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闡述了加強高校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從控制環境、風險管理、控制活動、信息 溝通、監督五個方面來構建高校內部控制系統
關鍵詞:控制環境 風險管理 控制活動 信息溝通 監督
中圖分類號:G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5-128-03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學校的辦學規模迅速擴大,籌集辦學資金也從過去單 一依靠國家財政撥款,逐步轉變成以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辦學資金的新格局。 高等教育的新格局對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內部控制機制是否健全,是充分發揮 財務管理的職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關鍵。因此,如何設計一套完善的 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已成為目前高校急需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是保證高校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預防高校腐敗現象發生的重要手段。隨 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的各項經濟活動大幅度增加,學校中參與經濟 活動的人員增加,市場經濟中各種各樣的引誘滲透到高校中,一部分人禁不住金錢的誘惑; 同時,在社會變革和高校改革過程中,各方面的制度不夠健全、配套和完善,一些改革措施 不銜接,不到位,客觀上為腐敗和經濟犯罪創造了條件和機會,導致曾有“凈土”美譽的高 校不時傳出腐敗丑聞。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在于保證各項財務工作按照制度的規定被合理操 作,有效遏制高校腐敗現象的發生,防止高校資產的流失。
2.加強內部控制是提高高校經營管理水平、實現高校經營目標的重要保證。中國高等教育從 1999年開始了跨越式的發展,高等教育結構更加復雜。這就對高校的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高校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以保證管理者能更好的來組織、協調、控 制各部門的活動,提高管理效率,促進學校的發展,保證高校經營目標的實現。
3.加強內部控制是高校合理籌集和使用資金的需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已 經脫離了單靠國家財政撥款的辦學狀況,步入了多渠道籌資的辦學模式。高校自主權逐步擴 大,在從事教學科研活動的同時,高校還開展對外投資、合資、租賃、創辦校辦企業等經濟 活動。資金使用已經涉及到教學科研、物資采購、基本建設、后勤保障、產品生產等方方面 面。要使大量的資金籌集和使用活動健康有序地進行,使資金的使用效益最佳,就需要建立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4. 加強高校內部控制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教育體制的改革,把高校推向市場,推向社 會,國家不再包辦教育,教育不再是純消費。高等院校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大潮中,將面 臨著激烈的競爭,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從容面對未來的挑戰,在激烈的市 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
根據COSO體系對高校內部控制體系進行設計,本文將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劃分為控制環 境、風險管理、控制活動、信息溝通與監督五個部分。
1. 控制環境建設。人是高校的中心,驅動高校的各項活動。高校員工的品質和員工所 處的環境決定著高校的成功與否。控制環境決定了組織的基調,設定了人們的控制意識。包 括:高校的道德價值觀,高校員工的能力,領導哲學和風格,管理授權和責任,組織開發員 工的方法等。中國高校的基本管理模式: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因此,高校首先應建立 健全校長經濟責任制;其次,要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按校內管理層次分別 建立起總會計師或主管財務工作的副校長、財務處長、二級單位財務負責人和基層財務人員 等若干個層次的經濟責任制。一級管好一級,一級帶動一級,一直落實到每一個基層單位。 這些層次的人員組成一個職責明確、相互制約、各司其職、運行有序、共同實現學校管理目 標的群體。
2.風險管理控制。風險控制就是盡可能地防止和避免出現不利的結果。目前多元化的 資金來源,高校大規模擴建以及加入 WTO 后世界高校的競爭壓力,給我國高校的經營帶來 了許多風險。因此,我國高校必須加強風險意識,增強風險管理。目前,我國各高校所面臨 的主要為貸款風險,所以各高校應高度重視加強貸款的科學計算與財務分析,制定防范風險 措施,本著“誰貸款誰負責”的原則開展此項工作,貸款前,對貸款資金的使用要多方比較 ,反復論證,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及具體效益,測定貸款風險度,貸款后,制定還款計劃, 落實還款資金來源和各種充分保障措施。只有這樣,高校才能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保證有 一個合理的資金結構,維持適當的負債水平,使得貸款能為學校發展注入新的資金活力,提 高辦學實力。
3.控制活動。
(1)預算控制。預算控制是高校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包括高校的財務規劃、收支 計劃、融資、投資等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其基本要求是:①預算編制要科學化,規范化。②
要加強預算的執行力度。已經審定的預算必須嚴格執行,改變以前的預算管理“虛”,資 金分散,預算執行不力的狀況。高校日常的開支等必須由歸口部門負責,按照預算進行嚴格 的審批。③建立預算的跟蹤、分析和評價制度。財務部門不僅負責預算的制度,而且對預算 的執行情況要進行跟蹤分析,對預算的執行結果要進行評價。高校需根據預算執行情況進行 相應的獎罰,以確保預算的嚴格執行。
(2)授權批準控制。授權批準控制的基本內容是:① 要明確授權的范圍。高校的 所有 經營活動都應納入其范圍;② 要明確一般授權與特定授權的界限和責任。根據經濟活動的 重要性和金額大小確定不同的授權批準層次,被授權者應能夠明確在行使權力時應對哪些方 面負責;③ 要明確每類經濟業務的授權批準程序。每類經濟業務都會有流轉程序,因此應 規定每一類經濟業務的審批程序;④ 要建立必要的檢查制度。主要包括對憑證和文件的檢 查和現場觀察,以保證經授權后所處理的經濟業務的工作質量。
(3) 財產物資控制。由于高校的財產物資屬于國有資產,對于資產的維護及管理的嚴 格程度相對較松,高校制定的財產物資管理制度在使用、管理及后期處置這些環節的執行不 嚴,或者缺乏制度。高校資產被私自變賣、挪作己用等行為在高校比較常見。因此高校必須 加強對財產物資的控制,尤其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度,以防止國有資產的浪費和流失。財產物 資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定期清查控制和資產管理人員的責任制度三方面:限制接近 ,以嚴格控制對實物資產及與實物資產有關的文件的接觸,如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 存貨等,除出納人員和倉庫保管人員外,其他人員則限制接觸,以保證資產的安全。定期進 行實物資產清查,保證實物資產實有數量與賬面記載相符,如賬實不符,應查明原因,及時 處理。高校應加強實物資產的清查,定期對財產物資實有數量進行檢查。建立實物資產管理 人員的責任制度,明確實物資產管理人員的相關責任,包括財產的維護、保存、使用登記等 內容,尤其要加強執行的力度。
(4) 組織規劃控制。學校的經濟活動通常可以劃分為五個步驟:即授權、簽發、核準 、執行和記錄。一般情況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驟由相對獨立的人員(或部門)實施,就能夠 保證不相容職務的分離,便于內部控制發揮作用。組織規劃控制就是從職務分工和機構設置 兩個方面來完善內部控制:①確保不相容職務的分離;②組織機構的相互控制。
(5)會計記錄控制。會計記錄反映單位經濟業務的發生、處理和結果。會計記錄控制要 求保證會計信息反映及時、完整、準確、合法。高校要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對會計人 員進行科學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離和制約的關系。經濟業務一旦發生,就應對記載經濟 業務的所有憑證進行連續編號,通過復式記賬,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關賬戶中進行登記, 建立定期復核制度,完善憑證傳遞程序以防止經濟業務的遺漏、重復,根據定期的會計信息 分析制度以便及時發現信息失誤。
(6)制度文件控制。制度文件控制是指在業務處理過程中,把高校管理的要求、有關注 意事項以及流程等,制成書面文件、規章制度,下發給各級工作人員,或者懸掛在辦公室等 公眾場合。其作用是明示相關人員,要求其按制度去執行,從而使制度的執行“有據可查、 有據可依”。凡是已經確定下來的規定、流程等必須以文件的形式確定, 并發文,對文件進行編號,要有充分的文件制度體現高校日常經營活動。
4.信息溝通控制。人性化、組織化是高校內部信息溝通的方式。實行人性化、組織化 溝通,不僅推進了高校的民主化進程,創建了有益的學校文化,也促使學校上下齊心協力, 相互了解,使學校更好地實現辦學目標。要實現人性化、細微化的溝通方式,就要建立公開 、透明的信息披露機制。通過公開管理事項、管理方法和管理結果,盡可能使管理行為及其 過程具有透明度,有利于學校及其相關行為人接受監督,防止徇私舞弊,損害國家、學校利 益的事情發生。
5 .審計監督控制。對內部會計制度執行情況要進行監督檢查,要指定專門的內部審計機 構或專人具體負責,建立層層經濟責任制、日常監督體系以及考核與獎懲制度,凡事有人負責 ,凡事有人監督。努力作到政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監督措施公開等校務公開制度, 事前、事中、事后審計措施相結合,定期對學校的經濟活動進行審核和稽查,通過內審檢查和 評價內部會計控制的質量和效果,為改進內部控制制度提供建設性意見,從而使高校內部控制 制度更加完善和嚴密。
參考文獻:
1.朱榮恩.建立內部控制的思考.會計研究,2001(1)
2.梁曉妮.我國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制度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6
(作者單位:湖南大學會計學院湖南長沙 410079;湖南城市學院計財處 湖南益陽413000)
(責編:賈偉)