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根據現實物流領域的實際應用需要,解釋了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支撐環境,分析了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業務需求,說明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和基礎保障,研究了我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物流 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發展研究
一、概述
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推動著物流行業產生全方位、多層次的巨大變革,特別是電子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向物流領域的滲透,凸現了信息的巨大價值,對物流信息的識別、捕捉、傳遞、處理、存儲的能力及其在物流信息技術與物流信息系統的應用直接影響到物流生產、經營、決策領域。
當前,物流領域正在發生一場革命,這就是物流要借助新思想、新技術對傳統的運輸業務、倉儲業務、搬運裝卸、包裝分揀活動進行改造,實現不斷地提高貨物流通速度、降低貨物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品質、加快資金周轉、保證貨物安全的目標。
物流信息管理系統是由人和計算機組成的人機系統。它不僅要考慮技術問題,而且要考慮組織問題和人的行為問題。應當指出,擁有信息不等同于理解信息,理解信息需要進行數據挖掘和商業智能,然后采取行動,因為只有
這樣才能夠做到QR(快速響應)、JIT(即時)、ECR(有效客戶響應)。
二、物流必須依靠信息管理系統的支撐才能良好發展
現代物流信息系統的建立,需要全員參與,共同建設。必須依靠各個行業、地區、企業的協同配合,借助于技術、管理、通訊和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分步驟、分層次逐步建設。
由于物流生產地與需求地存在空間差異,物流生產力的布局也不夠均衡,為了做好物流生產業務,必須在物流信息捕捉上下功夫。目前,在各個地區建立公共的物流信息發布交流平臺,對于降低找貨成本、優化物流站點與線路就顯得至關重要。
信息技術是物流系統應用的基礎。在物流領域常用的信息技術主要有:信息采集技術、識別技術、信息傳遞與轉換技術、存儲技術、查詢技術等,采用這些技術可以改善物流業務流程,提高物流質量。
在物流企業內部,在生產與運作、經營與管理等方面借助于信息或信息系統,能夠有效地實現物流業務目標。比如,通過使用GPS技術與GIS系統,能夠對車輛和貨物進行跟蹤,保證了貨物安全,也便于客戶隨時隨地查詢。
三、我國物流業信息化的基本情況
1.取得的成績
(1)物流政務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利用已開發建設的網絡資源庫,建立了交通運輸信息網絡(CTInet)網管中心,交通科技信息資源網的建設也推動了物流信息信息系統建設的發展。
(2)物流企業信息化正在向實用方向發展
物流、電子商務的開展已經將運輸與信息化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貨運信息系統的開發成功,為企業構筑了貨運信息平臺,提高了運輸效率。
(3)港口和航運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我國港口企業已基本實現了生產調度、集裝箱碼頭、散貨碼頭的計算機管理,骨干運輸企業集團在實現網絡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礎上,重視自身IT資源的增值服務,提高了競爭力。
2.存在的問題
由于信息化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再加上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非常迅猛,客觀上使得物流信息管理存在不少問題,概括起來是:一是信息化覆蓋的廣度不夠,與物流建設粘結力不夠強;二是信息資源缺乏統籌開發,共享率低,更新速度慢;三是行業信息化標準、規范不健全;四是統籌規劃力度不夠,重復建設比較嚴重;五是信息類專業人才缺乏,特別是既懂信息技術,又熟悉物流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匱乏;六是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四、我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發展趨勢
物流信息信息系統的建設要立足于物流業務本身,充分分析現實的物流業務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利用先進技術或實用技術來對物流信息系統進行規劃、分析、設計、實現、測試、使用與維護,使其成為既能支持生產又能支持管理、決策的有效工具。
1.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主要目標
根據實際需求,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確定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交通產業、倉儲產業等的升級。主要目標是:借助于物流信息系統的建立,充分挖掘信息資源,在獲取物流信息的基礎上,進行信息識別與捕捉、分析與處理,關鍵是能夠理解信息,借助于信息系統,進行快速響應,從而實現物流業務目標。
2.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基礎保障
引入競爭機制,發揮市場的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效率和效益,使其在快速、持續、健康的軌道上不斷前進。為此,要努力做好五個保障。
(1)組織保障
政府各級部門應大力加強組織領導,理順管理體制。要加強各級信息化領導小組的工作力度,充分發揮其統籌規劃、科學管理、宏觀調控和決策的作用。
(2)政策和法規保障
重要的政策和法規,主要由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負責協調制定。要通過政策引導和措施保證,創造一個良好的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環境,促進社會各部門間信息和資源的共享,使物流信息與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3)資金保障
資金保證是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物流信息化建設,需要發揮行業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多層次、多渠道地籌措資金,多方位地加大信息化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緩解信息化建設資金總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
(4)人才保障
人起著基礎性作用,要培養既懂物流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5)技術保障
實施物流信息化建設,必須加強物流信息化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力度。
3.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實施重點
近幾年,物流信息化建設應側重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和完善信息化規劃和實施方案。以建設政務內網、政務外網和相應數據庫為龍頭,推進公路、水路、鐵路交通電子政務的建設。
(2)利用GIS等技術,加快物流信息系統和共享信息資源的建設工作。
(3)以管理部門、設計公司為主體,強化物流軟件系統的應用工作。
(4)建設智能化的運輸系統。
(5)以物流企業為主體,充分應用電子商務的新成果,加快物流系統的建設。
(6)政府部門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電子政務建設,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權威、可靠的政策、法規、經濟與技術等信息。
物流企業是信息系統建設的主體。在推進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堅持“總體規劃、階段實施、不斷完善、逐步升級”的原則,研究制定科學有效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方案。企業應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優化生產流程,改造生產工藝,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建立和完善企業因特網(Internet) /內聯網(Intranet)系統,實現企業管理網絡化。在有條件的企業開展企業資源計劃(ERP)管理。鼓勵企業進一步開展電子商務,利用電子商務改變傳統的交易方式,并建立與之配套的現代物流系統。當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和物流信息化市場正進入一個加速發展的時期。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基礎信息化建設仍然是當前需求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1]邵舉萍: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薛化成:管理信息系統.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