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預算管理是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增加企業價值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文章在剖析全面預算管理內涵及特征的基礎上,結合平衡計分卡(BSC),構建了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并對保障其有效實施的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全面預算 平衡計分卡 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3-186-02
預算管理自20世紀20年代產生以來,通過與戰略管理理論、平衡計分卡(BSC)以及作業成本法(ABC)的有效結合,已成為當前企業有效貫徹戰略管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整合,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手段。2006年財政部頒布了新《企業財務通則》,明確提出“企業應當建立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實施全面預算管理”;2007年國資委頒布了《中央企業財務預算暫行管理辦法》,為規范企業財務預算管理預算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據。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引起了理論界與實務界的廣泛關注。
一、導言
20世紀初,美國學者泰勒著作《科學管理原理》一書問世,在美國企業界掀起了科學管理的潮流,為有效實施科學管理模式,標準成本、預算控制以及差異分析等方法被引入會計學科體系之中。1922年美國學者麥金錫在《預算控制論》一書中較為全面地論述了預算控制的相關問題。此后,預算管理在實務界得到廣泛應用。但傳統預算管理以銷售和利潤為邏輯起點,容易導致企業的短期行為,影響了企業的長期利益,不利于企業價值的增加。針對傳統預算管理的缺陷,現代全面預算管理在傳統預算管理的基礎上,結合戰略管理、經濟增加值(EVA)、作業成本法(ABC)、作業基礎預算(ABB)、平衡記分卡(BSC)、企業資源規劃(ERP)等理論與方法,使得預算管理不斷得到了完善和發展,成為現代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的一項制度安排,是一項全面整合企業資金流、業務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資源流的一種經營管理機制。科學有效地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作用:(1)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優化整合,從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2)有利于企業權責的優化配置,從而改善公司治理;(3)有利于企業的業績評價,從而實現對管理層的有效激勵;(4)有利于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從而防范財務風險;(5)有利于發現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從而提高經營管理效率。本文從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及特征入手,剖析了平衡計分卡(BSC)的基本原理,在基礎上構建了基于平衡計分卡(BSC)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并探討了其運行機制和保障措施。文章旨在豐富企業預算管理的相關理論,并為實務工作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及特征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它是指企業經營者為了實現戰略目標,通過連續一體化的預算編制、執行、控制以及考核等環節,對企業的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分配、協調,以達到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率,進而增加企業價值的一種管理活動。全面預算的內容包括業務預算、投資預算、籌資預算以及財務預算等幾個方面的內容:(1)業務預算。業務預算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預算,一般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采購預算、成本費用預算等。(2)投資預算。投資預算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進行資本性投資活動的預算,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投資預算、無形資本投資預算、權益性資本投資預算和債券投資預算。(3)籌資預算。籌資預算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需要籌集的資金以及對企業借款、債券還本付息的預算,反映了預計的債務性資金的來源和償還情況。(4)財務預算。財務預算是指公司在生產經營期間反映有關預計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預算,是全面預算的重點和歸宿。財務預算包括現金預算、預計資產負債表、預計利潤表以及預計現金流量表四方面的預算。
全面預算管理具有全員性、全面性、全過程管理等特征:(1)全員性。全面預算管理的全員性是指預算管理工作涉及到企業的各個部門,涉及到企業的全體職工。預算目標通過分解到各部門、各班組再到個人,使得人人有責任,人人有目標,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需要企業全體職工的共同參與和努力。(2)全面性。全面預算包括業務預算、投資預算、籌資預算以及財務預算等內容。全面預算管理的全面性是指預算金額的總體性協調性。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不僅需關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還需要考慮投資和資本營運活動;不僅需要關注資金的提供、成本的控制,還需要考慮市場的需求、企業的生產能力、原材料、人工及動力等資源間的協調和配置。(3)全過程。全面預算管理是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控制及預算考核的連續一體化。全面預算管理不僅是預算指標的下達、編制和匯總,而應更加注重預算的執行及考核等環節。預算不執行就相當于沒有編制預算,預算不考核就不能對員工形成有效的激勵與約束,預算的功效就難以發揮。
三、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
平衡計分卡(BSC)是一系列與企業經營相關的財務與非財務指標有機結合的業績評價體系,其從財務、顧客、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這四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維度,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化為具體的目標與評價標準,從而體現了企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BSC有效地將企業戰略與企業具體生產經營活聯系起來,從而為企業戰略與企業預算之間的轉化提供了方法與手段。
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是指以企業戰略為導向,以BSC的四個維度為途徑,有效結合企業戰略與預算,對企業資金流、業務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資源流進行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預算管理模式。基于BSC的全面預算可以分為四個子維度的預算:(1)財務維度預算。財務維度預算主要指有關企業生產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狀況方面的預算。具體包括收入預算、成本預算、利潤預算以及現金流量預算等。(2)顧客維度預算。顧客維度預算是指企業維持關系方面的預算,包括廣告支出預算、售后服務支出預算、企業聲譽支出預算、以及道德資本支出預算等。(3)學習與成長維度預算。學習與成長維度預算是指關系到企業成長與員工學習方面的預算,包括產品研發支出預算、員工培訓經費支出預算、人員招募支出預算、企業文化建設支出預算以及社會關系資支出預算等。(4)內部業務流程維度預算。內部業務流程維度預算是指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方面的預算,包括固定資產支出預算、新工藝開發支出預算、業務流程再造支出預算等。基于BSC的全面預算中,財務維預算、顧客維預算、學習與成長維預算以及內部業務流程維預算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學習與成長維預算、顧客維預算以及內部業務流程維預算會對財務維預算產生影響,內部業務流程維預算會影響顧客維預算。
基本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能夠傳較好克服傳統預算管理的缺陷:(1)能有效貫徹企業戰略,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傳統預算以銷售和利潤作為預算的起點,缺乏戰略指導,未能將企業戰略與財務目標聯系起來,使得企業短期的財務目標與長期的戰略目標相沖突,不利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也不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模式以戰略為指導,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不同,來實現企業資源的差異配置,使得企業短期的財務目標服從于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實現了企業長短期目標的耦合,且有利于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能實現企業資源在無形資本與有形資本之間的合理配置。傳統的預算管理偏重于對有形資產的管理,而忽略了對無形資產和無形資本的管理,如不重視顧客關系的管理,不重企業員工的學習能力,沒有社會關系資本等方面的預算支出,從而導致企業無形資本與有形資本之間的資源配置不協調,降低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以財務、顧客、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為途徑,對企業資源進行配置,能夠使得有形資本與無形資本之間平衡發展,從而可以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3)有效結合了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有利于科學地評價企業的業績。預算不僅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量化指導,同時也是企業進行業績評價的標準,通過對企業預算執行情況的考核,可以對企業管理層及基層人員進行激勵與懲罰,從而對企業員工的行為產生導向作用。傳統預算管理重視財務指標,對非財務指標關注不夠,致使預算管理不能科學地評價企業管理層與基層人員的業績,進而不能對企業員工的行為產生科學的導向作用。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有效結合了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能較好克服傳統預算管理的上述弊端。
四、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保障機制
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需要企業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保障機制。筆者從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制定科學的業績評價與考核機制以及實施預算管理信息化三個方面,對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保障機制進行了探討。
1.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是協調企業整體資源配置的一個控制系統,涉及到企業各部門、各方面。預算管理委員會的成員需要有高層管理人員的參與,以確保戰略正確、有效地指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以及確保預算管理委員會的權威性,另外預算管理委員會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的職責包括編制和審查企業的全面預算方案,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調整和協調預算方案,考核和分析預算執行情況。
2.制定科學的業績評價與考核機制。基于BSC的全面預算實質上是對企業各部門、各人員進行權、責配置的過程,通過將員工崗位薪酬與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掛鉤,制定科學的業績評價與考核機制,從而有助于對企業各部門、各人員權利運用和責任履行情況進行事后監督,形成對企業員工行為的有效激勵與約束,進而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引導企業員工配合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
3.實施預算管理信息化。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相對于傳統預算管理,程度更復雜,涉及的業務面更寬泛。因此在實施基于BSC的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企業需構建一個預算管理信息化平臺,整合企業的預算管理系統,以使得預算管理委員會能夠及時掌握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的相關信息,以便于預算的編制、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以及預算的考核與分析。另外,預算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構建有利于企業各部門、員工共享數據資源,滿足全面預算管理全過程管理及全員參與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魏春奇. 構建以戰略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J]. 會計論壇,2007(10)
2.陳曉芳,方蕾. 基于戰略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框架探討[J]. 財會通訊,2006(6)
3.彭東生. 基于EVA與ABB的全面預算模型研究[J]. 財會月刊,2006(2)
4.李云霞. 構建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全面預算管理指標體系[J]. 財會月刊,2006(6)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財務處 廣東廣州 510632)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