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霞,武警河南總隊政治部新聞工作站副站長、人民武警報特約記者,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全軍、武警部隊和河南省大型攝影藝術展。1994年,其作品《小花》榮獲河南省攝影藝術展二等獎;1998年,作品《兵貴神速》榮獲河南省攝影藝術展一等獎;2004年,作品《裁判》參加紀念建國55周年全軍攝影藝術展;2005年,作品《對弈》榮獲全軍攝影藝術展二等獎,并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展出。她不僅是2006年河南省十大女杰之一,而且是中國武警“十佳新聞工作者”中唯一入選的女性。
從事攝影這個以男性為主導的行業,拍攝部隊這個以男性為主體的題材,吳曉霞是怎樣脫穎而出的呢?“三八”婦女節期間,筆者走訪了這位武警部隊的上校女記者。
記錄影像是一種興趣
吳曉霞生長在一個攝影世家,父親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河南分會(河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受家風影響很深的吳曉霞,自小就對攝影有著高度的敏感和悟性。
為了提高攝影技術,吳曉霞把自己的家變成了攝影沙龍。在這里,她的作品成了父親、兄弟點評的對象。提高,就在這潛移默化中進行著。而后,她考入了美國紐約攝影學院中國分院,訂閱了《中國攝影》、《人民攝影報》、《攝影之友》等,補上了新聞基本功這一課,并很快嶄露頭角。為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她還拜中國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希望工程大使“大眼睛姑娘”的作者解海龍為師,在捕捉最佳瞬間的同時,用心去悟,在圖片中漸漸地融入自己的感情?!皵z影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人生的意義是尋找快樂,而這種快樂我時常在按動快門的瞬間找到。我想,我會繼續尋找下去?!眳菚韵颊f。
記錄影像更是一種責任
1987年,剛剛到武警部隊工作不久的吳曉霞接到了一項任務——拍攝河南所有武警執勤點的資料反轉片。這項工作一干就是一年,在這一年里,吳曉霞跑遍了河南的山山水水,無論烈日炎炎,還是雨雪紛飛,中州大地的座座警營都有她奔波的身影。斗轉星移,寒來暑往,她差不多走了4個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程,用完了600多個膠卷,拍攝了2萬余張照片。吳曉霞用自己的鏡頭,忠實地記錄了戰士們的可愛與忠誠?!昂退麄冊谝黄穑繒r每刻都會被他們所感動,”吳曉霞說,“這一年的工作決定了我一生的選擇——做攝影,記錄武警官兵的工作、生活和情感,將這些最可愛的人的影像傳播出去?!?/p>
2006年5月24日,鄧州市20多名小學生被一名歹徒劫持。當時歹徒右手持刀,渾身綁滿隨時可能引爆的炸藥。情況緊急,上級指示:派一名狙擊手將歹徒一槍擊斃,即使不能一槍擊斃,只要打響一槍,所有特警都要往前沖。為了拍到更好的照片,吳曉霞就趴在這名優秀的狙擊手旁邊。狙擊手打得很準,雖然沒有擊中頭部,但一槍擊中歹徒拿刀的手腕,槍聲一響,她也跟著狙擊手沖了上去?;貞浧甬敃r的全過程,吳曉霞感慨良多:“現在想想,真是很后怕,炸藥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稍谂臄z的過程中,我已經全身心地投入了,就像狙擊手要擊中目標一樣,記錄影像——這就是我的責任?!?/p>
獨特視角捕捉精彩瞬間
拍部隊這個以男性為主的群體,要表現男性的陽剛之美,在別人可能更多關注動態美時,吳曉霞則更多地去捕捉從動到靜的一種過程,發現細節,捕捉男人們的一顰一笑。“用感性的方式記錄男人的性感,用女性的敏銳捕捉戰士們的細節”,吳曉霞透露了自己的攝影心得,“這就像女人可能容易忽略自己的美麗一樣,第三只眼睛看到的世界,可能更精彩?!?/p>
然而,并不是每個能發現男性美的攝影記者都能拍好軍事題材照片的。從作戰處到偵察處,從全國武警部隊唯一女作戰參謀到全國武警部隊唯一女情報參謀,在作戰部門工作十幾年的經歷,使吳曉霞具有了對軍事題材作品敏銳的觀察力。她拍攝的《觀棋不語》、《分享》、《不公平的裁判》組照再現了官兵與警犬之間親密無間的深厚情誼。軍事攝影家駱飛在全軍攝影頒獎大會上點評時說道:“吳曉霞的作品視角獨特,感情細膩,耐人尋味。”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边@是著名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的名言。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自己的拍攝目標,吳曉霞力求與攝影對象“零距離”接近。
2003年10月,連日暴雨造成黃河蘭考段內堤多處決口,5萬余名群眾被洪水圍困。當時,吳曉霞正在休假,她二話沒說,主動提出要到前線。坐在疾馳的沖鋒舟上,她緊握相機,抓拍一個個感人的瞬間,危險與激情同在。一次,她在抓拍戰士轉移一位80多歲老大娘的鏡頭時,險些被洪水卷走。
2005年5月至9月,建國以來我國最大規模的反恐軍事演習在北京某訓練基地舉行。由于演習密級高,吳曉霞有幸作為唯一的攝影記者參與了全過程。為記錄好這光輝燦爛的一頁,整個演習過程她都與特戰隊員一起摸爬滾打在訓練場上。有時為拍好一個動作,她一次次趴在地上仰拍、又一次次登上高處俯拍……整整5個月,她無暇回家看望年幼的兒子,面部皮膚被嚴重曬傷。這次活動她拍攝了上萬張照片,讓一些攝影大家為之嘆服。為此,武警部隊特意為她出版了《著眼新的使命,鍛造反恐精兵》攝影作品集,褒獎這位“拼命三郎”。
“距離不僅存在于表面,最大的距離在人與人的心之間?!边@是吳曉霞在拍攝人物照片中的體會。2006年3月,武警鶴壁市支隊班長李飛冰河救人的事跡被媒體披露。為了走進英雄的內心世界,吳曉霞先后用20多天時間采訪了英雄本人、英雄的戰友及英雄的親人,以女性獨特的視角拍攝了英雄服務人民、英雄榮歸故里等30多幅圖片。
這就是吳曉霞——她跑遍了武警駐河南部隊所有的哨所,她的鏡頭,忠實地、敏銳地記錄著武警官兵壯歌前行中的動人瞬間!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