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膨脹的年代。
在很多城市,房價已經高聳入云,令眾多市民望塵莫及;而隨著豬肉的上漲,一個全面漲價的時代來臨。
普遍的漲價,使一般民眾陷入矛盾中:一方面對于物價上漲破口大罵,恨之入骨,一面又希望自己所在的企業能夠漲價,等老板賺了錢后好給自己加薪。
不僅是普通民眾感受到了壓力,很多曾笑看風云的企業老板們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局:一邊是上游材料漲價,瀕臨虧本的邊緣,卻害怕漲價失去已有市場,不得不強打精神支撐;一邊是員工經常在耳邊訴苦乃至以辭職為威脅,哭著喊著要加薪,物價的飛漲使眾多的民眾面臨生存的巨大壓力,漲價時代的社會性壓力很快傳導到企業之中——在深圳,數百工人罷工,要求增加薪水,以保證其基本生存,而這種類似的要求,已經在中國企業中普遍蔓延——唯有通過普漲工資,才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通過大規模給員工漲工資,最后,員工工資增加的速度追平乃至超越物價上漲速度,自然會消解物價危機。
事實上,早在幾個月前,肯德基,麥當勞等在華企業,已經走在前面,7月份,麥當勞已宣布其在中國的所有員工全部漲薪30%,很多有遠見的企業,也紛紛步其后塵。
在社會經濟領域,普遍性的漲薪,將形成一個類似日本經濟騰飛時期的普遍性國民收入增加,并最終經過消費升級,達到產業升級,完成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飛躍。
1960年年底,日本池田內閣宣布實施為期1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從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發生了三次消費革命,而消費革命,也引發了日本的產業升級,并最終使日本企業普遍崛起,造就了今日的經濟大國地位。
而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生產了占美國30%的消費品,但工資水平僅為美國的4%。在GDP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人均收入水平增速已經連續多年低于GDP增速。普通民眾收入徘徊不前。
收入的不足,制約了國民消費能力,彩電已經進入千家萬戶,但是存在普遍虧損。微波爐也是,利潤最低的時候,一臺微波爐竟然只有1元錢的利潤。目前,中國企業都呼喊開始品牌時代?,F狀卻是,價格戰依舊風行。由此導致的一個問題是低端商品迅速普及但是無法升級,企業沒有足夠的利潤投入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只能在低端徘徊。
而通過普遍性的漲薪,將會釋放出巨大的消費能量,并由此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依托于強大的國內消費能力,中國企業也將普遍完成群體性崛起。
同時,隨著員工收入的普遍增加,其受教育機會也將增多,未來員工的個人知識化與群體的有組織化將變得更為明顯,無論從身價還是重要性上說,未來的員工將從目前的若有若為,變成“貴人”。
Brainbench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ike Russiello:對于IT企業來說,只有加薪才能留住企業的核心技術。在目前所有的IT職業中,加薪可能最大的是具有綜合能力的人員,數據庫人員和系統的管理和操作人員。
南美輪船(中國)有限公司的中國區人力資源總監唐蓓莉:一個毫無競爭力、虧損的企業肯定面臨著人員緊縮、財政困難的窘境,發展勢頭良好的公司正是處于急需用人之時。在這種情況下,用“薪”留人將是HR的良策,加薪自然不在話下。
知名人力資源專家龔亞楠:再不加薪,企業可能就請不到人了,到時候好多企業家都成為光桿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