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財務監督是利用會計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對財務工作本身的監督,實則是對人的經濟行為的監督,基于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監督弱化的原因,提出了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監督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監督弱化 原因 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小企業逐步發展,中小企業財務監督必然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這不僅涉及到國家、企業之間的利益,還涉及到職工的個人利益,要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必須具備有效的監督機制。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中小企業的財務監督受到了限制,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因此對中小企業財務監督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制定相應措施,以強化財務管理。
一、 中小企業財務監督弱化的原因
1.企業領導大權獨攬,排斥監管?!稌嫹ā分忻鞔_規定,會計人員的調動、任免應報告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但實際上會計人事權基本上放在了單位。掌握單位人、財、物管理大權的企業領導,為了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就會授意、指使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違法處理會計事項,出具虛假或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更有極少數領導干部存在著職務腐敗,濫用職權侵占國家財產,指使會計人員隱匿收入,轉移資金等,對會計人員稍不順心就調離、撤換。會計人員考慮到自己的前途、飯碗不能不望而生畏,產生明哲保身的思想,把記賬、算賬、報賬變成“做賬”,把《會計法》賦予會計人員的會計監督職責束之高閣。
2.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低,職業道德嚴重滑坡。企業要強化財務監督,必須得到領導的重視。多年來,中小企業財務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財務工作在低水平徘徊,財務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其一表現為業務素質低,不能辨別經濟活動的真偽,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反映經濟活動不真實。其二表現為職業道德水準低。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各單位曾一度出現會計人員嚴重短缺的現象,因而很多低素質的人員進入會計行列。
3.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規章制度落實難。有許多中小企業雖然有自己的各種規章制度,但是不落實,不考核。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單位經濟活動及財務工作本身均處于監督不利的狀態。利用憑證做假賬,隱瞞會計主體經濟活動真相,私設“小金庫”。二是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有的企業雖然設有審計機構,也有專門的審計人員,按道理說,他們這些人理應成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力量,但是實際情況卻令人深感憂慮,由于存在組織機構職責權限界定不清,不相容職務未能分離等方面原因,存在管理“死角”,沒有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監督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違法亂紀行為的蔓延。
二、治理中小企業財務監督弱化的對策
1.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抓好職業道德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既是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措施,也是培養跨世紀人才,迎接21世紀地挑戰,落實科教興國的重要措施。在加強會計業務培訓的同時,更應當重視對會計人員的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升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不稱職的財會人員要及時進行調整,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部門,要考慮引進政策水平高,敢于堅持原則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彌補中小企業財會隊伍技術力量的不足。會計人員本身也應當以“不做假賬”為道德準繩,以《會計法》為行為準則,指導自己的職業行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2.實行會計人員委派制,加強會計人員工作的客觀性,獨立性。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直接依附于企業,會計人員作為企業的一員,與企業存在著利益上和職業上的依附關系,這勢必會造成會計監督的不利,而會計委派制即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直接由國家行政機關領導,會計人員由國家統一委派,作為國家利益的代表,代表國家監督企業的業務活動,具有單一身份。這樣通過實行會計委派制,就可以保證會計人員相對獨立的開展工作,不完全受制于單位負責人,能夠依法大膽的抵制企業的不合法行為,使企業的會計工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避免了“站的住的頂不住,頂的住的站不住”的這種困境。同時,被委派的會計人員還可利用會計信息為企業領導提供正確的預測和決策信息,直接參與各項經濟管理活動,真正起到參謀助手的作用。
3.健全內部控制機制。首先,要堅持不相容職務必須分離的原則,合理設計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衡機制,嚴格落實業務操作和授權制度對財務工作各崗位的明確分工,形成崗位工作之間的輪換制度和崗位考核制度,增強崗位間的約束力。其次,還要建立內部控制評價制度,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把內部控制的工作落實到實處,完善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對內部經濟活動的再監督。再次,還應定期聘請注冊會計師對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評估,以此來發現內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以便及時改正,這是完善內部審計制度的有效手段。
總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企業擁有了更廣泛、更全面的自主權。就更需要監督,因此只有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監督,有效地發揮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的職能,加大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的力度,才能及時發現并糾正會計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錯誤,依法查處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確保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的運行。
參考文獻:
[1]《會計職業道德培訓教材》課題組.會計職業道德培訓教材[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朱平: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財務監督檢查工作[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03 )
[3]李鳳鳴:內部控制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