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決訴訟是生產經營活動中比較常見的或有事項,該未決訴訟在資產負債表日尚未有判決結果,對其進行恰當的披露關系到企業管理當局及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切身利益,為了規范因未決訴訟產生的或有事項的披露,在《企業會計準則第13 號—或有事項》中也做了相應要求。下面結合個人的認識和體會通過舉例談一下有關未決訴訟相關信息的披露,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因未決訴訟確認為負債的信息披露
因未決訴訟導致企業形成義務,如果該義務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應確認為負債:(1)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2)履行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3)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對因未決訴訟確認為負債的信息披露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專項(預計負債)反映,同時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披露以下信息:預計負債的種類、形成原因以及經濟利益流出不確定性的說明;各類預計負債的期初、期末余額和本期變動情況;與預計負債有關的預期補償金額和本期已確認的預期補償金額。
同時《企業會計準則第13 號—或有事項》中第十五條還規定“在涉及未決訴訟、未決仲裁的情況下,按照本準則第十四條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預期對企業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的,企業無須披露這些信息,但應當披露該未決訴訟、未決仲裁的性質,以及沒有披露這些信息的事實和原因。”
舉例1: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甲公司)欠乙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乙公司)貨款200萬元,按合同規定,甲公司應于2006年6月20日前付清貨款,但因產品質量問題,至2006年9月20日甲公司仍未付清貨款。乙公司于2006年10月20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至2006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決。甲公司咨詢公司法律顧問,很可能敗訴。如果敗訴,甲公司除支付有關貨款外,還需支付延期付款利息10萬元和訴訟費1萬元。
甲公司此義務應為現時義務,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并且該義務金額能夠可靠的估計,所以甲公司在2006年12月31日應確認一項11萬元的“預計負債”。
借:營業外支出-罰息支出 10
管理費用-訴訟費用 1
貸:預計負債-未決訴訟 11
同時在會計報表中作出相關披露:
本公司欠乙股份有限公司貨款200萬元,因本公司認為乙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貨物存在產品質量問題,故到期未付。為此,乙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起訴本公司,要求本公司支付所欠貨款200萬元,并支付延期付款利息10萬元,訴訟費1萬元,共計211萬元。目前,案件正在審理當中。
二、形成或有資產的未決訴訟
或有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潛在資產,其存在須通過未來不確定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由于或有資產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因而不予確認,《企業會計準則第13 號—或有事項》第十四條規定:“企業通常不應當披露或有資產。但或有資產很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當披露其形成的原因、預計產生的財務影響等。”
1.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的或有資產
舉例2:資料同舉例1。
由資料判斷,甲公司很可能敗訴,那么乙公司就很可能勝訴,形成一項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的或有資產。對此或有資產乙公司應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甲股份有限公司欠本公司貨款200萬元,因認為本公司所提供貨物存在產品質量問題,故到期未付。為此,本公司向法院起訴甲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甲股份有限公司支付所欠貨款200萬元,并支付延期付款利息10萬元,訴訟費1萬元,共計211萬元。目前,案件正在審理當中。
2.經濟利益不是很可能流入企業的或有資產
包括經濟利益有可能流入企業的或有資產和經濟利益極小可能流入企業的或有資產。對此類或有資產企業會計準則要求,處于謹慎性原則要求,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不應披露。
三、形成或有負債的未決訴訟
對因未決訴訟形成的或有負債(不包括極小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或有負債),《企業會計準則第13 號—或有事項》中第十四條中規定的有關披露要求為:“(1)或有負債的種類及其形成原因,包括已貼現商業承兌匯票、未決訴訟、未決仲裁、對外提供擔保等形成的或有負債;(2)經濟利益流出不確定性的說明;(3)或有負債預計產生的財務影響,以及獲得補償的可能性,無法預計的,應當說明原因。
舉例3:假定舉例1中甲公司咨詢公司法律顧問,可能敗訴。如果敗訴,甲公司除支付有關貨款外,還需支付延期付款利息10萬元和訴訟費1萬元。
甲公司由于此項訴訟引起的義務只是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因此形成一項或有負債,對此或有負債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即可。有關披露說明在此從略。
如果甲公司咨詢公司法律顧問,極小可能敗訴時,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無需披露。
四、特殊情況下未決訴訟的披露
1.存在繼續上訴情況下的未決訴訟
舉例4:甲公司欠乙公司貨款200萬元,按合同規定,甲公司應于2006年6月20日前付清貨款,但因產品質量問題,至2006年9月20日甲公司仍未付清貨款。乙公司于2006年10月20日向法院提起訴訟。2006年12月6日一審判決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貨款200萬元,并支付延期付款利息10萬元,承擔訴訟費1萬元,合計211萬元。甲公司對此項判決不服,認為乙公司提供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并因此向乙公司提出索賠要求,金額為30萬元。截至2006年12月31日該訴訟尚在審理當中。甲公司有充分的理由說明上訴很可能勝訴。
(1)甲公司
①一審判決
由于存在一審判決,對甲公司來講已經承擔了一項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很了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且該義務金額能夠可靠計量,因此應在一審判決日確認一項負債。
借:營業外支出-罰息支出10
管理費用-訴訟費用 1
貸:預計負債-未決訴訟 11
②繼續上訴
由于甲公司有充分的理由說明上訴很可能勝訴,因此形成一項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的或有資產,對此或有資產應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即可。
假如甲公司缺乏充分的理由說明上訴很可能勝訴,則不應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2)乙公司
①一審判決
雖然一審判決乙公司勝訴,但甲公司不服進行上訴,案件尚未最終判決,因此仍然屬于未決訴訟。因此乙公司不能根據一審判決結果確認相應資產,只能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作相關披露。
②繼續上訴
乙公司應分析二審判決結果勝訴的可能性,由于甲公司有充分的理由說明上訴很可能勝訴,因此乙公司很可能敗訴,對此乙公司應確認一項負債。
借:營業外支出-罰息支出 30
貸:預計負債-未決訴訟 30
同時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作出相應披露。
2.存在反訴情況下的未決訴訟
舉例5: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甲公司)欠乙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乙公司)貨款200萬元,按合同規定,甲公司應于2006年6月20日前付清貨款,但因產品質量問題,至2006年9月20日甲公司仍未付清貨款。乙公司于2006年10月20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除支付有關貨款外,還需支付延期付款利息10萬元和訴訟費1萬元。甲公司2006年11月5日反訴乙公司提供的貨物存在質量問題,給自己的生產造成損失,要求賠償損失100萬元。至2006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決。甲公司咨詢公司法律顧問,很可能敗訴。如果敗訴,甲公司除支付有關貨款外,還需支付延期付款利息10萬元和訴訟費1萬元。
(1)甲公司
由于甲公司咨詢公司法律顧問,很可能敗訴,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應確認相關負債11萬元。
借:營業外支出-罰息支出 10
管理費用-訴訟費用1
貸:預計負債-未決訴訟11
并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應披露相關信息,但如果詳細披露相關信息,很可能置自身不利,因此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可以只披露該或有事項的形成原因。
但是筆者認為此種處理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即由于甲公司已經確認了相關的“預計負債”,此“預計負債”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對方通過閱讀本公司的會計報表顯然可以推斷出相關的信息,對甲公司而言仍然不利,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處于保護訴訟主體的話不應確認相應的“預計負債”,而應只需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披露即可。
(2)乙公司
由于甲公司很可能敗訴,乙公司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形成或有資產,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披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