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納蘭性德與岳端屬同時代的詩人,其人生際遇、理想、追求有著相似之處,詩歌中所呈現的美學風貌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納蘭性德詩歌中的凄婉透著纏綿,岳端詩歌中的凄婉透著明麗。
關鍵詞:納蘭性德;岳端;美學風貌
中圖分類號:B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08)03-0128-04
在清初文壇上,納蘭性德(1655-1685)與愛新覺羅·岳端(1671-1704)是兩顆耀眼的明星。這兩位作家有著太多的相似性與可比性:同屬康熙時代的作家,同為滿族人,同為皇親貴胄,同樣的極富才情而英年早逝,他們的作品所呈現的美學風貌都或多或少地帶有南唐后主李煜的影子。清末學人梁啟超在評價納蘭詞作時。言簡意賅地指出:“容若小詞,直追李主?!鼻宄踔娙私酚⒃u價岳端說:“于諸集中,有體兼濃嚴清逸者,義山、重光之遺調也?!笨梢姡叭硕家呀涀⒁獾郊{蘭性德(容若)和岳端作品在風格上的相似性,但仔細品味,兩人的作品又各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遺憾的是,迄今少有專文對兩位作家進行過比較研究,即便有,也有些流于粗率。本文擬拋磚引玉,對納蘭性德與岳端的人生際遇與作品所呈現的美學風貌作一初步探討。
一
處于同一時代的兩大滿族詩人,納蘭性德稍年長于岳端。納蘭性德在世三十一年,岳端在世三十四年。在清初詞壇上,納蘭性德與朱彝尊、陳維崧鼎足而三,其《飲水詞》一經問世,即廣為傳播,經久不衰,以至于況周頤譽其為“國初第一詞人”;曹寅亦贊納蘭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當時傳寫,遍于村郊郝壁?!笨梢娂{蘭詞在當時的聲譽和傳播的盛況。岳端是繼納蘭性德之后滿族詩壇上又一代表人物。他在詩歌、繪畫、戲曲、音樂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傳世作品,有詩集《玉池生稿》、戲曲《揚州夢傳奇》,以及繪畫作品逾百幅。王漁洋、孔尚任、洪升等文壇巨匠對岳端推崇備至;近代著名史學家鄧之誠言岳端“是固一代宗潢之秀,后來無及之者。即較之江南耆宿,亦足自樹一幟也?!?/p>
兩位同時代的杰出詩人,其人生際遇、人生理想和追求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第一,同為皇親貴宵但同樣鄙薄富貴。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允扔(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其曾祖父金臺什,為葉赫部貝勒,金臺什之妹孟古,明萬歷十六年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性德與玄燁(康熙)為同年生人,他的父親乃康熙朝宰相明珠,權傾朝野,母親覺羅氏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葉赫那拉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赫的八大姓之一。納蘭性德少而精進,天資聰穎,十四歲通六藝,十五歲入太學,十七歲中舉,康熙十五年(1676年),參加殿試,一鳴驚人,名居二甲第一,賜進士出身,授三等侍衛。從此,“上眷注異于他。侍衛久之,晉二等,尋晉一等?!倍潭痰臅r間,接連得到提升,這在一般人看來。可謂春風得意。但是納蘭性德卻處處流露出對侍衛生涯了無興趣的情緒。他厭惡官場險惡。淡泊人生功名。與他同時代的韓菼說納蘭“若戚戚于富貴,而以貧賤為可安者,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彼暮芏嘧髌芬脖憩F了他淡泊功名、鄙薄富貴的思想。如:“世事看奕棋,劫盡昆池灰;長安羅冠蓋,浮名良可哀。不如巢居子。遁跡從蒿萊”(《擬古四十首之二十六》)。他渴望尋求靈魂的安棲之所。并用沖淡的調子來表現他對人生的淡泊態度:“吾本落拓人,無為自拘束,倜儻寄天地,樊籠非所欲?!?《擬古四十首之三十九》)“人生若草露,營營苦奔走;為問身后名,何如一杯酒?!?《擬古四十首之二十五》)這樣淡泊名利、格調沖淡的詩句在他的詩詞中比比皆是。
無獨有偶,岳端和納蘭性德一樣,有著相似的經歷和相似的人生追求。岳端,又作袁端,字兼山,又字正子,號玉池生,別號紅蘭室主人、東風居士、長白十八郎等。岳端出身天潢貴胄,與康熙皇帝同輩,都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曾孫。祖父阿巴太和父親岳樂,在清王朝開基創業的歷次戰爭中,戰功卓著。因而祖父被封為饒余郡王。父親由鑲國公升為安親王,掌管宗人府,參與朝政。在康熙執政初期。岳端的父兄和安親王府可謂權高勢重,顯赫一時,岳端十五歲時曾被封為勤郡王;但其父親岳樂去世后不久,即被貝勒尼諾彈劾,追降為郡王,并削去謐號。由此,岳端家族每況愈下,有爵位的岳端也被革除貝子爵位。據《清實錄》記載:“固山貝子袁端,各處俱不行走,但與在外漢人交往飲酒,妄態亂行,著黔革?!泵餮廴艘豢幢阒?,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岳端降為貝子時只有二十一歲,革除貝子爵時二十九歲,僅過了六年,便過早辭世。
岳端和納蘭性德的人生際遇相比較。出身天皇貴胄。祖輩、父輩都位高權重,這些都是相同的。但是,納蘭性德在仕途上走的是一條上坡路,而岳端一生大起大落。每況愈下,以其父親被彈劾為界,明顯分為前后兩期,前期有烈火烹油之盛。而后期則如秋風殘葉之衰。走上坡路的納蘭和每況愈下的岳端在對待功名富貴的態度和立場上倒是相同的。在人生觀上,岳端也曾在自己的詩集中表述過與納蘭性德同樣的思想傾向。最典型的是《詠懷之二》:“人世相紛爭,紛爭利與名。仆將利讓人,樹名思自榮。擁書成達且,得句時夜興。近好黃老育,頗知生死情。虛名復何益?日夕常營營??莨遣灰姖櫋M秸腥硕噬!痹娙说疵?,對圍繞名利而展開的世俗紛爭完全厭倦。在《暮春夜對酒吟》中,他寫道:“東風入杏園。我居杏園內。開花爛漫時,消得幾場醉?花落葉未齊,枝柯復憔悴?;挟斔厍镏伲啻杭?。本為發賞心,結爾益相思。倚杖立空庭,徘徊夜不寐。皓月從東來。濃云自西至。云月出林表。共向天心會。呼童命尊酒,悠然坐相對。愿旁閑似云。常絕塵世累??椿ㄖ钡蕉?,看月直到晦。日夜茍如此。吾生大志遂。”“杏園”是詩人理想境界之象征,在園內看不到塵世的名利紛爭,只有令人心馳神往的爛漫花朵和天邊的皓月濃云,在這片寧靜而純潔的境界中,詩人悠然飲酒,過著閑遁而淡雅的生活。這正是他一生的執著追求。
第二。同為滿人但同樣仰慕漢儒文化。清初的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將朱熹倡導的“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確定為社會成員必須共同遵循的公共道德規范。由于統治者的提倡,八旗官員上行下效,讓其子弟努力攻讀儒家經典。納蘭性德接受教育很早,從小就開始受到嚴格而良好的騎射技藝和包括滿語、滿文在內的文化教育,同時。他的父親還對他進行倫常禮教的教導。納蘭性德十七歲時師從大儒徐乾學,目的是要學習先進的漢族傳統文化知識。他學習的是儒家思想學說,特別是程朱理學觀點,從座主徐乾學身上,他系統地接受了儒家理學的熏陶。儒學對納蘭性德世界觀的形成和一生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他的社會政治理想,就是以先儒教導為依準的,行為準則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依據的,即使后來受到佛道思想浸染,也始終沒有超越儒家所允許的范圍。沒有改變其儒生本色。”
岳端也一樣,自幼好學,對漢文學形式具有濃厚的興趣。著名滿族研究學者關紀新指出:“岳端是清初宗室子弟中積極探求漢文化的典范人物?!痹蓝说母赣H岳樂好招納漢族文士,并延請為家庭教師,以教授子弟,清初,安親王岳樂府第就是以文風最盛而著稱。時人昭梿的《嘯亭雜錄》記述云:“崇德癸未時。饒余親王曾率兵伐明。南略地至海州而返。其邸中多文學之士,蓋即當時所延至者。安王因以命教其諸子弟”。岳端對漢儒文化也十分癡迷。他的啟蒙教師陶之典在《玉池生稿序》中說:“歲在庚申。之典伏蒙安親王自長沙軍中載之后車,使珥筆備諸賢王顧問。維時我紅蘭主人年甫十齡。每授書百行,讀一、二過,即背誦不遺。時時取唐人絕句,鈔寫吟詠以為樂,凡宜貴習所耽嗜者,悉無所近,于戲天成哉!其早有楚元沛獻之懿好也。已有恭辭講席。越十有六載?!笨梢娫蓝伺c納蘭性德一樣,從小即受到漢儒文人的指教。受到漢族文化的熏染。并癡迷于漢儒文化。
第三,“風雅為性命,朋友為肺腑”——兩人的擇友原則相似。輕視富貴,淡泊名利。使得納蘭性德和岳端在交友上顯示出藝術化的非功利色彩。他們在交友的原則和擇友的標準上是非常相似的,即:都不喜歡結交滿族達官貴人。而喜歡結交漢旗貧寒有才之士和失意文人,并傾其所有,幫助落魄文人渡過難關。他們兩人甚至有不少共同的朋友,例如:與岳端交好的著名詩人姜宸英、顧貞觀。同時也是納蘭性德的摯友。滿民族研究學者夏石說:“他們在與漢文人交往的深度和廣度上與同時期滿人相比最有代表性。這種交往使他們成為清韌乃至整個清代滿人中最有成就的詩詞家,后來者無能與之比肩?!奔{蘭性德交朋友有自己的選擇,所謂“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薄斑_官貴人相接如平常。而結分義輸情愫率單寒羈旅、佗僚困郁、守志不肯悅俗之士?!迸c他所交游的。絕大部分是當時文壇上極有影響的人物,如朱彝尊、陳維崧、嚴繩孫、顧貞觀、秦松齡、姜宸英、吳兆騫等。這些人沒有一個是滿族出身,在年齡上都與性德有很大懸殊,且多為失意文人。足見納蘭性德是以共同的藝術情趣作為交友標準。講求的是真正的友誼。顧貞觀說他:“于道誼也甚真。特以風雅為性命,朋友為肺腑?!彼麑ε笥褵嵝恼嬲\,朋友有困難。他總會及時伸出援手?!翱部朗氈孔呔?,生館死殯,于貲財無所計惜。”這說明他確有不受俗世污染的人生境界。
岳端也是十分重視與人的真摯友誼。他廣交文人。喜近寒士。常常與社會下層的漢族文人郊游聚會,飲酒賦詩。他的朋友稱贊他說:“紅蘭性謙下,生平不以貴驕士?!苯洺Ec岳端交往的人,多為身無官職的布衣和下層文人。如顧卓、朱襄、姜宸英、孔尚任、顧貞觀、林風岡、吳啟元、蔣景祁、查士標、張振岳等。他與這些朋友雖然身份不同,民族有別。但都能坦誠相待。關懷備至??咨腥蔚哪赣H過生日,岳端曾以畫相贈。題詩祝賀。并深情地表白:“孔君與我交,詩文兼道義。孔君不挾長,我亦不挾貴?!?《題長春花壽孔尚任母》)?!霸娢募娴懒x”這五個字,不僅是岳端與孔尚任作為忘年交的深厚基礎,也是他同許多友人相處的重要準則。正是在這種以“詩文兼道義”為基礎的友誼中。使岳端尋到了慰藉,汲取了力量,觸到了下層社會的脈搏,感受到了人生的坎坷與艱辛。
二
相似的人生態度和追求,致使兩位詩人作品所星現的美學風貌也有著相似之處。概言之。兩個人都是在繼承中國古典詩詞創作傳統的基礎之上,拓展了自己創作個性,寫憂患。有寄托,抒真情。自然超逸,同時得南唐后主事煜之遺,詩詞的格調又表現為沉郁凄愴,哀感頑艷,凄楚動人的特點。
以納蘭性德而言。歷來論納蘭性德其人、其詩、其詞者,無不注意到納蘭具有真摯、自然、超逸的特點。徐乾學說:“(納蘭)好觀北宋之作,不喜南渡諸家,而清新秀雋、自然超逸。海內名為詞者皆歸之?!薄肚迨犯濉飞弦灿涊d:“性德善詩,尤長倚聲。遍涉南唐、北宋諸家。所著《飲水》、《側帽》二集,清新秀雋,自然超逸”。國學大師王國維對納蘭的評價更為中肯,他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笨芍^一語中的。將納蘭的創作特點概括得恰到好處。這里隨便擷取納蘭性德的幾首詞作,就可以看得出來他的天然去雕飾,清淡樸素。寫景詠物,情感真摯的特點。如《采桑子——九日》“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荷葉杯》“簾卷落花如雪,煙月。誰在小紅亭。玉釵敲竹乍聞聲,風影略分明?;鞑试骑w去,何處。不隔枕函邊。一聲將息曉寒天,斷腸又今年。”這些詞,完全不事雕飾,天籟自鳴,運筆如行云流水,毫不粘滯,任由真純真摯的感情在筆端自然流露。納蘭性德不僅在創作上身體力行,遵照純任自然的藝術宗旨。而且在他看來,所有的藝術皆可以拿選樣一條準繩去衡量。他主張文學藝術要言志育情。所以極力推崇前人言志育情而又不為聲律所累的好作品,他說:“蓋古人言以足志,聲律不以為程;情見乎辭,字句非其所限。流泉嗚咽。行止隨時,天籟噫噓,洪纖應節,無律體之可稱,何絕句之能準乎?!笨梢?,納蘭美學理想中的“純任自然”。猶如大自然那樣“流泉嗚咽,行止隨時,天籟隱噓。洪纖應節。”
納蘭詞的風格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哀感頑艷”,這也是眾多的納蘭研究者比較一致的看法。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崧評納蘭說:“《飲水詞》哀感頑艷,得南唐二主之遺。”納蘭的摯友顧貞觀說納蘭詞:“所為樂府小令。婉麗清凄。”同時代人的這些評價。都準確地抓住了納蘭詞風的主要特點。納蘭性德不愿受世俗禮法的束縛,而愿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現實生活卻恰恰相反,作為皇帝的貼身侍衛,無休止的扈駕出巡,使得他“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絕塞烽煙”。(《滿江紅——發漢兒村》)加上愛妻盧氏的早逝,政治的隱憂,更增添了他的凄清苦楚,種種的遺憾、失望、哀傷、悲痛全部重重融合在他的詞中,形成了他詞中的凄婉、哀楚、純任性靈,真摯幽怨的獨特審美風格。例如:《憶秦娥》“長飄泊,多愁多病心情惡。心情惡。模糊一片,強分哀樂。擬將歡笑排離索,鏡中無奈顏非昨。顏非昨。才華尚淺,因何福薄?!倍喑疃嗖≈?,長年漂泊之境,朱顏衰敗之貌,種種不如意事。遂令“心情惡”,盡管“擬將歡笑”來排遣難耐的離愁別緒。但奈何歲月蹉跎,人生易老,只有自嘆“福薄”。再如《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背鍪谷獾幕臎觯寄罟枢l的傷感,翻山越嶺的辛勞,無可奈何的愁悶與席地狂風,鋪天暴雪交織在一起。常愁多情,傷感幽怨,體味著人生的苦澀占據了納蘭的大半生,孤寂、凄苦是納蘭詞審美感情的主要傾向,一部納蘭詞就是一部納蘭的心靈悲歌。
岳端的詩歌風格。與納蘭性德有著相似之處。他的詩內容相當豐富。創作風格也經歷過由清新俊逸向平實沖淡、悲愁幽怨的變化。先看他前期的幾首詩。“秋風落日平沙晚,身倦馬疲前路遠。四野蒼茫不見人,碧天如覆琉璃碗?!?《中途口占》)“曾聞詩膽大如天,請看狂生畫亦然。亂點葡萄十數個,只求神似不求圓。”(《畫葡萄》)“狂夫作畫未曾難,一瞬工夫數筆完。單寫魚兒不寫水,詩中自信有波瀾?!?《畫魚》)詩句清新自然,明白如話,不事雕飾,有納蘭性德“簾卷落花如雪,煙月。誰在小紅亭”之神韻。再看他后期的詩歌,明顯地帶有一種深重的凄清、幽怨、傷感的色彩。如《對酒》:“對酒欲消愁,尊前生百憂。事往不可復,人去不可留。烏頭尚可白,黃河尚可碧。何事惟此愁,綿綿不可釋。故人發離歌,我淚何滂沱。光陰感駒隙,青春委逝波。浮生秋后葉,良會春前雪。青青楊柳枝。幾度傷離別。愿言復何言,孤燈自明滅?!痹偃纭恫≈星矐选罚骸安幻逻B霄夢亦無,鏡中舊貌已全珠。鄰家更有獨醒客,吹笛當窗照月孤?!鼻檎{都很傷感,充滿了愁腸難解的苦楚,表現出對于自己境況的極度不滿。
三
納蘭性德與岳端詩詞中都呈現出凄婉、幽怨的美學風貌,近似于南唐后主李煜。但兩人的風格還是有著許多不同之處。岳端在凄婉中見明麗,而納蘭性德在凄婉中見纏綿。
納蘭性德的一生看似輝煌,但實則其心中的隱痛卻無法釋懷,他的一生似乎永遠都陷入理想與現實矛盾無法調和的泥淖之中。他鄙視官場和富貴榮華。向往象野鶴那樣“朝飲碧溪水,暮宿滄江濱”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現實的樊籠讓他無力自拔;他向往美好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然而初戀的失敗,愛妻盧氏的早逝,破滅了他那玫瑰色的夢;他志向遠大,想做出一番事業,但“伴君若伴虎”,終日“惴惴然有臨履之憂”。所以他憂心忡忡,憤懣不平。他在《憶王孫》中寫道:“西風一夜剪芭蕉,倦眼經秋耐寂寥,強把心情付濁醪。讀《離騷》,愁似湘江日夜潮?!逼拮颖R氏辭世之后,他失去了唯一的精神家園,其詞作更加哀感、幽怨、纏綿。他寫了很多的悼亡詞,比如《青衫濕遍——悼亡》:“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榴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缸。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圓廊。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判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泉、還為我神傷。道書生簿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边@首詞是妻子逝后不到半月時間寫的。上片開篇就說淚水將青衫濕遍了。自己為妻子的死而痛哭!哀傷痛苦之音為全篇奠定基調。接著層層展開,反復道情,遽然死別的悲痛難以被時間所沖淡,刻骨銘心的思念難以自制。全詞委婉纏綿之至,聲聲血淚,字字悲愴。把詞人對亡妻的思念表達得透徹無遺,正如顧貞觀所育:“令人不忍卒讀。”這類凄婉纏綿的詞有很多,篇幅所累,不多加例舉。形成這種凄婉纏綿詞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與納蘭的個性心理和性格氣質有關系。納蘭的朋友說他“性近悲涼”,同時代人撰寫的墓銘碑傳材料也告訴我們“吾哥所欲建之業,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育之情,百不一吐。”由此不難看出納蘭性德憂郁善感、孤高自賞的“柔性”氣質特點。
和納蘭性德不同的是,岳端曾經身為王公。后來又被貶為閑散之人,地位處境的變化決定了他思想感情上的變化,也決定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對待外界事物的立場態度。這一切又決定了他詩歌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美學風貌。他的一生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受封為勤郡王階段,被降為貝子階段和黔革爵位階段,每個時期的詩歌風格都有所不同。岳端早年在地位顯赫的安親王府過著錦農玉食的豪華生活,因而早期作品多有明麗、輕快的風格。如《種柳》“陌上青青柳,移來對玉墀。栽培才得穩,便有好風吹?!痹娙塑P躇滿志,渴望“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然而好景不長,狂風驟起。由于政治斗爭的牽連,使剛剛步入成年的岳端先被降為貝子,后被革除爵位。殘酷的命運把他推上了坎坷多艱的人生之路。政治抱負已成泡影,生活環境的凄涼,加重了他性格中的感傷心理。所以。后期的岳端,在創作上日趨成熱,藝術個性也越來越明顯突出。他通常以清麗流暢的語言和細膩委婉的筆法,來傾訴世態炎涼、人生之苦,來表現生動鮮明的形象和慘淡凄迷的意境。如他的《無題》詩之十:“萬斛離愁撥不開,天邊何處楚王臺。只疑病臥腸如結,強起閑行心轉摧。惟有醉中能滅盡,不堪醒后更添來。從令莫漫言無量,日日須傾三百杯?!痹妼懙妹靼兹缭挕V痹V其情,將心中郁愁一發無遺。再如《無題》詩之三:“西北高樓結綺窗,愿為鴻鵠各成雙。近如嫫母多嫌鏡,料得西施必愛江。嫩綠上墻惟虎豆。輕陰滿院只雞腔。那堪花盡人歸去,獨自無聊對酒缸。”這首詩化用《古詩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樓》一首語意,用形象的比喻。來指斥時弊,抒發不滿。他舉出了諸多不公平的現象:丑女嫫母得勢,美人西施失志,圍墻之上不見仙草,卻爬滿了虎豆(紫藤花),幽雅的院落聽不見鶴鳴。卻充斥著雞群。這些比喻實際上是對皇帝昏庸、奸巨當道、賢人遭謗現象的不滿和揭露,表現了作者懷才不遇的苦悶和知音難遇的感慨??梢钥闯?。岳端后期的詩,雖然充斥著愁苦、孤憤、郁悶,但“清新似流水,悲壯似雄風?!迸c納蘭性德畝愁而令人“不忍卒讀”是有著較大區別的。
責任編輯:楊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