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能否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能否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最關鍵的是企業決策者的決策是否符合客觀事際,是否科學,要做到這兩點,企業的決策者就必須明確科學決策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價值,要真正搞清科學經營決策的要素特征及學科體系,在此基礎上做出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決策,把企業搞好、搞大。
[關鍵詞] 經營決策 決策價值 要素特征 學科體系
一、經營決策價值
企業經營決策是指企業為達到特定目標而從各種備擇方案中挑選出較為滿意的方案作為行動綱領的活動。
決策的價值,早為有識之士所重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就是古代軍事學家的名言。就微觀經營決策的價值而言,決策的正確與否,往往涉及到企業的成敗興衰。決策正確,意味著選定了能發揮企業優勢、獲取巨額經濟效益的方案,促使企業興旺發達;決策失誤,就會導致企業虧本萎縮;經營決策多變,必然使企業陷于盲目、被動、混亂、多變、失調、浪費的深淵而難以自拔。一個處于完全市場競爭條件下的企業決策者,一定在這方面有著許多酸、甜、苦,辣的親身感受,國外有些企業的倒閉,往往不是因為企業生產設備落后,亦不是因為職工勞動生產效率低,而是由于某一方面經營決策失誤。由于我國企業尤其是落后地區的企業長期處于封閉式的自給、半自給的經濟環境之中,加之信息閉塞,企業缺少經營自主權,因而對科學決策的價值體會不深,但我們深信,隨著生產力逐步提高,產品日益豐富,賣方市場逐漸轉變為買方市場,生產型管理轉為經營型管理,市場調節作用逐步加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決策者領悟到經營決策的價值。
二、科學經營決策的要素特征
決策是經營管理的重點,亦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從無數企業家成功的決策經驗中,可以歸納出科學決策的如下四個要素特征:
首先,是否能有利于獲得更多的合法經濟效益是科學決策的主要標準。在經營決策實踐中,常以最大盈利,最低成本,最高效率作為評價準則,但由于被研究的問題不同,量化的方法不同,衍生出各種不同的評價指標:第一,可以采用稅后利潤來評價。第二,可以采用凈現金收益率指標來評價,不能只按收益絕對額的大小來評價。第三,可以采用毛收益指標來評價。第四,可以采用邊際收益來評價。第五,可以采用期望效益來評價。必須估計出各種因素變化的概率并計算出其期望效益,期望效益高的產品可以優先安排生產。
其次,經濟信息是科學經營決策的基礎。一個企業如果能夠及時的掌握著豐富而又可靠的信息,諸如知道生產什么產品銷路大,怎樣生產才能投資少、成本低、利潤高,哪些地方能高價推銷出產品,什么樣的生產結構可以既保持良性生態循環,又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等等,就可以據此做出科學的決策;相反,如果沒有足夠可靠的有用信息,就會在決策時猶豫不決,即使勉強做出了決策,亦不會使企業得到更多的純收益。正因為如此,一個能干的企業家總是十分重視信息,設置專門的信息處理機構,切實抓好信息的搜集、加工、傳遞、存貯、檢索,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
再次,定量分析是科學決策的重要手段。許多經濟現象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數量比例關系,同時許多經濟過程都按照一定數量變化規律運行,決策者的任務就是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定量研究,分析經濟現象、經濟過程、經濟規律的數量表現、數量變化、數量聯系的規律性。而要順利完成這些任務,除采用唯物辯證法以外,還得求助數學方法的描述、推理、分析、預測、擇優等作用,通過數學描述,把任務的時間、空間特征揭示得更加具體、明確;通過數學推理,使理論的邏輯性更加條理,更具有說服力,使經濟現象之間的主與次、目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等邏輯關系得到更加精確的描述。總之,量化可以搞清事物的本質,可以預測事物的結果,可以找出經濟效益最優的項目。應該指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延伸,沒有定量分析,往往使定性分析停留在空泛的議論上,只好使用“大概是”、“想當然”,“可能是”……等一連串模棱兩可的言詞,很難使別人理解、執行和監控。反過來,定量分析離開了定性分析這個前提,往往容易在一大堆數字中捉迷藏,在數學游戲的迷宮中感到茫茫然,不知所措。
最后,積極創新是科學決策的靈魂。競爭是商品經濟的本質特征,競爭的勝敗,固然與經濟實力有一定關系,但還是主要取決于經營是否有方,決策是否科學。一般來說,競爭策略有下述五個方面:改進款式,以新取勝;提高質量,以優取勝;降低成本,以廉取勝;搞好服務,以周到取勝;信守合同,以信用取勝。這些競爭策略中,中心是要具有積極創新思想。有了積極創新,就可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擴大銷路。現今的市場競爭激烈,消費需求變化快,新設備、新原料、新工藝層出不窮,產品更新換代更快,產品市場壽命周期越來越短,誰能掌握消費者的心理,并能先聲奪人,誰就能出奇制勝。陜西省的一些較知名的企業如:臨潼的銀橋乳業,咸陽秦都的金鴿瓜子,中國第一蘋果汁加工企業海升集團,咸陽的紅星軟香酥等大多都是采用了創新式決策方法,在產品上不斷地推陳出新從而牢牢地占據了市場主動權。
3經營決策學科體系
成功的決策實踐為決策科學提供了科學的素材,同時決策實踐亦需要決策理論為指導,決策能否達到科學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決策者對客觀存在的認識和駕馭能力,而這又依賴于決策理論的發展水平。筆者認為科學決策的學科體系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企業與企業組織綜述;管理與管理思想概述;管理的原理與手段;企業管理環境分析;企業經營思想與戰略目標;企業管理決策。包括決策目標及決策方法的選擇,決策的實施、監控與調整,還有決策信息系統的支持等;經營預測;生產要素的管理。包括人、財、物、技術、時間與信息等;生產過程的組織與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創新式的決策;電子計算機在經營決策中的運用。
參考文獻:
[1]黃渝祥等:企業管理概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
[2]周健臨:管理學教程[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7)
[3]孫義敏楊杰等:現代企業管理導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