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府公共關系的良性運行能夠維護社會安定、促進社會發展,樹立政府良好形象,因此,政府公共關系的良性運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但是現階段政府公共關系的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針對目前政府公共關系狀況采取相關措施,為構建和諧社會創設必要條件、營造適宜環境。
關鍵詞:和諧社會 政府公關 建設 思考
中圖分類號:C9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3-015-02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執政的宏觀目標,和諧社會的核心是“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這就要求政府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過程中,協調與周圍環境的共榮共長、和諧共處,使我們的社會趨向和諧的境地。而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有卓越的政府公關支撐,打造和諧社會賦予了政府公關新的使命。
一、政府公共關系的良性運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政府公共關系是指國家政府部門為更好地履行行政職能,實現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加強與社會公眾之間以及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系溝通、優化政府形象、提高行政效率的行政形象塑造與宣傳、公共產品和服務推介等各種具體措施和行為。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政府對公眾輿論密切關注,在聯系和交往中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建立政府部門的信譽,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以求得更多的理解與支持,為政府部門更好地發揮其職能作用創造有利的條件和環境。所以,政府在處理各種社會問題方面需要一座溝通的“橋梁”,而政府公共關系正發揮了“橋梁”作用,成為政府與各類公眾交往的橋梁。做好協調關系、正確引導群眾都需要政府公共關系的良性運行,因此,政府公共關系的良性運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首先,政府與內部公眾的協調。本世紀頭20年,既是“重要戰略機遇期”、“黃金發展時期”,又是“社會轉型期”、“矛盾凸現期”。在“矛盾凸現期”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中,最主要、最普遍、最復雜的是人民內部矛盾。政府公關在處理危機、化解矛盾等方面具有政府其他職能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矛盾激化,促進社會平衡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要使政府公關良性運行,必須先從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做起。
其次,政府公共關系是塑造政府形象和聲譽的藝術。政府所要塑造的形象,一方面是在公眾中建立起較高的權威和聲望,這是政府公共關系的重點與核心,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社會利益結構也隨之多元化,很多強勢利益群體利用不合法的手段獲取不正當利益影響了政府形象,通過政府公關塑造政府的形象,提高公信力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是加強自我宣傳,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時代,政府必須顧及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反應,而不可一概排斥。和在日常生活中一樣,社會不良輿論的傳播同樣能夠制造“人言可畏”的效果。但政府要想在自我形象塑造和誤解底毀之間的競賽中領先,就必須既要增強自身素質又要講求策略,政府公關藝術是必不可少的取勝策略。
政府公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能夠發揮獨特功能并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政府工作是公共管理,時刻置身于各種公共關系之中,妥善處理好這些關系,政府的威望隨之提高,有利于形成和諧穩定的社會政治局面,因此,政府公關工作的良性運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二、政府公共關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政府職能部門形象不佳。當前經濟發展勢頭迅猛,但在發展過程中也伴隨著種種不和諧的聲音,許多單位辦事拖拉、執法部門執法不嚴、甚至領導腐敗等等,給政府的形象蒙上一層陰影。造成一些政府機構形象不佳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經過深入細致地分析與歸納之后發現,政府部門公共政策出現的一些失誤,以及“不為”對市場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所產生的消極作用,使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是造成政府公共管理形象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2.政府公務員公共關系意識淡薄。目前,一些部門的領導對公共關系工作的內容了解不多,重要性認識不夠,或者存在各種偏見和誤解。公共關系的核心理論是形象塑造。在公共關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珍惜組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具有良好公關意識的人,會像保護眼睛一樣維護自身形象,并且明白自己的舉止言行反映了組織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可是在大量的場合政府人員并沒有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某些政府公務員或政府官員在口頭表達意見的場合常常顯得拘謹,特別是在演講或接受媒體公開采訪時,不能應付自如,表現的呆板、緊張。政府工作的成敗,決定于政府公務員的公關意識的強弱。
3.協調溝通渠道不暢。協調溝通是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雙向交流。政府要善于把握時機,采用多種多樣的公關活動形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傳播,如實向公眾宣傳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某一時期的工作目標和重點、重大的政務活動以及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在平等對話、交流互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同時,使普通百姓對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工作給予充分理解,進而提高政府的知名度;通過協調溝通渠道促使公眾積極參政議政,有利于政府制定方針政策的民主性與科學性。但是,目前的現狀不容樂觀,政府對自身所做的事情宣傳太少,而且宣傳手段不靈活,對一些事關政府形象的事件避而不談或是隱瞞,不能充分引導新聞傳媒發揮積極宣傳的作用增加政府美譽度。疏通溝通渠道,對于開展政府公共關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強政府公共關系建設
1.樹立和強化公務員關系意識。政府領導者負責宏觀規劃和綜合決策、協調人際群體關系以及選擇使用和培養人才等等,他們的公共關系意識至關重要,調整好政府內部關系和政府與公眾的關系都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條件。但目前,一些政府部門的領導對公共關系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或存在著偏見和誤解。因此,提高各級行政領導的公共關系意識是當前加強政府公共關系工作面臨的緊迫任務。這就需要政府各級公務員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認識自身形象是政府整體形象的一部分,以自己的行動來體現人民政府為人民的本質。在政府各級公務員充分了解政府公共關系重要性的基礎上,政府各級公務員還要樹立起一切為社會公眾服務的意識,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2.提高和強化公務員公關實務能力。提高公務員的公關實務能力,是當務之急。而就提高公務員的公關實踐能力而言,必須把重點放在提高他們社會交往的技能技巧等“操作性”層面上。對政府公務員來說,提高政府公關實踐技能,主要是引導他們培養和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表達、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等。如服務型政府的公務員就應該具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學會“推銷”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而現在的有一部分領導干部缺乏的就是自如地表達自我思想和意愿的能力,往往只會照著稿子“講話”,而不會切中主題,即興發揮,“演講”對許多公務員來說都是他們的弱項。從政府公關的角度講,實干基礎上的“能說會道”是現代政府公關的需要。在提倡能人治國的當代,加強政府公關能力建設,提高公務員的公關水平,就是要在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技能上給他們創造提升素質的機會。
3.加快完善政府公共關系建制。從全國范圍看,政府公共關系的建設落后的一些政府機構不但沒有公關活動,甚至對此存在誤解,認為公共關系就是請客吃飯,政府開展公共關系活動有失身份,這種觀念,更加束縛了政府公共關系的發展。目前,不少地方政府把公共關系活動作為政府的一項專門工作,設置了專門從事公共關系活動的政府職能機構,在政府機構中設置統一的政府公共關系機構,是加強執政能力和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應該強化政府公共關系職能。通過這些機構,政府能夠傾聽到公眾的呼聲,了解公眾對政府的印象,并以此為參考施政。采納公眾的合理建議,能夠提高公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這在無形當中也拉近了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距離。
4.建立公共關系調查制度。政府公共關系調查是為順利開展政府公共關系工作的基礎性工作。公共關系調查是一種搜集信息的系統方法,它不僅能夠使政府及時準確地搜集公眾的意見、看法和要求,查明政府的形象地位,確定政府公共關系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而且能夠使政府了解各類公眾的基本情況,掌握有關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資料,及時發現社會環境的變化趨勢,政府部門要有效地引導社會輿論,就需要對公眾的意見有所調查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工作作風的優劣,公眾最有發言權。建立公共關系調查制度,政府了解社會輿情,不僅密切了與群眾的聯系,而且能夠明顯地改善政府形象,促使工作作風的轉變,加快和諧社會的進程。
任何社會的生存發展都離不開和諧的大環境,政府公共關系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社會統籌有序、和諧的發展上,顯示出它獨到的功能。可見,加強政府公共關系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政府部門應加以研究并注重運用。
參考文獻:
1.孔德元等著.政府與公共關系[M].青島出版社,1996
2.黎祖交主編.政府公共關系[M].求實出版社,1989
3.胡寧生主編.政府公共關系教程[M].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
4.周世逑等主編.中國行政管理學[M].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
5.李文利主編.行政管理學[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
6.黃先鋒.政府政策與政府形象[J].黨政論壇,1994(8)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 西藏拉薩 850000)(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