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逆向物流是現代物流發展的趨勢,它能充分節約和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優勢。本文從闡述逆向物流的涵義出發,通過分析我國企業開展逆向物流存在的認識、法制、信息等方面的障礙,提出了我國企業逆向物流運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逆向物流 障礙 對策
盡管逆向物流被認知和開展只有十幾年時間,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眾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環保法規約束力度的逐步加大,逆向物流的經濟價值已逐步得到顯現。國外許多知名企業把逆向物流戰略作為強化其競爭優勢,增加顧客價值,提高其供應鏈整體績效的重要手段。在我國,逆向物流仍然未能引起企業界的足夠重視,大多數企業對這一領域的開發還存在著大量的空白。在資源和環境制約企業發展的今天,我國各類企業應重視逆向物流,為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求得生存與發展,尋求新的競爭優勢。
一、逆向物流的涵義
人們一提到物流往往指的是產品從供應商手中送達到最終用戶手中的正向物流。但一個完整的供應鏈不僅包括“正向物流”,還應該包括與之方向相反的“逆向物流”。如圖所示。
逆向物流示意圖
“逆向物流”這個名詞是Stock在1992年給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最早提出的,在他看來,“逆向物流是一種包含了產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廢棄處理、再處理、維修與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動。”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逆向物流的定義是:“計劃、實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庫存、制成品和相關信息,高效和成本經濟地從消費點到起點的過程,從而達到回收價值和適當處置的目的”
目前,理論界對逆向物流的概念表述很多,其中較能概括其特點的定義是:與傳統供應鏈方向相反,為了實現價值恢復或合理處置,對原材料、中間庫存、最終產品及相關信息從消費地到起始點的實際流動所進行的有效的計劃、管理和控制過程。
二、引入逆向物流的原因及意義
逆向物流的目標不同于傳統的正向物流活動。正向物流活動主要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盈利、滿足顧客需求、擴大市場占有率等。逆向物流的目標在上述經濟利益目標之外,還追求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一既具經濟屬性、又有社會屬性的環境效益目標。
具體的說,企業引入逆向物流系統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表 引入逆向物流系統的原因
在以顧客為導向和綠色主義盛行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建立上述退貨、缺陷產品退回或召回、物料循環利用、報廢品和有害品回收處理等逆向物流系統,是提高顧客滿意度,節約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有助于企業降低物料成本,增加效益,促進技術創新,促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完善,對企業塑造環保形象、增強競爭優勢等具有積極意義。
三、我國企業開展逆向物流的障礙
據有關資料顯示,2006年美國的物流成本約占GDP的9.9%,而中國物流成本約占GDP的18.3%。其中美國的逆向物流成本已逐步降到物流總成本的4%左右。然而在中國,由于很多企業的逆向物流管理仍然是空白,逆向物流成本估計要占到物流總成本的20%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我國企業成功運作逆向物流存在的主要障礙有以下幾方面:
1.多數企業對發展逆向物流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據一份對300位受訪者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40%的被訪者認為逆向物流相對不重要,這成為阻礙逆向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企業的大部分管理者,只重視正向物流活動的管理,而對逆向物流活動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沒有發現其中的潛在價值。一般情況下,一件產品從消費者返回到生產者的費用,大約是同一產品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的9倍左右。很多企業認為實施逆向物流成本高,短期內很難獲益,因此,逆向物流不是他們優先發展的項目。
2.政府立法及引導鼓勵政策不足
大多數開展逆向物流的企業是迫于政府法律限制及環境保護機構的壓力,而不是經濟因素。在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大都出臺了關于殘次品的退回、包裝材料的循環利用、廢棄物的回收處理等法案,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企業逆向物流的開展。而我國目前相關法規還不夠完善。此外,逆向物流要想得到全面地實施,離不開政府的正確引導和鼓勵。沒有政府的相關法規和政策支持,企業的逆向物流運作很難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3.缺乏完善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統
與正向物流相比,逆向物流有著明顯的不同:正向物流起點和終點都比較固定,而逆向物流產生的地點、時間和數量則難以預見;逆向物流發生地點分散、無序;逆向物流發生的原因通常與產品的質量或數量的異常有關;逆向物流的處理系統與方式復雜多樣,不同處理手段對恢復資源價值的貢獻差異顯著。因此對信息系統的柔性化要求比較高,很難在原有正向物流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擴展。而國內大多數企業對開發逆向物流信息系統能帶來的效益持懷疑態度,都不愿投入太多的資金,即使已經建立起來的一些信息系統,也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四、我國企業開展逆向物流的對策
1.提高逆向物流意識
企業管理層應該提高逆向物流意識,認識到其中的潛在價值,意識到逆向物流已日漸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有力武器。正如西爾斯負責物流的執行副總裁所說:“逆向物流也許是企業在降低成本中的最后一塊處女地了?!蹦嫦蛭锪饕呀洷惶岬搅艘粋€戰略高度。管理者應該有長遠的戰略眼光,重視企業逆向物流系統的構建,制定出有利于逆向物流實施的政策,賦予物流部門足夠的權力,并大力培養相關人才,使逆向物流得以實施。
2.加大政府環境立法進程,出臺相關引導鼓勵政策
世界各國政府對危害環境行為的立法越來越嚴厲。例如歐盟的“廢棄電子電氣設備(WEEE)”指令,以及美國一些州的類似立法都要求制造商承擔處理這些產品的責任。WEEE規定2005年8月之后出售的設備,公司必須回收自己的產品。我國也應該借鑒經驗,加大政府環境立法進程,建立專門的監督管理機構,通過法規影響公司的環境行為。強制性的法律法規會使得企業不得不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強逆向物流的管理,以期達到法律的要求。
此外還應出臺相關引導扶持政策,例如在稅收、貸款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鼓勵企業進行逆向物流相關技術的研發,如廢棄物處理技術、再利用技術和環境污染物質合理控制技術等。
3.建設完善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統
信息技術的應用是成功運作逆向物流最重要的環節。建設完善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統,使信息化和標準化相結合,可以實現逆向物流的規范化。例如將條形碼、射頻等技術,應用到產品甚至是產品的零部件上,并儲存有關產品的結構、材料構成、生產時間、銷售狀況、回收處理建議等信息,使企業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對所有進入逆向流通的產品進行有效、及時的追蹤。另外,逆向物流信息系統還應包含分揀、倉儲等環節,以提高逆向物流系統的工作效率。
4.引入第三方逆向物流管理
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無力投資進行逆向物流系統的建設;對于大型企業而言,為了集中精力形成核心競爭力也非常有必要將部分或全部逆向物流活動外包給第三方專門企業。第三方逆向物流企業既可以對退回的產品進行集中收集、分類、處理,同時又可以提供集中的倉儲和運輸活動。通過對流程加以整合,可以產生規模效應,節省成本。另外,一般情況下,第三方逆向物流企業都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統和操作流程,專業化的運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逆向物流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的運作風險。據報道,國際物流巨頭如UPS、聯邦快遞等公司已經進入我國并開始提供逆向物流管理服務。因此,第三方逆向物流已經成為逆向物流發展的趨勢。
綜上所述,盡管逆向物流并非新生事物,但由于許多原因,目前逆向物流還不是我國企業優先發展的領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它的戰略重要性,也必將投入更多的資源用于建立、完善逆向物流系統,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莎拉·默里:“逆向物流”大有講究.金融時報,2007-5-18
[2]王蘭王俊峰:我國大型企業實施逆向物流困難的原因及對策.鐵道運輸與經濟,2007(2)
[3]胡繼靈方青:供應鏈的逆向物流管理.物流技術,2004(1)
[4]雷震甲楊納讓譯:綜合物流管理入門.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