的加工貿易占主導地位。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FDI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引擎,但是外資為了使其先進的技術及管理方法達到最小的溢出效應,并充分利用我國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優勢和出口導向的戰略以及出口方面的優惠措施,外資絕大部分集中在加工貿易領域,在我國的出口總額中,加工貿易就占到了一半以上,而加工貿易的70%以上是來自FDI。在加工貿易兩頭在外的條件下,出口大于進口是必然的結果;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貿易順差逐步加大。
(2)加入WTO后,我國受到的歧視待遇減少,市場準入進一步開放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成為WTO的第143個成員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地位被一些成員國的確認,我們受到的歧視待遇有所減少,2005年1月1日,歐盟、美國等取消對中國紡織品配額的限制,對中國市場準入的加大,使得我國比較優勢較大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有了更大的市場份額,刺激了出口的快速增長。2006年開始我國市場準入進一步放開,很多服務領域對外資開放,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增加服務貿易的順差。
(3)發達國家對我國進口的限制。以歐美等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高新技術及設備出口到我國實施嚴格的限制措施,而這類產品通常價款非常高昂,極大的降低了我國進口貿易額,導致同期我國進口增幅不及出口增幅,逐漸拉大貿易順差,這一問題不解決,我國的貿易順差還將繼續擴大。
2.資本項目順差加大的原因
(1)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在美日等國的壓力下,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首次升值2%以來,截至目前,人民幣升值幅度已達6%,并且形成了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的預期。這樣引發國際資本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流進我國,有貿易順差下掩蓋的資本,外商直接投資,還有以往外逃資本的回流。這些資本的大量流入,使得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不斷加大,從而又增強了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形成外匯儲備繼續增加的循環。
(2)政策制度層面。我國資本項目一直未放開,對經常項目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同時實施吸引外資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而對走出去的外資加以嚴格的限制。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事實下,投資的高額回報率吸引國際資本流入我國。導致我國外匯儲備在資本項目方面的順差不斷增加。
(3)股權分置改革,資本市場的火熱。2005年中國實行股權分置改革以來,中國的資本市場出現了不斷上揚的態勢,股指從998點已經攀升到現在的4000多點。QFII的準入,使得一些外國資本紛紛進入也來分得一杯羹;同時海外的紅籌股也逐漸回歸國內市場。
參考文獻:
[1]金巧蘭:外匯儲備從1000億美元到10000億美元的原因及其影響分析[J].集團經濟研究,2007(1)上半月刊:67~68
[2]于淑靜:探析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成因及對策[J].北方經濟,2007(1):6~7
[3]黃曉梅:我國巨額外匯儲備持續增高的原因及風險防范措施[J].開發研究,
2006(6):99~101
[4]趙晉平:經常項目順差持續擴大的原因和影響.中國發展評論,中文版第8卷第3期:17~2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