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分析ERP系統與傳統財務軟件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差異,以及對財務軟件發展趨勢的預測,指出ERP系統應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之首選。
[關鍵詞] 財務軟件 ERP系統 財務管理
我國財務軟件的發展和應用開始于20世紀7O年代末,20多年來財務軟件在我國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當前,我國經濟正全面邁向市場經濟,全球經濟在一體化發展過程的同時,經濟形態正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變革,因特網在全球普及掀起了電子商務的浪潮,一個管理革命、技術創新、軟件換代的新管理時代已經來臨。原有的核算型財務軟件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要求,集企業產、供、銷、人、財、物于一體的支持管理者進行戰略決策的管理型軟件成為企業迫切需要的管理工具。而ERP系統針對現代企業管理需求而設計,是當今國際上先進的企業管理思想和先進的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企業信息系統發展的最新成就,應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之首選。
一、ERP系統的內涵及作用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 系統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為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反映時代對企業合理調配資源,最大化地創造社會財富的要求,成為企業在信息時代生存、發展的基石。ERP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著名的IT 分析公司根據當時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需要,提出了企業資源計劃這個概念。企業資源計劃ERP 是一種主要面向制造行業進行物質資源、資金資源和信息資源集成一體化管理的企業管理軟件。
現代企業間的競爭是一個企業的供應鏈(供應商、企業制造車間、分銷網絡、客戶共同組成一個緊密的供應鏈) 與另一個企業供應鏈的競爭。而企業資源計劃ERP 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ERP 系統中的計劃體系包括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采購計劃、銷售執行計劃、利潤計劃、財務預算和人力資源計劃等,這些計劃功能與價值功能已經完全集成到整個供應鏈系統中。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通過定義與事務處理相關的會計核算科目與會計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務處理發生的同時自動生成會計核算分錄,保證了資金流與物流的同步記錄和數據一致性。從而,企業可以根據財務資金現狀,追溯資金的來龍去脈,并進一步追溯所發生的相關業務活動, 這就改變了資金信息滯后于物料信息的狀況,有利于實現事中控制和實時決策,這樣企業的資金狀況就可以得到控制。
此外,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功能都在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處理流程中得到實現時,每個人的工作潛能與責任心必然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這樣就實現了企業管理人性化的轉變,提高了企業管理的文化,提高了企業對市場動態變化的響應速度,從而提高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二、ERP系統與傳統財務軟件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差異
傳統財務軟件是為替代手工記賬,從以會計核算對外報告為主要目的傳統會計中產生的,而ERP 系統為適應企業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它與傳統財務軟件有著本質的區別。對于現代企業管理真正起作用的是ERP 系統,ERP 系統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是其他軟件無法替代的。
1.ERP軟件比較注重軟件的內部控制功能,體現先進的管理思想
一個企業管理軟件好,就會在內部起到互相牽制、互相監督的作用,就有利于加強管理,堵塞漏洞。ERP系統有許多地方,看似無關緊要,可一旦深刻了解,就會感到它先進的管理思想和豐富的內涵,這主要體現在它的功能上,細節中和系統清晰的控制思想上。反觀傳統財務軟件的發展,大多是以財務軟件為中心的外圍擴展。財務軟件最初基本上是從模擬手工開始的,有的甚至是手工的翻版,即使以后版本的改進與提高,也很難完全消除這種模擬手工處理的痕跡,只是達到了滿足日常核算的要求,很難體現先進的管理思想。以應付賬款為例,傳統財務軟件采用了與手工核算一樣的方式,即在一級科目應付賬款下設置供應商明細科目。這種方式易于理解,但無法對債務進行財務層面的監管,僅能滿足簡單的核算需求。相反ERP系統通過啟用專門監管應付債務的供應商子賬管理應付賬款,把供應商與采購業務進行集成管理,通過對長期供應商與一次供應商的差別方案的有效記錄和跟蹤,管理供應商及往來款項,確保總賬與子賬的實時一致性。同理可擴展至客戶管理、存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等,由于這些子賬與業務實時集成,為業務財務共有,所以管理功能強大,方便融入業務財務部門的管理思想。
一個企業管理軟件好,就會在內部起到互相牽制、互相監督的作用,就有利于加強管理,堵塞漏洞。ERP系統有許多地方,看似無關緊要,可一旦深刻了解,就會感到它先進的管理思想和豐富的內涵,這主要體現在它的功能上,細節中和系統清晰的控制思想上。反觀傳統財務軟件的發展,大多是以財務軟件為中心的外圍擴展。財務軟件最初基本上是從模擬手工開始的,有的甚至是手工的翻版,即使以后版本的改進與提高,也很難完全消除這種模擬手工處理的痕跡,只是達到了滿足日常核算的要求,很難體現先進的管理思想。以應付賬款為例,傳統財務軟件采用了與手工核算一樣的方式,即在一級科目應付賬款下設置供應商明細科目。這種方式易于理解,但無法對債務進行財務層面的監管,僅能滿足簡單的核算需求。相反ERP系統通過啟用專門監管應付債務的供應商子賬管理應付賬款,把供應商與采購業務進行集成管理,通過對長期供應商與一次供應商的差別方案的有效記錄和跟蹤,管理供應商及往來款項,確保總賬與子賬的實時一致性。同理可擴展至客戶管理、存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等,由于這些子賬與業務實時集成,為業務財務共有,所以管理功能強大,方便融入業務財務部門的管理思想。
此外,與傳統財務軟件相比,ERP軟件更注重經營管理與控制。ERP系統的生產與成本管理子系統,體現了ERP系統提供多步驟生產管理的功能。首先,企業按產品構成和費用預算事先定義各步驟半成品和產成品的成本結構,系統會根據企業的定義可自動計算生成各產品標準成本。這就是初始化的一部分。然后,系統在接到生產定單后允許發料。當輸入已經批準的生產定單后,系統自動按照已定義的產品BOM計算并向倉庫發出領料通知。原材料或半成品一旦被領出,系統自動按照標準成本扣減存貨并計入該生產單位的生產成本。而半成品或產成品完工入庫時,對多步驟生產中的半成品,從一個生產步驟轉入另一步驟,盡管沒有真正的入庫,但為計算的成本的準確性,作虛假入庫后,再領取半成品處理,系統自動按標準成本扣減生產成本,增加相應存貨,并且計算出產品成本差異,以便管理人員進行分析與控制。而其他軟件主要是記錄財務信息。其次是通過所記錄的內容分析才能起到控制的作用,并不能直觀地起到控制的作用。ERP 軟件不僅有完善的財務核算與業務處理功能,而且注重業務處理過程中的管理與控制。ERP軟件不僅僅為管理人員提供管理信息,而且本身也執行不少管理控制。
2.ERP軟件適應現代設計的要求,具有充分保留業務處理痕跡和提供審計線索的功能
該功能正是一個理想的管理軟件所必須具備的,ERP 系統充分考慮到了這點,它在初始錄入憑證時生成一條記錄,在改動、刪除時,并不是在原記錄上變動,而是另有記錄反映。這樣在查詢時,同一筆業務有哪些改動,在什么時間改動、操作,在哪項功能中變動,均可查詢得出結果。每一筆處理都留有痕跡,這就為審計工作提供了線索,人為地調節利潤和改動數據就會變得一目了然。
而傳統財務軟件的設計和開發沒有充分考慮審計人員的特殊要求,如果軟件設計時未考慮審計要求,基礎數據變動也無任何痕跡,這就使得審計難以進行。致使會計電算化處于一種“脫節” 狀態,這將嚴重影響我國管理軟件特別是財務與審計工作的發展,不能適應現代審計的要求。
3.ERP系統集成化程度高
ERP系統是以生產制造為中心,財務及成本只是這個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財務子系統與其他子系統高度集成,真正實現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統一。ERP 系統所用數據都是從生產等業務開始,財務部分與生產、采購、銷售、庫存等環節緊密相連,一環扣一環,真正做到了無縫的連接。傳統財務軟件的各子系統也注意了信息的共享,但仍屬于一種單項管理的集合,是離散型管理軟件。各子系統一般僅圍繞著自身的業務進行處理,缺乏全局觀和系統化的思想,子系統間僅通過訪問有關數據庫來實現信息共享。ERP 系統圍繞著企業經營的供、產、銷這條主線,規范有關的業務,加強企業的管理和控制,形成集成管理。可見,ERP 系統的各個子功能模塊是集中式的結合,對于企業的統籌管理更有意義
三、ERP系統成為我國現代財務軟件發展的必然趨勢
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企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和管理模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企業對財務軟件管理方面的功能要求大為增加,其中包括事前預測、決策,目標體系,計劃體系,財務分析,全面分析等內容。企業對管理型財務軟件的需求也將越來越明顯,管理型財務軟件成為現代財務軟件發展的必然趨勢。
ERP軟件基于先進的管理思想,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針對現代企業管理需要而設計,是企業信息系統發展的最新成就。它以業務為中心來組織,根據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連續運動和反饋來設計,能跨越職能領域的邊界,實現整個企業信息的集成。ERP 系統的會計子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與ERP系統的其他子系統融合在一起,集財務會計、成本管理、管理會計于一身,體現了計劃、控制和決策等功能,以生成與企業有關的所有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為目標。
1.ERP系統對財務會計的發展
ERP系統中的財務部分將企業的需求定位于財務系統而非賬務系統。ERP系統在定義企業財務系統的框架和流程時結合考慮了制造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的框架和流程。其賬目結構的設置、賬務流程的處理、接口的設計、報表需求的定義,是從整個企業的角度實現了財務子系統與分銷、制造子系統的信息集成,其管理的起點是業務而非憑證,其財務部分更加注重于業務對財務的影響和財務對業務的控制。
2.ERP系統對成本管理的發展
ERP系統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分析和考核,強調成本預算、成本控制與分析、責任成本管理等功能。典型的ERP系統成本管理涉及產品成本核算、成本中心會計、訂單和項目會計、獲利能力分析、利潤中心會計以及輔助管理決策的執行信息系統。它將整個系統連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信息高度集成,實時反映企業的運營狀況,為管理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該系統不僅反映貨幣信息,而且反映非貨幣信息;不僅強調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強調信息的相關性和及時性。
3.ERP系統對管理會計的發展。
ERP系統體現了先進的管理會計思想,反映了一套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強調事前計劃、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饋。這些計劃、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個供應鏈系統中,一方面可保證資金流與物流的同步記錄和數據的一致性,改變了資金信息滯后于物流信息的狀況,有利于企業實行事中控制并適時做出決策;另一方面,在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處理流程中實現了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等功能。ERP系統遵循整體預算架構,更多地采用客戶訂單來啟動生產計劃和材料采購計劃,而傳統整體預算根據銷售預測來擬訂生產計劃。
此外,ERP系統更加適應中國企業的現實管理要求。相對于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ERP更加注重管理的全面性、系統性,更加重視企業與外界的關系,更加支持全球化經營,這些新的發展正是當前中國企業普遍呈現的管理要求。
由此可見,ERP系統體現了先進的財務會計、成本管理和管理會計思想的統一,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樣化信息需求,適應中國企業的現實管理要求,可以認為ERP系統是我國財務軟件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結束語
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基本具備推行ERP的條件。市場競爭的現實環境加速了中國企業的成熟,為求生存和發展,大部分企業都能正視現實,接受改變。同時,近年來,企業人員的素質也在不斷提升,懂得和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人員也越來越多。此外,作為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信息技術集成的ERP并不高深且支持分步實施。在可以預見的將來,ERP將作為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我國企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呂文清:ERP制造與財務管理[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
[2]方言:ERP中的財務管理[EBPOL].http://www.cnmeans. comP2005-03-12
[3]孫慧琳崔凱:從會計電算化到ERP系統中的財務管理﹒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5 (5)
[4]陶穎:管理型財務軟件的研究和實現.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10)
[5]何克飛:財務軟件發展趨勢探討.計算機輔助財務管理,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