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美完成了對大中的收購,家電連鎖行業正式出現雙雄并立的局面。
更遙遠的未來,國美與蘇寧繼續雙雄爭霸,保持競爭均勢?還是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
均勢競爭是最佳競爭格局
其實,在蘇寧和國美先后收購大中的時候,早前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去年的夏天,國美在廣州宣布與格力簽定2億元銷售大單,持續三年之久的“格國之爭”終告一段落。雙方握手言和。
也許,有人問,國美與格力和好,與蘇寧有什么關系?
其實不然,在某種意義上說,正因為蘇寧的存在,才有國美和格力的和好,至少可以說是提前和好。
從本質上說,國美與格力和好,是廠商雙方利益博奕的必然結果,家電連鎖與制造商的共生是一種必然,其爭斗無非是利益分配格局沒有找到均衡點,在經過雙方較量和權衡之后,最終還是會獲得雙方可以接受的利益分配格局,在三年前格力和國美決裂時,就已經預示了它們總有一天會握手言和。
而蘇寧的存在,給了博奕雙方更多的選擇,2006年,蘇寧的一次空調采購招標大會上,對于蘇寧電器提出的種種要求,格力總經理董明珠公開發難:“如果蘇寧非要以這么低的價格進貨,格力就退出本次的采購。”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只能苦笑,“如果中國家電業界還有第二個董明珠,我只能用奧運冠軍劉翔的速度開店了。”而格力之所以如此強硬,一半是由于擁有自建渠道,一半也是由于擁有“第二個蘇寧”,那就是國美。
如果對于很多制造商來說,只有一個國美,或者說是只有一個蘇寧,都將使利益的天平傾斜,無法達成利益平衡,形成合理的價值鏈;國美與蘇寧的競爭均勢,使廠商博奕有了更多選擇,變數也更多。不僅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廠商關系,更由于競爭的存在,促使雙方不斷進步。
歷史終結者:個人的勝利與時代的失敗
當終結者出現的時候,也許正是一個萬古如長夜的漫長黑暗時代的開始。正如歷史上,獨裁者的出現,個人的權威和榮耀往往帶來的是整個時代的暗淡無光。而群雄并起的時代,才是燦爛千古的黃金時代。先秦時代如此,羅馬帝國之前的希臘也是如此。
進入2007年,國美電器對外宣稱本年度內門店數量將擴張至1000家,實現銷售額i000億元;緊隨其后的蘇寧不甘示弱,宣布其目標是2010年家電連鎖門店總數能夠達到1500家,在并購大中后,國美與蘇寧相加,總體市場份額會更為恐怖。
試想一下國美吃掉蘇寧,或者是蘇寧在哪一天并購國美,那就產生一個處于絕對壟斷地位的無敵霸主。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將擁有家電連鎖行業的幾乎整個版圖,所有的家電廠商,在面對這樣的一個連鎖終結者時,都將處于不對等的地位,不對等的博奕,將無法保證雙方形成合理的價值鏈利益分配格局,發生嚴重傾斜。那時候,整個家電行業將被連鎖渠道綁架在自己的褲腰上。
同時,在某種意義上說,競爭是企業成長的強大動力。國美與蘇寧的競爭,迫使雙方不斷進步,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在各個領域進行廣泛的、持續的變革。在競爭中,蘇寧成就了國美,國美也成就了蘇寧,正如武林高手需要對等的對手存在,才能互相提高一樣。而終結者的出現,將使大規模競爭在事實上不再存在。
事實上,一家獨大的企業出現,往往是一個兇兆,一統天下之始,就是逐步走向衰亡之始。很多企業就是在成為行業內的霸主之后才逐步衰亡的。外部競爭的消失,將使企業滋生大企業病,對于外界的反應變慢,傲慢對待消費者和合作者,內部管理走向官僚化等等,都將逐步侵蝕企業的競爭力,直到新的力量出現,或許一些曾經的霸主還會坐井觀天,一直到新興勢力擠下歷史舞臺乃至剝奪了生存空間,才大夢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