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表現為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延長企業壽命,還表現為企業發展與自然環境的改善、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本文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入手,分析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提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 企業可持續發展 意義 關鍵因素
企業可持續發展是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堅持不斷的創新以保持自身的活力和競爭優勢,在確保市場份額擴大和利潤增長的同時,在優化內部資源配置的基礎上,與外界環境變化相適應,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和能源,持續的增加盈利和擴大企業規模,實現企業永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一、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1.企業可持續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人類要永續生存和不斷發展,就必須確保整個社會和自然界的和諧統一,既要使物質財富不斷增長,也要保證自然資源得以持續地使用。這必然要求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獨立經濟單位的每個企業都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2.企業可持續發展可以促使企業整體壽命延長
研究表明,實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企業一般來說比其他企業壽命要長。究其原因,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企業在不斷創新中獲得了生機和活力,各種資源也不會在短期內消耗殆盡,從而使企業得以長期發展。
3.企業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取得長遠經濟效益的保證
企業只有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合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協調好內外部環境,不盲目擴張和惡性膨脹,必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1.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管理、營銷、服務等某一兩個或幾個環節上明顯優于競爭對手并且不易被其模仿和超越的能夠滿足客戶需要的獨特能力。就其本質來說,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種超越競爭對手的獨特能力。它表現為不斷創新的能力、獨特的企業文化、持續的學習能力以及較強的實踐能力。擁有強大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不易在競爭中失敗,不易被社會淘汰,實現了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2.創新力和控制力的統一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保證
創新力是指企業在面對各種市場競爭壓力和市場機會時,實際表現出來的適時地對內外生產經營要素進行重新整和以達到優化狀態,實現價值追加的能力??刂屏κ侵冈趪曳煞ㄒ?、社會倫理、道德和文化的規范下,企業使對其生存與發展有影響的相關因素有序地處于期望狀態的能力。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迅猛發展,創新已然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擁有較高創新力的企業只有在不斷的創新活動中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但企業的創新活動必須在有效控制下進行,否則企業將出現短期行為,影響長期戰略的實施和可持續發展的順利進行。只有實現創新力和控制力的統一,企業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開拓新的主導業務領域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主導業務范圍。在此范圍內,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盈利水平,滿足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在不同時期,由于環境和條件的變化會使不同產業的平均盈利水平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會對企業的主導業務發生不利影響,從而導致企業的盈利水平降低,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在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企業應及早預見可能發生的不良情況,根據實際條件積極主動地開拓新的主導業務領域,保證企業總體盈利水平的穩步提升,保證企業的不斷發展。
4.企業的發展與自然環境的改善、社會的發展和諧統一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與自然環境的改善、社會的發展互為依托的。企業只有在自然環境優越的時期才能長期的發展,在一個遭受嚴重污染,資源耗竭的環境中,企業已經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企業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也是如此。企業只有充分重視社會效益,才會使自己的品牌效益得到提高,無形資產得到增值。
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建設好學習型組織
學習使企業的創新力和控制力達到了統一,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任何一個企業都應重視學習的重要作用。企業的學習應該是一種全方位的學習,有益的知識和技能應盡可能多的學習;企業的學習還應該是一種全體成員的學習,從決策者到普通員工都應該學習。為了達到這些目標,企業應做好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工作。首先要尋覓一位學習型的企業家,其次要建設好強有力的學習型控制系統,另外還要完善學習型組織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作用,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2.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
優秀的企業文化指的是對企業有價值的、企業特有的、難以被模仿的、具有巨大凝聚力的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激發員工的聰明才智,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因而,企業應繼承以往的優良傳統,吸收其他企業優秀文化的內核,塑造優秀的本企業文化。
3.開拓企業新的主導業務領域
開拓企業新的主導業務領域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要做好以下的工作。首先,構建好企業的信息系統,尋覓新的主導業務領域;其次,完善對企業自身實力和能力的評定,探索新的主導業務的發展方向;再次,積極引進復合型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最后,還要提供開拓新的主導業務領域的物質基礎。
4.促進企業發展與自然環境的改善和社會發展和諧統一
要實現這個目標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完善生產管理,降低生產中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注重環境保護,減少生產污染;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滿足顧客和社會的需要;遵循客觀條件,循序漸進地發展企業。
參考文獻:
[1]王云:企業可持續發展與核心競爭力.經濟論壇,2004,10:66
[2]肖海林: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基礎、生成機制與管理框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10
[3]黃娟: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綜述.江漢論壇,2004,5:50-52
[4]葉生洪:企業結構·能力·績效——微觀SCP框架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