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勞動關系做出重大調整的中國《勞動合同法》1月1日正式實施,新法針對勞動合同的簽訂、履行、合同解除與終止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明確了合同內容、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條件,規定了企業不與員工簽合同將賠付雙倍工資,勞務派遣工應與其他員工同工同酬等。
可是,就在這部法律實施前夕,中國各地不斷傳出企業突擊辭退員工的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新勞動法旨在使雇主不能輕易解雇員工,必須與所有員工簽訂書面合同。新勞動法會給企業帶來多少成本的增加呢?這要從時間長短來分,如果把1年看作短期,5年看作中期,15年看作長期,在人力資源上的成本變化可能是這樣的。
1,短期。成本預計增加3%。在顯性人力成本支出上,大致不會變化,但是可能帶來隱性支出,如公司內少部分已經轉成終身合同的人,工作壓力可能下降,加班時間減少,工作積極性減退,并引發帶動效應。
2,中期。這時公司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轉成終身合同的員工,玩命干的人會更少,工作效率將進一步遞減,此時增加的成本大約是10~15%。
3,從長期來看,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都進一步提高,將增加人力成本25%以上。
如果一個公司的工資成本,占所有產品和服務成本的15%,那么從長期看,總成本將增加3.75%。現在中國電子企業的利潤率大約是在3~4%之間,如果產品價格不提高,大部分企業都將陷入虧損。新勞動法將進一步擠壓低利潤企業的生存空間。
根據全球權威紡織服裝專業研究機構Werner International的測算,目前中國沿海地區紡織企業每小時工人工資為0.85美元,比印度高0.16美元,是臺灣、韓國、日本的11.1%、10.1%、3.7%。中國內地勞動力成本為0.55美元/小時,略高于越南、巴基斯坦0.09、0.1美元。
有報道說,日本最大的服裝零售商之一的優衣庫(UNIQLO)宣布,到2009年,將在中國生產的產品比率從90%減少到60%,同時將在越南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生產比例提高到30%以上。種種跡象似乎將問題根源指向了新勞動法的頒布實施。
神州數碼CEO郭為:新勞動法對所有企業構成壓力,因為新勞動法與神州數碼一直實行的末位淘汰制有沖突,因此公司正在討論如何和新勞動法對接。
深圳萬福電器公司董事長胡進之:在現在人才相對充裕的時代。企業如何提升工作10年的老員工效率將會成為一個難題。
北京翰海人才培訓中心主任萬明輝:企業在招聘剛畢業的大學生時,將會出現兩種極端的情況,一種是把優秀的學生招入,另一種是一個都不要。因為新法實施后,企業會更多考慮試用期的用工成本。
北京百拿網人力資源總監成鴻:新勞動法實施后,像網站這種平時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的公司在處理員工加班問題上要格外小心。
深圳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艾美特電器公司董事長蔡正富:近年來,珠三角眾多企業向內地遷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內地尚沒有形成“依法維權”的環境,執法寬松,客觀上形成了勞動力成本的“落差”。《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很可能加大這種“落差”。
廣東三洋空調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香月光:我擔心公司聘用員工三年后發現員工非常不適合崗位也沒辦法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