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對珠三角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電子商務應用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挖掘優勢,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探討解決的方法,為珠三角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 珠三角 中小企業 信息化建設 電子商務應用
隨著網絡建設的普及和應用,信息傳播越來越廣泛、及時,這為信息化管理的實施提供了充分條件;企業如何更好地進行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提升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顯得越來越重要。
廣東省政府非常重視信息化的建設和應用,把信息化作為本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廣東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為了摸清珠三角地區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現狀,我們對地處珠三角腹地的廣州、佛山禪城區、順德、南海、三水、高明等地的中小企業進行了專項調查研究。
一、樣本構成
該項研究是以發放問卷的形式對珠三角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進行調查。前后共進行了三次問卷。第一次,2003年底,發放560份問卷,實際完成了491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87%;第二次,2005年初,發出問卷300份,有效回收214份,有效回收率88%;第三次,2006年6月,本次共發出問卷300份,有效回收228份,有效回收率76%。通過問卷,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歸納和分析,我們對珠三角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發展進程有了較深入地了解。
200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國有企業數量占樣本總數的14.29%,集體企業占7.14%,民營企業占60.71%,外商獨資或外方控股的合資公司占17.86%。與2005年相比,民營和外商獨資或控股的企業數量在增加,而國有企業數量在下降。按行業劃分,金融保險企業占樣本總數的5.14%,電信類企業8.88%,交通運輸倉儲類5.14%,旅游飯店娛樂類2.28%,房地產物業管理類4.21%,陶瓷類5.14%,紡織類1.87%,家具類1.40%,計算機信息類8.88%,電子產品類12.15%,其他類占44.39%。樣本種類繁多。企業規模也各不相同,其中職工人數500名以上的占22.79%,職工人數50~500名的占45.85%,職工人數50名以下的占31.36 %。500名以下的企業合計約占80%。
可見,珠三角地區中小型企業的種類比較多,行業分布廣泛,所占比例比較高,與我國目前企業的結構現狀和特點基本一致。樣本來源具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概況
1.企業領導對信息化應用的態度
在樣本企業中,領導對信息化建設持肯定態度的達到81%,這個數據表明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已經深入到大部分企業領導的思想意識領域當中。但是,由于行業性質不同,部分企業領導對信息化應用的態度也不盡然,持無所謂和否定態度的占17.86%,主要分布在陶瓷、紡織等行業。通過了解發現,并不是這些企業不需要信息化應用,而是大部分屬于私有企業,經營規模小,產品數量有限,再加上企業不十分了解如何實施信息化建設和管理,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資金去進行信息化建設和管理。
2.企業信息化總體規劃及培訓情況
(1)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情況。通過調查發現,有35.51%的樣本企業對信息化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正在制定和計劃制定的企業占28.5%,有29.91%的企業不了解和沒有制定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已有規劃和準備制定規劃的企業占三分之二,說明大部分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認識。
(2)企業人員信息化培訓情況。從統計數據看,64.29%的企業進行了人員信息化培訓,其中計算機信息、金融和交通運輸倉儲行業對人員進行信息化培訓的程度比較高。而紡織業和家具業的培訓相對較低,甚至沒有培訓。不同的行業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一樣。
企業信息化培訓的主要內容表現在:辦公軟件的使用占28.57%,網絡營銷的基礎知識占21.43%,電子商務基礎知識占17.86%,因特網基礎知識占0.41%。從這個分布數據看,信息化培訓已經開始注重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知識的應用。
3.計算機擁有量及內部網絡、企業網站建設
計算機擁有量和內部網絡建設是反映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的兩個重要標志。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有利于企業加強信息化管理;內部網絡加快了企業內的信息交流與共享,有利于提高效率;企業網站的建設可以使企業迅速觸網,為企業實施電子商務打開一扇窗口。基于此,在問卷中對上述情況進行了調查。
2006年調查數據顯示,93.89%的企業擁有計算機,41.34%的企業建立了內部局域網,有53.57%的企業已建立了企業網站。可以看出在珠三角企業界,計算機的普及率是相當高的,且比較重視局域網和企業網站的價值,信息化建設的硬件基礎好。
4.信息化的主要應用領域
調查顯示,珠三角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最多的領域是:辦公自動化、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從2003年到2006年,隨著信息化的建設和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應用的比例在不斷提高,如圖表1所示。
圖1 信息化的主要應用領域
從所占的比例不難發現,企業對于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和辦公自動化比較重視,位居前三名,信息化應用比較好。而在企業資源規劃、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生產計劃與控制系統建設方面比較弱。這也表明中小企業在信息化管理的全面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企業對信息化的管理需求還不是很迫切,或者說是條件還不具備。
5.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狀況
(1)企業電子商務開展情況。從2005到2006年的數據看,沒有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由42.06% 下降到10.71%,已經開展的企業由18.69%增加到50%,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增長了31%。開展電子商務效果好的企業由7.48%增至21.43%,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外資、合資或者與信息技術相關的一些行業。其他一些行業開展的效果不明顯。從調查的數據看,開展的企業數增加了,但是效果不明顯,投入了但是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這將給企業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帶來障礙。
(2)中小企業使用第三方服務平臺進行商務活動。中小企業進行商務活動借助的平臺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自己建設的商務網站,二是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根據我們的調查,第三方服務平臺目前已經逐漸成為中小企業進行商務活動的主要平臺。
根據佛山2006年的統計數據,佛山現有中小企業49115家,2007年2月,我們通過對阿里巴巴網的訪問,發現有31145家企業在阿里巴巴網進行了注冊,占企業總數的63.36%。其中4522家企業申請了誠信通,為進一步開展網上貿易打下基礎。隨著第三方服務平臺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完善,企業利用第三方服務平臺進行商務活動的比例會越來越大。
(3)企業網站應用的主要業務。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網站應用主要集中在信息發布、接受網上訂單、收集客戶信息方面。經過數據統計我們發現:超過半數的企業在網上介紹產品、發布信息;接受網上訂單的企業從24.77%增至35.71%,增長10.84%,但總數只占樣本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說明大部分企業對此持保留態度;收集客戶信息從13.08%增至45.71%,增長32.63%,且總數占樣本企業數量的一半,表明大部分企業在積極開展這項工作,重視利用網絡與客戶保持良好的溝通和服務。
(4)企業的商務經營、運作模式。在問卷中,我們對企業的電子商務經營運作模式進行了調查。主要涉及到營銷模式、業務洽談方式、銷售方式、網上采購、網上支付情況等。具體數據如下圖表2:
圖2 企業經營運作模式情況
從統計表中看出,E-mail洽談、網絡營銷和網上支付位于前三名,表明企業在業務的洽談、營銷的方式和支付方式已經為部分企業接受并得到應用,網絡化管理初見成效。
(5)有關數據的挖掘和應用情況。在2006年問卷中,有53.57%的企業對于相關銷售數據信息進行挖掘和分析,其中15.3%的企業采用數據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并用來進行生產計劃的制定,有38.26%的企業憑經驗進行數據分析并用于生產計劃的制定。可見,數據的有效分析挖掘和利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中小企業由于企業自身的規模相對較小、資金不充足等原因的限制,這方面的需求比較弱。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普及,技術環境和經濟環境的完善,這方面應該會有很大的發展。
(6)增幅比較大的幾項:我們對2003年~2006年的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發現,財務管理21.11%、客戶關系管理20.64%、人力資源管理19.82%增長的比例位居前三名;進銷存和生產計劃與控制的應用躍居第四、五名,從2005年的28.97%,上升至2006年的46.43%,增長了17.6%,進銷存的信息化管理有了較大的提高,同時企業在經營決策管理、企業資源規劃等方面的應用比例在不斷提高,信息化應用的范圍在拓寬,應用的領域在深入,企業對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在逐漸加強。
三、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1.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尋找突破口
從本次調查的數據不難看出,信息化應用最多的領域是OA、財務管理系統,還有63.36%的企業借助第三方服務平臺作為應用的突破口。這些數據表明,部分企業已經根據自己的實際尋找到了突破口,目前財務管理軟件大多實現了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的發展,財務體系比較固定。通過第三方平臺展示自己的企業形象和產品,尋找商機,進行客戶關系管理,進一步實施網上訂購和銷售,促使企業內部進一步的信息化建設和應用。這三個環節可以作為中小企業實施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突破口。
2.加強良好的電子商務環境建設
首先構建電子商務安全運作的綜合保障體系,建設安全、可靠的通信網絡,保證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傳遞;保證數據庫服務器絕對安全,防止黑客闖入網絡盜取信息 ;電子簽名和認證是網上比較成熟的安全手段,應逐漸推廣使用。其次盡快完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交易行為。最后,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技術支持服務。充分利用中小企業信息網為企業開展信息咨詢服務、技術培訓、企業管理的新知識和理論,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建議,引導中小企業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網絡經營,促進中小企業實施電子商務。
3.注重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
問卷調查顯示,中小企業對人才的學歷需求,大專和本科生的學歷結構就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專業知識結構和技能方面,偏向應用操作性的實用型人才,2005年~200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企業需要的人才排在前三名的為:網絡營銷員、客戶關系管理員、電子商務操作員。根據人才的需求現狀,調整人才培養的結構和培養的比例,針對不同層次的人才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培養方案,
4.今后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方向
從2005年~2006年的調查數據來看,2005年位居前四位的信息化建設領域是辦公自動化、財務管理系統、客戶關系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而2006年的數據,位居前四位的是:客戶關系管理、生產計劃與控制、供應鏈管理、財物管理,企業將這四項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點,說明信息化的認識在不斷提高,應用在不斷深入。這部分企業占樣本總數的25%~35%,比例不大,但是表明了信息化建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從上面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除個別企業嘗試外,珠三角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總體上還局限于交易前的階段,即主要應用于網絡廣告、網上尋找買家或賣家、網上洽談等環節,少有在交易中和交易后的應用,如網上采購、網上訂貨和網上售后服務等。而客戶關系管理、生產計劃與控制、供應鏈管理、企業資源規劃等是企業信息化建設待開發的領域,并且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梁春曉:2004年~2005年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06~04~20
[2]賈興華:淺析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及策略.經濟管理論壇.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第1期
[3]張瓊: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企業天地,2005年第1期
[4]王玉珍:中小企業信息化問題研究北方經貿,2006年第1期
[5]陳東紅:論信息化與中小企業的發展.統計教育,2005年第2期
[6]李巖:中小企業信息化調查報告 中國會計電算化,2003年第5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