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論述了人對企業的生產率的貢獻和人力資本的重要地位,以及“以人為本”的本質涵義。
關鍵詞:人本管理 管理涵義 管理環節
中圖分類號:F27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3-031-01
一、人本管理的本質要求
經濟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價值追求。生存需求為第一層次,即員工參加企業勞動,拿企業工資,為自己和家庭解決生活的溫飽問題;第二層次,要求勞動安全和社會歸屬問題;第三層次,要求他的勞動和工作,他的人格得到領導和員工以及社會的尊重,特別是他的人生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追求同區域經濟發展動力的統一。也就是說有個人自我價值追求的人越多,這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就越快。所以人本管理的本質要求是實現人的自我價值追求,把這種個人的強烈追求融合到區域經濟發展動力中去,實現個人發展,企業發展同區域發展的統一。理論上說,人本管理的本質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在學校培養人的角度上是對的,但對企業來說,只能是個人擅長的發揮同企業發展目標的統一,盡管有的人是多才多藝,但他今天作為企業的人員,只能在企業范圍內發揮才干,而不能喧賓奪主。所以,人本管理的本質與其說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不如說,人本管理的本質是實現人的自我價值追求同企
業發展的統一更為確切,更有現實意義。
二、人本管理要提高“士氣”,振奮精神
士氣是競爭取勝的重要條件,商場如戰場,企業人員士氣低落,不可能在競爭中取勝。士氣不僅是企業文化的集中反映,而且也是企業成員精神狀態的體現。旺盛的士氣猶如強大的磁場,內可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外可增添吸引力與影響力。講士氣實際上是借助文化力在更高的地位,更深的層次去克敵制勝。調動員工士氣要講究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符合經濟規律和市場競爭規則的事,加上旺盛的士氣,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即使開始士氣很高,經過幾次挫折,士氣也會由高漲轉向低落。
三、人本管理要凝聚“人心”,變企業發展目標為員工的自覺行動
人心背向,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把企業員工的心凝聚到企業發展目標上來,成為企業員工的自覺行動,是人本管理成功所在。要使員工關心企業,把自己的心同企業發展目標貼在一起,就要求企業領導關愛員工,包括員工的生產、生活、子女及員工家屬的種種問題,使員工親身體會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和快樂。形成企業和員工誰也離不開誰的融洽關系。這種關系不僅在過去戰爭年代證明了是無價之寶,在今天社會主義建設時代,在企業發展上同樣證明是無價之寶。
四、人本管理要運用“感情”因素,做好員工思想工作
人是有感情的,感情是企業領導關愛員工的基礎。感情又是企業領導同員工長期和睦相處培養起來的,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優秀的管理工作者,首先是一個具有深厚感情的人,同時又是一位善于把握人的情感的領導,情感與思想緊密相連。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是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的前提;會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不僅是管理者的基本功,而且也是贏得被管理者衷心愛戴的必要條件。情不通,理難容,思想工作不過硬,再硬的措施也是軟的。因此,可以說,思想工作的藝術就是“通其情,達其理,導其行”的藝術,亦即“情感管理”的藝
術。
五、人本管理要培養“團隊精神”,形成企業發展的合力
隨著知識管理時代的到來,企業內外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好壞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因而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管理也就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關系就是財富和資源。現代生意70%是靠關系來做的,如何通過對企業內外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管理,達到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重塑,團隊精神與學習能力的培養,溝通與交流效率的提升,合作與互動模式的創新,協調與整合方法的改進,組織內外人際關系和資源的有效開發和最佳配置等等,已成為未來管理制勝的關鍵。團隊精神是企業克敵制勝的法寶。企業是一班人組成的,這班人的思想、水平、能力,是參差不齊的,有了團隊精神,這班人就個體講不是最優秀,就群體講,它是個優秀的團隊,人與人之間實現了優勢互補,起到了1+1>2的效果。反之,沒有團隊精神,即使個體來說是優秀,在群體內部搞力量抵消,結果形成一個落后的群體,這是過去許多企業搞不好的重要原因。
(作者單位:溫州市華強包裝廠 浙江溫州 325000)
(責編:鄭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