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風險投資作為支持高科技成果轉化、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有力工具,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加強風險投資的風險研究,規避風險,直接關系到風險投資主體的中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 風險投資 風險分析 風險控制機制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也稱創業投資,作為支持高科技成果轉化、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有力工具,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從廣義上講,風險投資是對一切有意義的開拓性、創業性經濟活動的資金投放; 狹義上則是一種主要對尚處于創業期且具有高成長性的新興企業的長期投資,以期待所投資企業的資本增值來實現投資回報的投資方式。其實質是通過投資于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群,把其中成功的項目進行出售或上市,實現所有者權益的變現(蛻資),從而不僅彌補失敗項目的損失,還可以使投資者獲得高額回報。
一、風險分析
由于風險投資所投資的風險企業大多是具有較高增長潛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從技術的研究開發、產品的試制、生產,到產品的銷售要經歷許多階段,而投資風險存在于整個過程中,來自于多方面。因此,加強風險投資的風險研究,規避風險,直接關系到風險投資主體的中存和發展。
1.技術風險
技術風險是指在風險投資過程中,風險企業對高科技產品的創新過程,因技術因素導致創新失敗的可能性。技術風險的大小由下列因素決定:(1)技術上成功的不確定性。新技術在誕生之初都是不完善的、粗糙的,能否在現有的技術知識條件下按預期的目標實現都是不能確定的。(2)產品的生產和售后服務的不確定性。產品開發出來后,如果不能成功地生產出產品或進行批量生產,仍不能完成風險投資的全過程。(3)技術效果與壽命的不確定性。一項高科技產品即使成功地開發、生產,事先也難以確定其效果。同時,由于現代知識更新的加速和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新技術的生命周期縮短,一項新的技術或產品被另一項更新的技術或產品所替代的時間是難以確定的。當更新的技術比預計提前出現時,原有技術將蒙受提前被淘汰的損失。因而高科技產品往往壽命周期短、更新換代快。(4)配套技術的不確定性。一項新的技術發明后,往往需要—些專門的配套技術的支持才能使該項技術轉化為商業化生產運作,如果所需的配套技術不成熟,也可能帶來風險。
2.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是風險投資運作中風險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失誤和不合理所帶來的風險。風險企業大多為創新科技企業,這些公司都有這樣一個特點:即公司的創始人大多是專業技術人員,他們在專業技術上各有特長,并對技術開發情有獨鐘,但他們在管理上卻不是行家或對管理的細節不感興趣。(1)決策風險。即風險企業因決策失誤而帶來的風險。由于風險企業具有投資大、產品更新快的特點,這就使得風險企業對于高新技術產品項目的決策尤為重要,決策一旦失誤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2)組織風險。風險企業主要以技術創新為主,企業的增長速度都比較快、如果不能及時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這樣就會造成企業規模高速膨脹與組織結構落后的矛盾,成為風險的根源。(3)生產風險。預期的市場容量往往事先不能精確測定,致使實際的生產水平與實際的市場容量不一致而產生風險,所以這種生產風險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貫穿于整個生產過程。
3.籌資風險
籌資風險是指因資金不能適時供應導致創新失敗的可能性其主要與資金的籌集規模、來源渠道及其資金的結構等直接相關。(1)資金來源渠道狹窄。主要體現在私人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存在很多障礙,而政府過分參與投資模式不合理,“官辦官營”的投資模式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政府作為風險資本主要來源的不合理性和不可行性。此外,養老基金難以進入風險投資領域,金融機構進入投資領域受到限制都是資金來源渠道狹窄的重要原因。(2)資本結構不合理。風險投資公司的資本結構面臨著長期資金與短期資金安排不合理、籌資期限與投資期限結構不匹配、債權籌資與股權籌資結構不合理等不合理因素。
4.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市場主體從事經濟活動需面臨的盈利或虧損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市場風險主要包括:(1)市場的接受能力和容量難以確定。由于實際的市場需求難以確定,當風險企業推出所生產的新產品后,新產品可能由于種種原因而遭市場的拒絕。同時,市場容量決定了產品的市場商業總價值,如果一項高科技產品的推出投入巨大,而產品的市場容量較少或者短期內不能為市場所接受,那么,產品的市場價值就無法實現。(2)市場接受的時間難以確定。風險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全新的,產品報出后,顧客出于不能及時了解其性能、對新產品持觀望、懷疑態度,甚至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從新產品推出到顧客完全接受之間有一個時滯,如果這一時滯過長將導致企業的開發資金難以收回。(3)競爭能力難以確定。風險企業生產的產品常常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這種競爭不僅有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同時還有潛在進入者的威脅。風險企業可能由于生產成本高、缺乏強大的銷售系統或新產品用戶的轉換成本過高而常常處于不利地位,嚴重的還可能危及這些企業的生存。
5.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是指風險投資運作過程中由于投資所處的社會、政策、政治、法律環境變化或由于意外災害發生而造成投資失敗的可能性。風險投資屬于長期的股權投資,整個投資過程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一般為5年~7年),在這樣長的時間內,風險投資所處的外部環境肯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災難性的損失。這一風險的特點就是,它對于風險投資的參與者來講是不可控制的風險。
二、風險控制機制
風險投資做為一種高風險與高收益并存的投融資機制,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投資,就在于其高風險。風險投資的風險不單存在于風險投資的某個特定環節,而是遍布全過程。事實上,高風險與高收益是互為依存的,沒有高風險就沒有高收益。對于風險投資家來說,重要的不是根除風險——因為這是不可能的——而是把風險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圍內。
1.風險分散的一般作法
一個首要的做法是,將風險資本在不同的行業和項目上進行分散。風險投資家為避免某一行業或某個項目的行業性、系統性投資風險,往往需要在不同的行業和項目上進行分散投資,即“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而對于同一項目所處的不同階段,亦需要進行分散投資的依據也在于此——創建階段和發展階段的風險程度各不相同。另一方面,針對同一項目需進行投資工具的不同組合。資金從來源上可以分為資本性資金和債務性資金,其比例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投資者和債權人的風險分散關系。此外,聯合其他風險投資機構共同投奇同樣不失為一個風險分散的好方式。
2.風險分擔的機制
在風險分散的機制上,風險投資公司多采取有限合伙制(股份公司)的形式,入股者由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組成,養老保險基金等民間資本是風險投資公司資本的主要來源。有限合伙人提供股份的多數部分(最多可達99%),但只提供資金,不參與經營;普通合伙人只占有少量的股份(如1%),但負責資本的經營。由于有限合伙人不是少數的幾個投資者,而是眾多投資者某種形式的聯合體,其資本來源相當分散,每個投資者所占的資本數額和比例都比較小,因而個人承擔的風險就比較小,這樣就從資本來源上實現了風險的第一次分擔。
由于風險投資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普通合伙人,因此,風險投資公司在利益分配上采取了向普通合伙人傾斜的做法:如果風險投資獲得成功,普通合伙人可獲得遠遠超過其股份比例的收益(一般達總收益的20%)。這種利益分配辦法對于普通合伙人產生了很大的利益激勵。對于普通合伙人來說,一方面,其預期獲利的大小完全取決于風險投資的收益水平,這就促使他們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精心管理好基金;另一方面,他們投入風險投資公司的資金盡管在比例上很低,但由于他們人數少,每個人投入的絕對數量在其個人資產中仍占有相當大的份額,這筆資金的損失對其影響會很大。因此,他們有風險約束的內在動力。通過利益傾斜和風險約束,在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之間實現了風險的第二次分擔。
風險投資信用擔保機構或科技保險公司從兩個方面促成風險的分擔:一是對不同渠道來源的信貸資金擔保,使風險投資者之間實現某種程度的間接聯合,分散了各投資者對一個風險的責任;二是對眾多風險企業提供擔保或保險,實現了以風險擔保為紐帶的風險企業間的間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