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目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不健全、資源配置不合理現象,文章從規范管理 體系、制定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強化過程管理、建設國有資產管理數據庫、優化 公房資源配置、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等幾方面,闡述了如何加強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優化資源 配置,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
關鍵詞:國有資產管理 優化 資源配置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5-116-02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由于并校、擴招等原因,高校的辦學規模和固定資產 的投入越來越大,與之對應的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不健全、資源配置不合理,學校二級單位 之間資源貧富不均,無法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工 作。只有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經驗,規范管理體系,制定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 度,強化過程管理,建設國有資產管理數據庫,優化資源配置,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才能提 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
一、規范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為理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很多高校建立了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 的三級資產管理體系。成立以校領導、資產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國有資產領導小組, 作為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一級機構,成立國有資產管理處歸口管理學校的國有資產;二級機 構由學校資產管理部門組成;三級機構由校內各資產使用單位組成。一級機構及其歸口管理 部門協調學校各級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統一調配學校資 源,監督管理學校非經營性資產和經營性資產的運行,審批決策有關國有資產重大事項。二 級機構負責其歸口管理資產的日常管理,包括購置、驗收、建賬、入庫、清查、登記、統計 報告等管理工作。三級機構負責其使用資產的安全、維護及保管,將責任落實到人。具體管 理體系及管理內容如圖1所示。
根據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精 神,通過建章立制,使國有資產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章立制的內容涉及到國 有資產的管理體系、招投標、資產使用、資產調配、資產處置等多個環節,需制定、修訂包 括《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招投標管理辦法》、《公用房屋管理辦法》、《校辦企業資產 評估及資產處置管理辦法》、《財務管理試行辦法》、《儀器設備報廢、調劑及廢品處理的 管理辦法》、《精密貴重儀器和大型設備管理辦法》、《捐贈資產(貨幣資金、實物)管理 辦法》、《國有土地使用證管理規定》、《關于新建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及資產移交管理的暫 行規定》等在內的管理文件。

二、摸清學校家底,建立國有資產信息數據庫
為了摸清學校家底,及時掌握學校的資產變化情況,為學校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各高校 應積極建立國有資產動態數據管理系統。國有資產數據動態管理系統的主要管理模塊如圖2 所示,包括公房資產、家具資產、維修信息、土地資產、無形資產、科技產業資產、體育場 館資產、定期出版刊物、招投標、學生宿舍、學生食堂、辦公用房、經營用房、服務性用房 、水電氣、綠化資產、汽車資產、道路信息、電梯及維修、住房資源、圖書文物、設備信息 等功能模塊,基本涵蓋了財政部規定的固定資產類別。通過國有資產數據動態管理系統這一 平臺,可以基本實現資產信息的共享,簡化工作程序,節約人力物力,大幅度地提高管理效 率和管理質量。
數據庫應提供查閱、報表、統計、接口等多項功能,可以方便對國有資產進行統計匯總 ,為校領導決策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根據分配的權限、實現網上登記、對賬、報表等功能 ,通過電子地圖、表格、圖片等多種方式查閱資產信息。例如可以查詢公房的主 要信息,包括房屋名稱、校區、建筑面積、使用面積、占地面積、所在位置、房屋結構、層 數、賬面價值、產權證號、使用情況明細登記表、建筑年月、竣工日期、開始使用日期、終 止使用日期、危房及該棟房屋的維修信息情況等;資產管理部門既可以按照特定的固定格式 生成上級主管部門需要的各類綜合報表,又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提供個性報表;通過網絡平 臺,能夠與設備處、圖書館、后勤管理處等具體的資產管理部門的數據方便接口。

三、強化過程管理,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中關鍵節點的控制
資產過程管理的失控是管理制度不落實,管理運行不流暢的重要原因。高校固定資產的 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的管理部門多,管理對象繁雜,管理對象的生命周期長。 根據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特點,可以借用“過程控制”的管理理念,將固定資產管理過程劃 分為購置、使用、轉移、處置和監督等主要的管理環節,在每個管理環節中設計若干個可以 操作的、具體的控制節點。明確控制節點的具體內容、操作程序,落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比如固定資產購置環節主要分購置預算、專家論證、審批、招標、驗收、建賬六個關鍵節點 ;固定資產使用調配環節主要分資產清查、定期巡查、資產調配、維修四個關鍵節點;固定 資產報廢環節主要分專家論證、審批備案、招標、銷賬四個關鍵節點,以此類推。只要控制 好每個節點的質量,就可以保證管理制度的落實和管理體制的正常運行,從而實現對固定資 產的有效管理。
四、以學科建設為紐帶,整合公房資源
由于各種原因,高校的二級管理單位(學院)和學科之間普遍存在資源配置不合理, 使用效率低的現象,已經成為制約學校教學和學科發展的瓶頸。高校中公房資源分配不合理 的現象最為突出。針對這一情況,學校可以成立由主管校領導牽頭,相關職能管理部門和學 院代表參加的公房管理委員會,統一領導和協調學校公房資源的調整、使用和監督工作;在 全校公房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制定《公用房屋管理辦法》和《公用房屋管理定額核算實施細 則》,根據國家規定的基本生均、師均指標體系,結合高校各學科的特點,設計權重系數, 制定公房資源配置定額,實行年度核算,動態管理。為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在保證 正常的教學科研用房的同時,公房分配應向學科建設傾斜,組建和重點建設各類科技創新平 臺/基地,認真調研,科學規劃,通過置換、整合等多種方式,結合適當的經濟杠桿和行政 手段,按步驟、分階段為其提供相對集中的科研及實驗辦公用房,保證學科和人才引進的公 用房需求。
五、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提高設備利用率
高校購買大型精密儀器設備在考慮相對集中便于管理的同 時,還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 ,建立高校儀器設備共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避免重復購置,提高設備利用率。以計算機 網絡為紐帶,利用高校的科研優勢,開發設備管理軟件,研制設備狀態信息采集器,突破大 型設備在物理空間上的距離,將管理體系不同、管理制度不同的分散、閑置和封閉設備在新 的層面流動和組織起來,將大型試驗設備納入網絡管理范圍,包括分散在各校區,各學院、 中心實驗室及附屬醫院的重點設備。通過安裝攝像頭,實時監控設備等多種方式,記錄、采 集設備的運行信息,統計各類設備的開機機時數和使用效益。另外,通過網絡平臺,用戶可 在校園網上可以瀏覽、申請使用學校的學科型學院、教學實驗室、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公共服務體系、科研實驗室的大型設備,向校內外開放,服務學校,服務社會。為保證大 型設備的長期良好的運行,還應加大機制創新的力度,制定包括上崗培訓、維修服務、經費 管理、設備購置、設備調離、監督使用等設備共享服務的管理制度,形成較為完整的獎懲激 勵機制,從而調動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和使用者的積極性,為設備管理良性循環提供持久的 動力。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深入實施,高校的辦學規模和固定資產的投入越來越大,國有資產 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們應增強資產管理意識,積極探索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新規 律、新辦法,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更好地為高校的改革和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學校固定資產分類及編碼 (第三版)[M].中 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2.彭斌.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改革探討[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 1(4)
3.張文桂,董安然,楊平,袁東耀.高等院校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西南交通大 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104-107
4.張樹明,蔡敏,劉莉,樊慶文.高校固定資產過程管理中的節點控制[J].經濟師 ,2008(4)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國有資產管理處 四川成都 610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