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利用對數線性回歸方法,分析了1988年~2003年FDI對我國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表明:FDI對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的正向作用較顯著;從影響的省份來看,FDI對該區域兩省一市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排序由強至弱依次為上海、浙江、江蘇。最后針對研究結論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FDI 地區差異 長三角 經濟增長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外商直接投資(FDI)已成為經濟全球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FDI與東道國經濟增長的關系也成為國內外學者廣泛關注的課題。在理論研究中,Koizumi和Kopecky構建了國際資本長期流動模型,分析了FDI對東道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美國經濟學家錢納里和斯特勞特1969年創立了兩缺口模型,認為發展中國家如果能成功利用外資,可以克服經濟發展中的儲蓄約束、外匯約束、吸收能力約束,增加國民總儲蓄和總投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FDI與東道國經濟增長相關性的實證研究多是直接建立東道國與FDI關系的對數線性回歸模型或者建立生產函數模型,前者試圖考察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及是否存在協整,而后者則是基于FDI-技術溢出-東道國經濟增長的研究思路。DeGregorio通過對12個拉美國家1950年~1985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分析發現,FDI與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Borensztein等通過對69個發展中國家1970年~1989年的數據進行分析,指出FDI的技術外溢導致了東道國經濟的增長。國內部分學者檢驗了進入中國的FDI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因果關系,其中李新安的研究考慮了FDI的集聚效應,認為經濟發達地區FDI集聚效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更為強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中西部地區市場化引資所面臨的路徑依賴;康承東、羅長遠等人利用協整檢驗或生產函數分析了FDI與東道國GDP的相關性??偨Y上述觀點,多數文獻的研究對象或者是作為經濟整體的東道國,或者是我國東、中、西部經濟區域,較少關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領航作用的長江三角洲(以下簡稱為長三角)地區,因此本文將作以
嘗試,試圖揭示FDI分別對長三角地區及其兩省一市經濟增長的影響。
二、FDI與長三角地區GDP相關性的描述性統計
長三角泛指“兩省一市”,即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20世紀90年代,長三角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總和每年都占全國GDP的16%以上,1998年以后這一比重上升到20%以上;在吸引外資方面,長三角地區走在全國的前列,其吸引的FDI占全國比重,從1988年的15.56%至2003年的39.27%,處于上升趨勢。
為直觀反映長三角GDP、FDI兩者的變化,將相關數據繪成圖。圖中顯示,1988年~2003年FDI與長三角GDP總體保持一致的上升態勢,1996年后長三角GDP增長一直很穩定,但是個別年份來如1994年~1995年長三角GDP增長較為迅猛,1995年~1996年有所回落,此時FDI卻呈現反向態勢;長三角實際利用的FDI增長凸顯于1991年,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FDI減緩甚至回落,1999年后又一次加速增長。
圖 長三角FDI、GDP年份變化圖
從長三角各省份來看,上海的GDP、實際利用FDI走勢與長三角的走勢較為類似:1994年~1995年上海的GDP由1972億元突增至6463億元,1996年又跌落至2902億元,同期FDI卻持續增長,1997年~1999年度FDI與GDP走勢也是呈現反向關系;浙江省與江蘇省的GDP增長一直比較穩定,FDI在經歷過亞洲金融危機下跌之后,分別于2000、2001年迅速攀升。因而,總體來說,長三角地區GDP與FDI總體呈現一致的上升趨勢,但是個別年份的走勢相悖。
三、FDI、地區差異與長三角GDP增長的實證分析
1.計量模型
計量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以下幾點:(1)考慮到所用數據為時間序列,引入對數相對容易得到平穩數據且不會改變時間序列的性質及相互關系;(2)本期的FDI影響本期的GDP,因為投資支出顯然是GDP的一部分;(3)投資決定一般是基于長期的考慮,因此假定FDI受前期GDP的影響。故有如下模型:
其中,表示因變量,、為自變量;、分別表示當年和上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FDIt為當年的外商直接投資;為常數項,、為自變量系數,為誤差。
2.數據來源
分析數據全部來自于國家統計局網站,其中FDIt、GDPt數據為1988年~2003年,GDPt-1的時間跨度為1987年~2002年;GDP與FDI的數據分別為以百億元、億美元計單位。
3. 計量結果的比較分析
(1) FDI對長三角總體GDP增長的影響
回歸結果為:
實證顯示:統計量F=324.026,相伴概率值p為0.000,說明兩個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線性回歸關系;調整后的R2為0.977,表明模型的擬合度較理想;D-W值2.670,模型不存在一階自相關;FDI投入每增長1%,對于長三角GDP的貢獻則有15.5%,且顯著性水平較高。
(2)FDI對上海GDP增長的影響
回歸結果為:
實證顯示:統計量F=324.026,相伴概率值p為0.000,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線性回歸關系;調整后的R2為0.834,模型中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度非常好;D-W值2.760,模型不存在一階自相關;FDI投入每增長1%,對于長三角GDP的貢獻則有25.6%,且顯著性水平為0.096。
(3)FDI對江蘇GDP增長的影響
回歸結果為:
實證顯示:統計量F=1886.314,相伴概率值p為0.000,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線性回歸關系;調整后的R2為0.996,模型中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度非常好;D-W值1.507,模型不存在一階自相關;FDI投入每增長1%,對于長三角GDP的貢獻則有10.9%,顯著性水平為0.000。
(4)FDI對浙江GDP增長的影響
回歸結果為:
實證顯示:統計量F=2976.931,相伴概率值p為0.000,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線性回歸關系;調整后的R2為0.997,模型中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度非常好;D-W值1.548,模型不存在一階自相關;FDI投入每增長1%,對于長三角GDP的貢獻則有11.8%,顯著性水平為0.000。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FDI對長三角及其兩省一市經濟增長的影響顯著,從影響的省份來看,FDI對該區域各省份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排序由強至弱依次為上海、浙江、江蘇。
四、實證分析討論
1.較之于江蘇、浙江,FDI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較為顯著
外商直接投資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可以由兩方面來考察。一方面,從FDI的實際流入來看,上海市實際利用外資中外商直接投資從1988年的3.64億美元到2003年的54.68億美元,增長了大約15倍;另一方面通過分析近幾年固定資產投資可知,1999年起上海的固定資產總額已近2000億元,占上海GDP的40%左右,意味著投資在上海的經濟增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同期FDI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7%~20%,因此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來源之一的FDI,對上海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FDI對江蘇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在長三角兩省一市中最弱
1988年江蘇實際利用外資中外商直接投資1.03億美元,2003年外商直接投資達105.64億美元,增長約103倍,在長三角地區各省份中增長最為顯著;與實際利用的外資相比, FDI對該省份經濟增長的貢獻較低,究其原因在于:江蘇省的外商直接投資多集中于制造業,而其他行業如交通運輸、電信、倉儲等服務行業準入限制較多,對外開放度低。如2003年江蘇服務業的對外開放度僅為1.24%,低于上海、浙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江蘇經濟增長;從江蘇省區域發展來看,蘇南的對外開放程度明顯高于蘇中、蘇北,相應的經濟發展也呈現“南高北低”。以2003年為例,蘇南、蘇中、蘇北的FDI分別占全省84.64%、9.58%、5.78%,GDP值分別占江蘇省62.83%、17.94%、19.23%。資本的逐利性驅使FDI資金流向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FDI與蘇南的經濟增長已形成累積的因果關系,但是蘇中、蘇北這種因果關系較弱。因而針對于江蘇省的經濟發展,省政府應該采取傾斜政策,使蘇中、蘇北成為外資密集、帶動力強的經濟增長帶;加快服務業的開放與發展,吸引更多的FDI來促進江蘇經濟增長。
參考文獻:
[1]Koizumi T., K.J.Kopeck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Domestic
Employment Effec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0(10):1-20
[2]陳志剛:外國直接投資與經濟發展:理論、實證和政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3]DeGregorio J.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2(39):59-84
[4]Borensztein E., J.DeGregorioJ-W.Lee.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15-135
[5]蕭政沈艷:外商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及影響[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2(1):11-16
[6]王成岐,張建華,安 輝.外商直接投資、技術外溢與內生經濟增長——中國數據的計量檢驗與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2002(4):15-23
[7]李新安:我國集聚效應與區域經濟增長相關性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2006(4):15-22
[8]康承東:FDI、FPI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 以美國為例[J].世界經濟研究,2005(11):31-36
[9]羅長遠:FDI、國內資本與經濟增長—1987-2001年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證據[J].世界經濟文匯,2006(4):27-43
[10]趙福厚: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三大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比較[J].現代財經,2006(7):23-2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