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時,也存在一些誤區,導致企業文化建設不足。加強和改進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一把手”推進原則、以人為本原則、個性化原則、誠信原則以及創新原則。
[關鍵詞] 企業文化建設 誤區 原則
目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涌現出了一批像海爾、長虹、TCL、格蘭仕等具有優秀企業文化的成功企業。但也不可否認,由于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相當一部分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操作上走進了誤區,導致企業文化建設不足。
一、 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領導者對企業文化輕視。在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的領導者不重視自身企業的文化建設。在企業的發展中,他們只看見利潤增長而帶動的企業擴大,忽視了企業文化的發展與培養。由于沒有企業文化作為核心對其進行指導,這樣的企業,效益、規模的增強是短暫的,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生產、營銷、管理等方面必然會由于核心理念的缺乏而出現種種問題,導致企業發展的后勁不足。
2.“見物不見人”的理性管理思想。相當一部分企業以物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忽視人的因素,在管理上著迷于鐵的紀律、絕對服從和至高無上的權威,嚴重壓抑了企業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3.企業文化建設缺乏個性。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我國不少企業實行“拿來主義”,模仿或克隆國內外其他企業的樣板,這使許多企業的文化帶有雷同性和相似性,沒有突出本企業鮮明的文化個性,沒有與眾不同的特色,這樣千篇一律的企業文化很難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4.企業誠信缺失。目前,我國企業信用狀況令人擔憂。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穆爾曾經尖銳地指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從長遠看,最缺乏的不是資金,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體系的機制。”不容否認,有些企業采取融資欺詐、廣告欺騙、商標侵權、合同虛訂、產品偽造等方式來欺世盜名牟取非法暴利。
5.企業文化建設缺乏創新。主要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受計劃經濟模式下形成的思維定勢的負面影響,沒有切入市場經濟的主題,所建立的企業文化脫離了市場經濟特征的公平、競爭、效率等時代主題;另一種情況是認為企業文化已經建立便可一勞永逸,不用更改了,忽視根據環境變化及時對企業文化進行創新。這樣,對企業發展起積極作用的企業文化反而變成了企業發展的障礙,從而扼殺了企業的創造精神。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原則
為使企業科學、可持續地發展,必須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走出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筆者認為,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一把手”推進原則。從一定意義上講,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家文化,是企業領導人的文化。企業主要領導人應當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策劃者和推動者。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關鍵在于提高企業主要領導人的文化自覺。(1)“一把手”應對企業文化建設認識深刻、態度鮮明、信念堅定、熱情飽滿,把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作為不懈追求的目標。(2)“一把手”要成為企業文化的開創者,要親自參與企業文化理念的提煉,指導企業文化各個系統的設計,提出具有個性化的觀點,突出強調獨具個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識。(3)“一把手”要成為企業文化的有力傳播者。要運用自身所特有的權威和力量,鍥而不舍地使企業文化得到強力推行。(4)“一把手”要成為企業文化的實踐者,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工作作風、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感染和影響職工發揮最大的潛力,推動企業科學和可持續發展。
在建設企業文化,實施文化戰略過程中,企業家必須提高自身素質,把自己塑造成為復合型人才、創造型人才、學習型人才、國際型人才、道德型人才。惟有如此,“一把手”才能以自覺的文化戰略眼光,引導和創造文化,提高企業文化建設的層次。
2.以人為本的原則。企業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是人才的競爭,企業員工的素質和積極性、主動性決定了企業的興衰成敗,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時代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內涵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展人。
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尊重員工的人格、尊嚴、情感和權利,信任員工,愛護員工,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積極性。(2)企業內部要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圍,給員工提供良好的培訓和學習機會,為員工成才創造良好的環境。(3)重視“感情投資”,培養員工的集體歸屬感。(4)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為員工提供一個相對自由寬松的工作環境,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間,將人的發展融入到企業發展的目標中,在實現企業目標的同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3.個性化原則。每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不同,企業的風格與形成的傳統就不同,面對的競爭壓力也不一樣,所以對環境做出反映的策略和處理內部沖突的方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一致。同樣屬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開拓創新,尼桑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顧客至上;同樣屬于美國文化,惠普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對市場和環境的適應性,IBM公司倡導最佳服務意識。這說明,企業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部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表現。
要突出企業文化的個性特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要研究企業歷史,了解企業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使企業文化建設深深植根于本企業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2)要著眼企業現狀,掌握本企業及競爭對手的情況、市場情況,分析企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權衡利弊,找出企業文化建設的突破口。(3)要標新立異,構建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框架。這包括確立獨具特色的企業目標、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企業哲學、企業形象等。
4.誠信原則。誠信是企業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可以在復雜的市場競爭中凝聚職工,招攬顧客,吸引外資,能明顯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從誠信對企業文化建設乃至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來看,企業文化建設應當加強誠信建設。
加強誠信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以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塑造誠信就是生命的企業精神。守信用、重承諾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成長發展之基。所以現代企業應立足長遠、恪守信義,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出發,塑造承載現代誠信理念的企業精神。(2)以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為重點,塑造誠實守信的企業價值觀。(3)以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為努力方向,塑造信譽高于一切的企業形象。企業形象的塑造過程說到底就是企業不斷提高誠信的過程,企業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加強自身的誠信建設,樹立良好的信譽。例如:IBM公司以誠實作為其座右銘,視誠信為企業之魂。公司堅持“IBM就是服務的理念”堅信“誠招天下客”,以最大的誠意忠實地滿足顧客的要求,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創新原則。企業要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惟一的辦法就是創新求變,將創新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塑造自己的創新文化。(1)要進行觀念創新,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讓企業中的每一位員工都要深刻理解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理念和“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游戲規則。唯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才能激發員工的創新動機。(2)要形成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建立知識共享平臺、加強教育培訓、向學習型組織轉變、包容失敗等。
參考文獻:
[1]陶紅霞:我國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6,6
[2]田云山:略論企業文化建設[J].理論前沿,2006,2
[2]張碧林:企業文化建設應遵循十項基本原則[J].中外企業文化,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