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并反復強調“繼續解放思想”,“堅持解放思想”。在我國改革開放歷經3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蒸蒸日上、踏上新的歷史起點之際,黨中央再次發出解放思想的號召。振聾發聵。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從理論上看,解放思想是正確認識世界進而科學改造世界的先導。思想屬于精神層面、屬于社會意識范疇的東西。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人們的思想,從根本上說,來自社會實踐,又指導社會實踐。因此,先進的思想理論,總是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銳利的思想武器。這種思想理論。一經為人們所掌握,就變成了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社會實踐變動不居,日新月異,為思想理論的發展提供鮮活的物料和客觀基礎。但是,人們的思想對客觀世界這些變動的反映。由于人們的認識形成的特性和現存體制、機制的制約,則往往不免滯后消極。個體的人的思想,可以是極其活躍的,可以高瞻遠矚,領異標新。但社會性的認識一經形成,就相對穩定,形成相對獨立性。人們之所以慣于從現存的觀念出發觀察問題,所謂相因成習、因循守舊。其根源大抵出自于此。這就是一種惰性。惰性是趨于穩定的性質。有悖于社會發展與時俱進的需求。常常起消極作用,不能不加以破除。所以,解放思想就成為推動事物發展進步的必然需要,要求人們把思想從陳舊、落后的意識觀念中解放出來,不斷充實新的原料。以新思想改造舊觀念,從而不斷前進。社會實踐既然是不斷變動著,生生不息,那么。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就不會終結,實事求是就是永無止境的。這是人們認識世界的規律。因此。與時俱進,繼續解放思想。堅持解放思想,就成為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科學改造世界的內在要求。只有通過思想的大解放,達到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才能實現。
從歷史上看。解放思想總是實現社會變革的理論準備。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清道夫。深層次的社會變革,雖然決定于社會的內部,決定于社會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但變革的發生、發展、成功,無不有賴于新的思想觀念的刺激和引領。打破萬馬齊喑的困局。挑開陳陳相因的舊幕,新思想的爭鳴為未來劃出新的發展方向。這樣的事實。歷史上屢見不鮮。我國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胺Q史上最早的思想解放運動。儒家、法家、道家、陰陽家等等學派,各領風騷。起到了為中國社會進入封建社會鳴鑼開道的作用。清朝末年,國勢衰頹。戊戌維新成為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啟蒙運動。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觀念。天賦人權,民主自由。像種籽播撒在古老的東方大地上,生根發芽。從戊戌到辛亥,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步發生深刻變革,王朝國家觀逐步被民族國家觀取代,種族的民族觀逐步被國族的民族觀取代。封建臣民觀逐步被近代公民觀取代。小農經濟觀逐步被商品經濟觀取代。觀念的變革。凝聚了巨大的思想能量,釀成辛亥革命。最終實現了推翻封建帝制的偉大變革。辛亥革命首義于湖北省武昌城。湖北的革命者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沖破思想牢籠,一舉取得革命的成功。沒有從戊戌到辛亥的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勝利。世界歷史莫不如此。文藝復興打破中世紀封建神學的桎梏,人文主義促進了資產階級的覺醒,引領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到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實現了無產階級的理論創新,揭開資本家剝削的秘密,破解資本主義萬古長青的神話,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思想解放,在它的引領下。發生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人類進入社會主義的新時代。
從現實上看,思想解放決定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沒有思想解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拔母铩苯Y束后?!皟蓚€凡是”束縛著人們的頭腦,人們仍然不敢越雷池半步。鄧小平同志發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號召,忽如春風,吹皺一池春水,思想領域的堅冰終于打破。人們通過反思“文革”的慘痛教訓。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大道。改革開放這場深刻的革命。在解放思想的引導下,推動當代中國進入了新時期。伴隨改革開放的深入。解放思想相隨并進。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人們終于明白“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征途上,甩掉了貧窮的帽子。從溫飽階段進入了小康社會。新舊世紀之交,中國共產黨怎樣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保持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不變,鞏固執政地位。江澤民號召人們繼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黨的十七大全面闡述了科學發展觀,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上。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最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客觀上要求人們進一步解放思想,著力轉變一切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進而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們說的思想解放,從來就是有所遵循和有所指向的。既非沒有原則指導的亂放,亦非缺乏目的的清談。新一輪思想解放,就是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跳出思想的藩籬。深入思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徑、目標、政策和策略。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解放思想是法寶。思想解放天地寬。在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進入關鍵時期之際,解放思想的情勢在內陸地區尤為緊迫,其任務尤為艱巨。湖北這樣的內陸地區,受地理位置局限,市場經濟發育遲緩,人們的思想觀念較為保守。帶有地理特點和歷史特點的內陸意識比較頑固。這種內陸意識,簡單地說。就是不開放。放不開。突出表現是:封閉保守、求穩怕亂,開放意識、創新意識不強;小富即滿、小進即安,危機意識、進取意識不強;坐而論道、相互埋怨。實干精神和務實作風不夠;思想僵化、生搬教條,不為發展想辦法,只為落后找理由等等,這些都是湖北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精神障礙。因此,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促進大開放,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是當務之急。解放思想,關乎全局,從官員到民眾都有義務。各級領導層負有重要的責任,更首當其沖。領導層的思想解放了,放下了各種包袱,自然就會出現一馬當先、萬馬奔騰的效應。企業界的思想解放了,有利于把企業做大做強:老百姓的思想解放了,就能夠奮身投入創業、興業的熱潮。理論界、傳媒界也有自己的責任,科學的解讀,生動的宣傳,為實現科學發展、促進中部崛起鼓與呼,化解人們的疑慮。達到思想的認同??傊?,通過解放思想,把思想的力量轉化為物質的力量,湖北在中部的振興崛起,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新貢獻,就是完全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