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是分階段的,且對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投資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因此,科學準確的風險評價方法對項目投資是否成功至關重要。在此,文章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初期即種子期存在的風險進行了評價。
關鍵詞:風險投資高新技術企業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3-209-02
一、 引言
風險投資,是通過一定的機構和一定的方式向各類機構和個人籌集風險資本,然后將所籌資本投入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或項目,并以一定的方式參與所投資風險企業或項目的管理,期望通過實現項目的高成長率并最終通過出售股權獲得高額中長期收益的一種投資體系。
風險投資具有高風險和高收益的特點,所期望的投資收益不是企業的利潤分配,而是通過股票上市、收購和企業回購等方式出售所投資于風險企業的股權而獲得高收益。
同時,高新技術企業投資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風險投資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啟動器和助推器,減少投資的風險性,是企業和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建立科學的項目投資風險評價方法,使企業和投資者在全面分析風險因素的基礎上,運用評價方法選擇高新技術項目,規避風險,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
我們知道,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分階段的過程,可分為種子期、導入期、成長期和成熟期,各個時期的風險特點和風險程度是不同的,本文作者認為處于種子期的企業剛成立不久,存在的風險遠比其他發展階段高,而且可以影響到企業在以后幾個時期的發展,所以本文僅對種子期進行風險評價。
二、對種子期進行詳細指標設計
在此階段,由于企業剛剛成立,存在各種各樣不可預知的風險,但是,筆者認為在眾多的風險里,市場風險、管理風險、環境風險和技術風險四個指標應作為評價的重點,且在每個指標下面再設兩個分指標。
(一)市場風險
1.市場的成長性。因為市場的成長性決定未來的市場潛力,進而決定風險企業產品未來的發展潛力,因此,市場的成長性是風險企業獲得長期收益的保證,成長性越好,風險越小。
2.風險企業所處的行業。如果所處行業日薄西山的話,對其投資也就可能意味著只是對當前收益的擁有,其未來收益的前景黯淡。因此,選擇恰當的行業是十分重要的。
(二)管理風險
1.管理層的決策水平。企業管理層的決策水平不但體現其管理水平,對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企業管理層能否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做出及時、準確的決策,對風險企業能否規避風險至關重要。
2.對人員流動的管理。有時大規模的人員流動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和損失,因此風險企業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盡量減少和避免此類風險的出現。
(三)環境風險
1.與主管機構的關系。鑒于國內目前的實際情況,政府和主管部門對企業仍然有強大的影響力,如果風險企業能夠與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保持良好的關系,則對風險企業的發展會產生好的影響。
2.產業相關性。風險企業所使用的核心技術如果與政府制定的產業發展方向不符,那么在不久的將來風險企業也許就會倒閉,這當然不是風險投資家所希望看到的。
(四)技術風險
1.技術的先進性。對于風險企業來說,技術越先進,技術先進領先的時間越長,風險企業成功的可能性越高,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小,投資的風險也就越小。
2.技術的替代性。替代技術或產品的出現會對風險企業的市場領先地位構成威脅,從而給風險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危險,尤其是在風險企業的新產品上市不久,就出現替代產品或替代技術,那么風險企業失敗的風險就更大了。
三、評判標準的確定
本文將風險程度分為五個等級,五個評價等級元素構成評價等級集合,即評語集V={高、較高、一般、較低、低},具體劃分如表1所示。
四、進行模糊綜合評價
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評價指標權數分配。對于四個指標的權數分配,我們可以采用專家調查法向有關專家、學者、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發出咨詢函進行調查統計綜合來確定權數。假設權數分配如下所示:
就是總的綜合評價結果。按照最大隸屬度原則,B中數值最大者所對應的等級即為某企業達到的風險等級。
五、 結論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本文所構建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結合了定性與定量兩種分析方法,分階段考慮風險,評價顯得比較全面。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仍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指標體系的建立是綜合評價系統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此,決策者在建立指標體系時,不僅要廣泛地搜集資料,還要耐心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只有建立了完善、合理的指標體系,評價結果才可能是正確客觀的。
其次,在選擇專家組成員時,應注意專家組人數以及知識結構的合理性,以實現評價結果的真實、客觀。
再次,如何對風險投資的其他發展階段確定評價重點,進行風險評價,是本文需要繼續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謝科范,楊青.風險投資管理[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2. 周乃敏.高技術風險投資公司擇項的評價體系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2)
3. 張靜文,徐渝,柴國榮,朱少英.高新技術項目投資風險評價方法的比較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4 (2)
4.劉希宋,曹霞,李大震.風險投資及投資風險評價[J].科技管理,2005(3)
(作者單位:上海新僑學院 上海 201806)(責編:賈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