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改革開放以來,江西城鎮居民消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其消費還比較低。本文將江西與全國、安徽和湖南三個省市的城鎮居民消費進行比較研究,以便找出問題,為提高江西城鎮居民消費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城鎮居民 消費 比較研究
一、江西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的比較
1.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較大但絕對額較低
1992年江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30元,比全國城鎮居民低498元,以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全國、安徽、湖南則分別為1.33、1.18和1.34;2005年,江西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8620元,除安徽略低于江西外,全國和湖南的均高于江西。以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則2005年全國、安徽和湖南分別為1.22:0.98:1.10;從江西在全國人均收入的排位情況看,1992年江西在全國30個省市中位居倒數第;到2005年,江西處于第20位,并且高于安徽;從收入增幅看,1992年到2005年,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4.7%,全國年均增長13.9%,安徽和湖南分別是12.8%和12.5%。
2.江西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偏低
1992年江西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全國城鎮居民的1671元低416元,與全國、安徽和湖南的消費支出比為1:1.33:1.21:1.32,與1992年相應的收入之比大體上相一致,但是從在全國的位次看,1992 年江西城鎮居民收入位居倒數第二,而消費支出居倒數第一;2005年江西的消費支出是6109元,與全國、安徽和湖南消費支出之比是1:1.18:1.04:1.23,與1992年相比,消費支出相對上升。
3.江西城鎮居民平均消費傾向偏低
江西城鎮居民平均消費傾向從1992年的0.820下降到2005年的0.709,下降趨勢十分明顯;全國城鎮居民平均消費傾向1992年是0.825,2005年下降到0.756。整體上看,從1992年到2005年,江西、全國、安徽和湖南平均消費傾向下降趨勢比較明顯,并且全國、安徽和湖南各年的平均消費傾向基本上都高于江西的。
通過比較可知,江西城鎮居民消費水平還比較低,這不僅表現在收入水平低,而且表現在收入比江西低的安徽省其消費支出也比江西的高。
二、江西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比較研究
1.江西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水平最低,而恩格爾系數卻低于安徽
1992年江西、全國、安徽和湖南的食品消費支出額分別是723元、883元、873元和835元,江西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額明顯低于全國、安徽和湖南,到2005年江西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額為2494元,依然最少;從恩格爾系數看,1992年江西、全國、安徽和湖南的恩格爾系數分別是56.5%、52.9%、57.5%、50.5%,2005年江西恩格爾系數下降到40.8%,全國、安徽和湖南則分別下降到36.7%、43.7%、35.8%。從恩格爾系數整體變化趨勢看,隨著收入的提高,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具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并且江西的恩格爾系數一直低于全國和湖南而高于安徽。
不同省市恩格爾系數變化比較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江西恩格爾系數明顯高于湖南和全國城鎮居民,說明江西消費結構還不合理;二是江西恩格爾系數稍低于安徽城鎮居民,這是否就意味著江西城鎮居民消費結構比安徽合理,消費水平比安徽高?筆者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從食品消費支出額以及食品消費結構等各方面來考察。從食品支出額看,安徽一直高于江西;從食品消費結構看,1992年到2005年間安徽在肉禽及制品、蛋類、水產品、和奶及奶制品的人均消費支出均一直高于江西;同時,從近幾年外出就餐消費額來看,安徽比江西的也要高。可見,雖然江西恩格爾系數稍低于安徽城鎮居民,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江西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要稍遜于安徽城鎮居民。
2.江西城鎮居民居住消費支出較高,但增長后勁不足
1992年江西居住消費支出額雖然低于全國、安徽和湖南,但居住消費比重卻高于全國(5.96%)、安徽(5.47%)和湖南(6.22%)。到2005年居住消費額比同期全國和湖南的808元和771元要低,但卻高于安徽590元。從2005年居住消費比重看,全國、安徽和湖南依次是10.2%、9.3%和10.3%,均比江西的10.6%要低。這說明江西城鎮居民雖然衣著樸素,但居住卻相對大方。
3.江西城鎮居民服務消費支出一直落后于其他省市
全國、安徽和湖南的服務消費支出和江西一樣,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呈現穩步增加趨勢。1992年全國、安徽和湖南的服務消費支出比重依次是13.8%、12.3%和14.9%,而江西則為13.5%,比全國和湖南低,稍高于安徽;到2005年江西的服務消費支出增加到1699元,遠低于全國和湖南城鎮居民消費支出而略高于安徽(1584元)。從服務消費比重看,2005年全國、安徽和湖南分別為33.9%、24.9%和33.9%,江西為27.8%,依然是低于全國和湖南而高于安徽。
從江西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比較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一是江西雖然和其他省市一樣,由以“吃穿”為主的溫飽型轉向以“吃住用行”為主的小康型,但是江西居民無論是從消費支出額來看,還是從消費結構內部層次來看,都低于以上相應的省市,說明江西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三、討論和建議
1.采取適當措施,增加城鎮居民收入
通過比較分析,我們知道江西城鎮居民消費總體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原因是其收入偏低。目前,江西城鎮居民收入不僅總體偏低,而且收入增長速度緩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居民收入增長的步伐。因此,必須采取以下適當措施,增加城鎮居民收入:一是加快經濟增長,進一步提高國民收入。這就要求江西各級政府應重新認識江西的資源稟賦優勢,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和職工工資;二是進一步提高就業率。各級政府要想方設法增加投資,增加工作崗位,創造就業機會。要達到此目的,政府就應該擴大吸引外資規模和增強吸引外資的能力,同時還要運用優惠政策引導啟動民間投資。
2.轉變居民消費觀念
從上述比較可以看出,收入比江西低的安徽省其消費支出也比江西的高。可見,影響消費的不僅僅是收入因素,還有居民消費觀念等其他的原因。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江西城鎮居民有相當一部分人存在著貧窮時期的“量入為出、勤儉持家”以及至老死不相往來的“萬事不求人”的消費觀念,這使得居民更加注重遠期消費而忽視現期消費。這種消費觀念不符合現代消費潮流,不僅降低了居民生活質量,而且還阻礙了江西經濟的增長。因此,必須轉變居民落后的消費觀念,培養科學合理的可持續消費觀,這就有必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宣傳適度的科學消費觀,讓廣大居民認識到適度消費不僅能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而且還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使他們明白,自己在消費的同時,也在為國家經濟發展做貢獻;二是大力引導居民文明消費,反對不健康、不文明、不正當的消費。
3.完善消費信貸改革
江西城鎮居民消費傾向偏低,不僅受到傳統消費觀念的影響,還受到消費環境如消費信貸的影響。目前,我國消費信貸改革明顯滯后,主要表現在:一是信貸品種少,信貸形式單一,消費信貸還只是在住房、汽車、家用電器等品種上,而在旅游和教育文化娛樂方面還沒有真正普及;二是消費者資產和誠信制度還沒有建立,使得銀行面臨消費信貸違約風險,不得不進行“惜貸”;三是消費信貸手續繁雜,即所謂的“一門多步”,這不僅耗費消費者很多時間和精力,而且從消費者內心深處挫傷了貸款消費的積極性;四是進行信貸消費的消費者范圍窄,選擇信貸消費的大多是中等收入戶,而很少有低收入居民。由此可見,必須完善消費信貸改革,促進居民消費信貸的發展:首先,江西應在《個人消費信貸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借鑒消費信貸業務開展得比較好的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制定和實施適合本省省情的法律法規;其次,拓寬消費信貸范圍,不僅要滿足中等收入戶的信貸需求,而且還要適當刺激和滿足低收入群體的信貸需求,同時還要大力發展教育信貸和旅游信貸,使住房、教育和旅游消費盡快“熱”起來;第三,要加強對消費者誠信教育,為消費者個人建立資產和誠信檔案,降低銀行信貸的違約風險;第四,要大力簡化消費信貸的手續,必要時要作到上門服務,真正為信貸消費者著想,讓消費者滿意。
參考文獻:
[1]徐伍達:西藏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分析[J].西藏研究,2006.02
[2]近十年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研究[J].管理科學,2003.4
[3]嬈勇董利:中國城鎮居民消費需求分析[J].統計研究,2003.4
[4]孫剛:江西經濟崛起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