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世紀中期以來,洗錢活動在全球迅猛發展,逐步演變成為一個專門性的、復雜的犯罪領域,以致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威脅全球發展。反洗錢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它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法律、金融、稅務、商業、外交等。做好反洗錢工作,有利于打擊經濟、刑事犯罪,維護國家經濟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有利于我國銀行業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關鍵詞] 洗錢 反洗錢 腐敗 洗錢罪
洗錢一詞是由英文“Money Laundering”直譯而來,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芝加哥一龐大的犯罪集團黑手黨,他們利用美國經濟中所使用的大規模生產技術,發展自己的犯罪企業,謀求暴利。為了掩飾、隱瞞其非法收入,該犯罪團伙開設了一家投幣式洗衣店,每天營業后結算洗衣收入時,把該組織通過勒索、賣淫、賭博、走私獲得的非法收入混入洗衣業務收入,在向稅務部門申報納稅,經征稅后,非法所得變成合法收入,這是最早“洗錢”的原意。在《新華詞語詞典》中“洗錢”是指將來歷不明的收入、非法所得的款項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中轉從而掩蓋其來源,并以合法身份被持有或進入流通市場。2003年3月1日實施的人民銀行《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第三條規定:“洗錢是指將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或其他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為。”
20世紀中期以來,洗錢活動在全球迅猛發展,逐步演變成為一個專門性的、復雜的犯罪領域,以致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威脅全球發展。直到20世紀80年代,洗錢犯罪才受到廣泛關注。21世紀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全球每年非法洗錢的總金額相當于全世界各國生產總值的2%到5%、全球國際貿易總值的8%,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每年被合法化的收入達到10至20億美元,而在一些發達國家這一數字高達1000億美元,在一些世界經濟中心每年有3000~5000億美元的黑錢被合法化,全世界每年非法洗錢的數額高達10000~30000億美元。洗錢這一黑色產業,現已成為全球僅次于外匯和石油的世界第三“商業”活動。
2001年1月18日,《新華社》消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4000多名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攜公款50億元在逃。”2004年5月28日,公安部新聞發言人在全國經濟犯罪偵察工作會議上透露“目前,我國外逃的經濟犯罪嫌疑人尚有500多人,涉案金額700多億人民幣”拒權威部門保守估計,中國國有資產每天流失一億元之多,這些流失的資產通過各種不正當的手段和渠道洗錢,轉化成了部分人的金融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做過估計,中國每年洗錢數量高達2000億至30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2%。2003年3月~10月,外匯局共收到全國各外匯指定銀行保送的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信息202.13萬筆,金額4900.35億美元。200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反洗錢報告》顯示,自2004年4月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成立至2005年9月期間,該中心累計收到本、外幣可疑交易報告65.44萬筆,金額2480.23億元人民幣和769.2億美元,基本含蓋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實際上,洗錢行為主要依賴于資金的劃撥、轉移,隨著支付結算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資金的劃轉和提取,無論是境內還是跨境,都非常便捷和迅速,尤其是跨境劃轉,一旦得逞,犯罪資金將難以被監控和追繳。我國至改革開放以來,洗錢犯罪日益增多,洗錢規模也日漸擴大,其發展速度加快,洗錢方式更為多樣:
1.通過金融機構。在整個洗錢過程中,要把大額的贓款通過各種手段最后洗干凈,離不開金融機構,這是一種最普遍的處置方式。
2.非金融機構的洗錢犯罪。洗錢活動也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經濟往來實現,如財務公司、房地產交易、中介抵押公司、典當行、租賃公司等這些機構,相對與銀行來說,監管的力度要薄弱許多。
3.貨幣走私。因為它不留下任何交易線索,且被查出的風險很小,而且一旦成功可以徹底洗清走私貨幣的不法來源,因而被犯罪分子大量采用。
4.利用外幣交換。通過外幣交換,洗錢者可以避開傳統的銀行運作方式,因為外幣兌換無須保留辨別顧客的記錄。
5.投資掩護洗錢活動。犯罪集團可以收購一些現金密集的酒吧、餐館、賭場、金銀首飾店、賓館等作為“前臺”屏幕,將黑錢與銷售收入混在一起存入銀行,再通過納稅等環節將黑錢變成合法收入。
6.利用保險工具。洗錢者在向保險公司購買大量的保險時,故意隱瞞應告之或者提供虛假的信息,而投保不久后即解約并領回保險公司退款所開的支票,再將退保金轉存另一賬戶。
7.利用賭博方式。在國外,賭博場所雖然受到嚴格控制,但仍可合法營業,網上賭場可以為客戶提供匿名下注的服務,這都給洗錢者掩蓋真實身份和犯罪收益提供了方便。
8.利用彩票、獎券。洗錢者用黑錢購買中獎者手中的中獎彩券,而后去領取獎金。這樣,洗錢者持有的就是合法收入而不是黑錢了。
9.利用銀樓、珠寶商或者其他貿易商組成的嚴密網絡。這種方式非常隱密,而且規模相當大,又不會留下任何記錄,交易完全以密碼或借條為憑據,極利于黑錢的隱藏。
10.通過專業人員洗錢。由于洗錢要涉及國內外復雜的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犯罪分子就利用一些律師、會計師、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等提供幫助。
11.利用地下錢莊洗錢。通過正常渠道得到外匯數量有限而且手續復雜,地下錢莊交易手續簡單且費用低廉,目前更多成為貪污賄賂幾走私等犯罪分子洗錢的重要渠道。
反洗錢的政策,起初是為反毒品犯罪而制定,現在則涉及到所有獲取非法收益的嚴重犯罪活動。做好反洗錢工作,有利于打擊經濟、刑事犯罪,維護國家經濟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有利于我國銀行業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我國目前最重要的洗錢活動是貪污、侵吞國有資產,內外勾結詐騙或者盜竊金融機構資產,并轉移至海外,每年數額達數千億人民幣。貪污、賄賂等腐敗案件不斷上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對這類犯罪所得的洗錢活動打擊不力。世界上恐怖主義犯罪活動日益猖獗,通過反洗錢機制發現并切斷恐怖主義融資渠道成為各國反洗錢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在中國,“反恐融資”也已成為反洗錢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反洗錢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它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法律、金融、稅務、商業、外交等。任何一個領域的單獨努力,難有成效,只有各領域一起動手,打破行業間的界線,加強協作,信息共享,才能有效地打擊洗錢犯罪。
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一章中增加了洗錢罪,該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洗錢掩蓋了犯罪所得的來源性質,毀滅犯罪線索和證據,給司法機關查處相關犯罪設置了障礙,他是國際社會和絕大多數國家、地區所公認的犯罪行為。反洗錢機制是預防和懲治腐敗犯罪行之有效的措施、機制之一。作為一種“下游”犯罪,洗錢犯罪總是發生在某種主罪之后,其目的是掩飾、隱瞞“上游”犯罪的非法所得性質,使之披上合法的外衣。“上游”犯罪作為洗錢犯罪“的對象性”犯罪,與洗錢犯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上游”犯罪主體經常借助洗錢的手段而得以逃避法律的制裁,洗錢犯罪是“下游”犯罪形態的延伸。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將原來的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4種“上游”犯罪擴大為7種,增加了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和金融詐騙犯罪,擴大洗錢犯罪的“上游”犯罪范圍,以加大反洗錢、反腐敗力度。
近年來,我國加快了反洗錢體系的建設,2003年國務院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承辦組織協調國家反洗錢工作,2004年我國建立和完善了國務院反洗錢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金融監管部門反洗錢協調制度,同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召開了反洗錢法起草工作會議。2004年5月13日,在東莞市召開的“資金異常流動監測國際研討會”指出,反洗錢成為中國金融監管和司法、海關等部門的一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2004年7月6日,經中央批準,我國專門的反洗錢情報部門——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正式在北京成立。社會發展到今天,全球化已成為各個領域發展的趨勢,在國際協作反洗錢斗爭中,洗錢集團卻有很大的優勢,因此,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成為反洗錢斗爭中的重要內容。2005年1月我國成為“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的觀察員,同年10月中國成為在莫斯科成立的歐亞反洗錢與反恐融資小組的創始成員國。
現在,中國反洗錢的力度正進一步加大,我國針對反洗錢活動出臺了系列配套措施:《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商業銀行法》、《人民銀行法》、納稅申報制度等,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反洗錢法》的誕生和實施,不僅可以帶來更加規范的資金流動,更和懲治腐敗貪官、維護正常的交易秩序和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密切相關。近年來,我國已初步形成由刑事立法、有關金融立法、行政法規和規章構成的反洗錢法律框架。
參考文獻:
[1]趙秉志:《中國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
[2]孫謙主編:《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5
[3]白建軍:《金融犯罪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